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

《過衡山見新花開卻寄弟》是唐朝著名文學家劉禹錫的代表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西塞山懷古》
【創作年代】中唐
【作者姓名】劉禹錫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西塞山懷古⑴
王濬樓船下益州⑵,金陵王氣黯然收⑶。
千尋鐵鎖沉江底⑷,一片降幡出石頭⑸。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⑹。

注釋譯文

【註解】

⑴西塞山:今湖北大冶縣東,一名道士洑磯。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劉禹錫自夔州調往和州(今安徽和縣)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經過西塞山時寫了這首詩。
⑵王濬,晉益州刺史。益州:晉時郡治在今成都。晉武帝謀伐吳,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為城,起樓,每船可容二千餘人。
⑶金陵:今南京,當時是吳國的都城。王氣:帝王之氣。
⑷東吳末帝孫皓命人在江中軒鐵錐,又用大鐵索橫於江面,攔截晉船,終失敗。尋:長度單位。
⑸石頭:指石頭城,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清涼山。王濬率船隊從武昌順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頭城,吳主孫皓到營門投降。
⑹四海為家兩句:如今國家統一,舊時的壁壘早已荒蕪。

【韻譯】

晉代王浚乘樓船自成都東下,金陵帝王瑞氣全都黯然收煞
吳國千尋鐵鏈也被燒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頭懸掛。
人間有幾回興亡的傷心往事,高山依舊枕著寒流沒有變化。
從此四海一家過著太平日子,故壘蕭條長滿蘆荻秋風颯颯。

作品格律

這首七言律詩的用韻方式為首句入韻仄起式;其韻腳是:下平十一尤(平水韻)。
王濬樓船下益州,
⊙●○○●●△
金陵王氣黯然收。
○○⊙●●○△
千尋鐵鎖沉江底,
○○●●○○●
一片降幡出石頭。
●●○○⊙●△
人世幾回傷往事,
⊙●⊙○○●●
山形依舊枕寒流。
○○⊙●●○△
今逢四海為家日,
○○●●○○●
故壘蕭蕭蘆荻秋。
●●○○○●△
(說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作品鑑賞

