《邊走邊啃醃蘿蔔》

《邊走邊啃醃蘿蔔》

本書為妹尾河童上世紀80年代應朝日新聞社《周刊朝日》之約撰寫的旅行隨筆。河童此行是以日人飲食生活的原點醃蘿蔔為線索,從東京都出發,北至北海道,南抵鹿兒島,西達鳥取,不僅一路品嘗了從監獄、寺院直至遠洋漁船廚房裡的醃蘿蔔,就連民間醃蘿蔔迷的自製產品也不放過,最後竟至親自做起薰蘿蔔來。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在尋訪醃蘿蔔之餘,河童還不時偏離主題,忽而關注公害、食品安全和醫療保健,忽而又對食鹽和竹紙的製作刨根問底,對東北雪國早已消失了的山野獵人也充滿好奇……自然,那個記錄著一代日本都市年輕人夢想的“櫻桃烏托邦”舊址也不會逃不脫他的眼睛。每一次跟隨河童旅行都收穫不菲,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雖然沒有親口嘗到各種獨具風味的醃蘿蔔,但其細緻入微的描述已令人垂涎;河童講述的幾個普通村莊的故事,見證了日本人的勤奮和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鄉村生活,而河童友人受其囑託寫來的海外醃蘿蔔報告,也令人依稀感受到日本移民的鄉愁。

作者簡介

妹尾河童
日本當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設計家,1930年生於神戶,1954年因舞台設計而嶄露頭角,此後活躍予戲劇、歌劇、芭蕾舞、音樂劇、電視等表演藝術領域,曾獲“紀伊國屋演劇”、“山多利音樂”、“藝本祭優秀”、“兵庫縣文化”等眾多獎項。

目錄

無法安眠的澤庵和尚(東京都·品川)
監獄裡的25克(北海道·網走)
醃蘿蔔、信仰及觀光(和歌山縣·高野山)
海上大廚的奮鬥(高知縣·高知港)
連魚都無法生存的清澈之(宮崎縣·土呂久)
豪雪地帶的獵人故鄉(岩手縣·澤內村)
不見地爐的熏蘿蔔(秋田縣·角館)卯
突破傳統與守護傳統(愛知縣·名古屋/渥美)
我家的醃蘿蔔是日本第一(東京都·練馬)
時代在變,蘿蔔也在變(東京都·練馬)
鹽不只是鹹而已(東京都·大島)
向厲害的腎臟致敬!(東京都·港區)
用心醃製的社長蘿蔔(東京都·成城)
在下雪的山陰打造“故鄉”(鳥取縣·佐治村/智頭)
醃蘿蔔海外篇(墨爾本/達拉斯/巴西/洛杉磯/紐約)

部分章節

無法安眠的澤庵和尚(東京都·品川)
接到《周刊朝日》編輯部N先生的電話,說想要和我碰面。
“您可不可以寫些週遊日本的東西?構想是河童先生實際走訪當地,用圖文將所見所聞寫成連載。這個旅行隨筆的專欄叫做《列島草枕》。”
突然這么講,我聽了嚇一大跳。
“雖然說只是連載,但每周要寫一篇吧?”
“這個不可能啦!加上我的正職又不是採訪記者……”
N先生不厭其煩笑嘻嘻的,不斷對我說著相同的事,就這樣勸說了六個月。
與其說是深思熟慮後答應,不如說是我服輸了,情非得已只好說:
邊走邊啃醃蘿蔔,這個題目如何?”
“咦醃蘿蔔您是指醬菜的醃蘿蔔嗎?”
他突然滿臉不安,好像在自言自語:“這醃蘿蔔啊,日本全國的醃蘿蔔都是同樣形式……”
雖說主題任我決定,但N先生臉上之所以出現為難的神情,應該是認為每次插圖都出現切成圓片的醃蘿蔔,太沒變化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