這首《西塞山懷古》詩,是劉禹錫於公元824年(唐穆宗長慶四年),由夔州調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經西塞山時,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寫下了這首感嘆歷史興亡的詩。
此詩表面看是寫歷史變遷,世事無常,興衰難料之感,但若聯繫當時藩鎮割據的局面和劉禹錫密切關注國事的心態來看,則可知懷古之意實因傷今,作者是在以古為鑑,警示時人:三國六朝的分裂局面已成歷史,唐王朝還算是個統一的大國,但各藩鎮擁兵自重已經多年,“四海為家”的太平景象之下,也有深重的隱憂。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這兩句是對當年歷史的回顧。公元279年(西晉鹹寧五年),司馬炎為完成統一的大業,下令伐吳。在東起滁州西至益州的遼闊戰線上,組織了數路大軍,向東吳發動了全面進攻。當時身為龍驤將軍的王濬,在益州造戰船,“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處門,其上皆得馳馬往來”(《晉書·王濬傳》),此即詩中所言之“樓船”。船造好後的第二年,王浚帶兵從益州出發,沿江東下,很快攻破金陵,接受了吳主孫皓的投降,從此東吳滅亡。
詩人把這場歷時五個多月紛紜複雜的歷史過程全部刪去,只截取了王浚發兵和吳國滅亡這兩個開始與結束的場面,便集中概括了歷史的全部過程。“下”與“收”二字,連貫而成,相互呼應。前者表明王浚兵來之迅猛;後者寫出東吳政權覆滅之命運,冠以“黯然”,更見慘淒。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是承上聯具體地寫出金陵政權“黯然收”的景況和原因。“千尋鐵鎖”是東吳在西塞山下江險磧要處的設防。它包含有兩層意思:一是表明孫皓政權儘管腐敗,但還是不願輕易失國,而進行拚死抵抗的;二是渲染王浚的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當時的東吳,為防禦晉武帝的討代,曾在西塞山一帶築營壘,設江防,並用鐵鎖鏈橫截長江,以阻擋王浚的樓船。但王浚用木筏數十,上載麻油火炬,燒融了鐵鏈,直抵金陵城下,迫使吳主孫皓舉“降幡”投降。從歷史上看,當時的東吳,非兵不多,將不廣,城不固,地不險。只因孫皓不修內政,荒淫誤國,致使“上下離心,莫為皓盡力”(《三國志·孫皓》),所以必然要導致“鐵鎖沉”“降幡出”的下場。這個歷史教訓是深刻的,不能不令人感慨深思。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兩句是詩人觸景生情,對歷史上的興亡,發出傷心的慨嘆。眺望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聳立,其下的長江在寒秋中滾滾東流。可是當年在金陵的帝王都不見了。“往事”二字,包蘊深沉,它指自東吳以後在金陵相繼建都的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這些政權的滅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們總不接受歷史的教訓,在循環往復地因襲著前人的失誤而不自省。
正如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說:“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具有政治家頭腦的劉禹錫,對這一點自然理解得很深,所以他積極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集團,奮起改革時弊,力求挽救衰敗的唐王朝。可是殘酷的現實,使自己的願望不僅不能實現,反而使自己與集團其他諸人都屢遭迫害與打擊。所以這裡的“幾回傷往事”,不僅有對前朝興亡的感嘆,也有對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訴。一個“傷”字,充分表現了悲痛之情。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是全詩的主旨。詩人對往事的“傷”是根於當世的憂,傷往事是次,憂當世是主。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後,雖然表面上還維持著統一的局面,但是幾代皇帝都寵信宦官,排擠忠臣。藩鎮割據愈演愈烈。如詩人認為,這種情勢若繼續維持下去,必然要加速衰敗,重蹈歷史的覆轍。所以“今逢四海為家日”既是詩人欣喜唐王朝這個暫時還統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這個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壘蕭蕭蘆荻秋”大概將會成為唐王朝未來的真實寫照。後人會和此時的詩人一樣面對前朝的故壘遺蹟,在一片秋風蘆荻的搖曳之中而傷心嘆喟。如此在內容上則深化了詩的主題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幾回傷往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西塞山懷古》一詩敘說的內容是歷史上的真實,狀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實景,抒發的感嘆是詩人胸中的真情。詩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襯,相長相生,營造出一種含蘊半瞻的蒼涼意境,給人以沉鬱頓挫之感。

作品輯評

此詩頗受歷代評家好評,《唐詩鼓吹箋注》稱:首聯一雄壯一慘澹,後四句於衰颯中見其高雅自然,於感慨中見壯麗,是“唐人懷古之絕唱”。
《絸齋詩談》云:“太平既久,向之霸業雄心消磨已淨。此方是懷古勝場。”
《一瓢詩話》云:“似議非議,有論無論,筆著紙上,神來天際,氣魄法律,無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傑作,自然壓倒元、白。”
俞陛雲《詩境淺說》:“余謂劉詩與崔顥《黃鶴樓》詩,異曲同工。崔詩從黃鶴仙人著想,前四句皆言仙人乘鶴事,一氣貫注;劉詩從西塞山鐵鎖橫江著想,前四句皆言王濬平吳事,亦一氣貫注,非但切定本題,且七律詩能前四句專詠一事,而勁氣直達者,在盛唐時,沈佺期《龍池篇》、李太白《鸚鵡篇》外,罕有能手”。

作者簡介

劉禹錫
(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為匈奴族後裔。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劉禹錫出生於嘉興(今屬浙江)。公元793年(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同榜登進士第,一同參與永貞(805-806)革新,結果一同貶謫遠郡,歷盡坎坷。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的閒職,後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其詩精煉含蓄,生前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白”,白居易則稱他為“詩豪”,推崇備至。曾自編其著述為“四十通”,又刪取四分之一為“集略”,今都不傳。《新唐書·藝文志》載《劉禹錫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蒐集遺佚,輯為《外集》10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