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絞刑架的電梯》

《通往絞刑架的電梯》

《通往絞刑架的電梯》是一部法國出品的驚悚/犯罪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巴黎一棟大樓里謀殺親夫的故事,由讓娜.莫羅主演。影片《通往絞刑架的電梯》雖然是路易·馬勒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但一經上映,便憑藉其頗具創意的懸念贏得了成功。在這之後,路易·馬勒又因其鏡頭創作出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獲得了著名左派評論家喬治·薩杜爾賦予的“電影詩人”的美譽。法國新浪潮時期傳奇女星讓娜·莫羅因成功主演了《朱爾斯與吉姆》、《通往絞刑架的電梯》等影片獲得了金棕櫚終身成就獎的殊榮。

基本信息

劇情梗概

計中計、騙中騙、黑吃黑、毒中毒、誤打誤撞、陰錯陽差、七上八下、爾虞我詐……由珍妮摩露主演,講的是巴黎一棟大樓里謀殺親夫的故事,在無數的巧合之下,變成一種完全無法控制的荒謬情境,一部劇本鋪排絕佳巧妙的黑色電影,奢侈地運用邁爾斯戴維斯的爵士作為配樂,襯托出主角複雜的心理變化。

《通往絞刑架的電梯》通往絞刑架的電梯

朱里安·塔維尼曾經在傘兵部隊服役,退役後成為一個大軍火公司的雇員,他和老闆卡瑞拉的妻子弗洛倫絲勾搭成奸,在弗洛倫絲的唆使下,他們制定了一個自以為天衣無縫謀殺計畫,在周末,他利用曾經在傘兵部隊服役獲得的技巧,利用繩索從外牆窗戶潛入卡瑞拉的辦公室,開槍暗殺了他的老闆,並十分自信地偽造了老闆自殺的假象。然後順著原路回到了了辦公室,正當他準備按有計畫驅車去匯合的當口,他發現攀窗的繩索忘記取下了,為了毀滅證據他不得不回到公司大樓,卻因為大樓電梯停電朱里安被困在了電梯裡,弗洛倫絲一直在街頭到踟躇,等待著朱里安蹤影,鬱悶的她找了許久未果喝醉了酒而為警方拘留。而朱里安的車被對街花店的少女和她的男友路易盜走,他們還用朱里安的名字登記住宿,夜裡,他們因故殺害了一對前來度假的德國老夫妻後畏罪潛逃,第二天凌晨,朱里安終於等來了電梯管理員得以從電梯裡逃生卻發現自己成為了“謀殺”德國老夫妻的通緝犯,弗洛倫絲為了幫助朱里安,她找到了偷車殺害德國老夫妻的花店的少女的家,並跟蹤男孩到照相館取證據照片,不料警察已經恭候在那裡,從微型照相機里取出的照片確實可以為朱里安洗脫罪名卻也泄漏了她和朱里安的關係,警察以共同謀殺的罪名逮捕了她……

朱里安·塔維尼和老闆的妻子弗洛倫絲勾搭成奸,他們制定了一個自以為天衣無縫的謀殺計畫。他利用繩索從外牆窗戶潛入辦公室,開槍暗殺了他的老闆,並偽造了老闆自殺的假象。正當他準備按有計畫驅車去匯合時,發現繩索忘記取下了而不得不回到公司大樓,卻因電梯停電被困在了電梯裡。而朱里安的車被對街花店的少女和她的男友路易盜走,他們還用朱里安的名字登記住宿,夜裡,他們因故殺害了一對前來度假的德國老夫妻後畏罪潛逃,第二天凌晨,朱里安終於等來了電梯管理員得以從電梯裡逃生,卻發現自己成為了“謀殺”德國老夫妻的通緝犯。弗洛倫絲為了幫助朱里安,她找到了花店少女的家,並跟蹤男孩到照相館取證據照片,不料警察已經恭候在那裡,照片確實可以為朱里安洗脫罪名,卻也泄漏了她和朱里安的關係,警察以共同謀殺的罪名逮捕了她。

電影點評

朱里安·塔維尼是前傘兵部隊軍官,曾在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地區服役,卸任後在一家軍火公司上班。他和老闆卡瑞拉的妻子弗洛倫絲正在熱戀之中,善於戰術策劃的他制定了一個自認為十分完美的謀殺計畫。就在周末下班前幾分鐘,朱里安從窗戶進入卡瑞拉辦公室,開槍將其殺死,並把現場布置得象是自殺,然後在不知不覺回到自己辦公室。但他剛剛要離去的時候,發現自己爬牆用的繩索忘記取回了。就在他潛回大樓的時候,正好大樓切斷了電梯的電源,他被困在裡面。在此後的十幾個小時中,他用盡辦法都無法脫困。此時,弗洛倫絲正在街頭到處尋找情人的蹤影。對街花店的少女和男友偷走了塔維尼的汽車,不僅讓弗洛倫絲看到,而且還在汽車旅館登記了朱里安的名字,並殺死了一對德國老夫婦。弗洛倫絲沒能找到朱里安,整夜一直流連在街頭,和兩個醉漢被警察拘留。凌晨,朱里安從電梯中脫困,卻成了汽車旅館槍殺案的通緝犯,被警方逮捕。朱里安說明汽車被偷,卻不得不招認謀殺卡瑞拉的事實。弗洛倫絲找到了偷車殺人的一對少年,並跟蹤男孩到汽車旅館取照片。警長也趕到了暗房,當場用照片揭穿了她謀殺丈夫的陰謀。

影片《通往絞刑架的電梯》的故事全過程就是這樣,但真正看到影片卻幾乎是另一種感覺,甚至與其說是犯罪片,還不如說是愛情片更合適一點。

不過,這還是一部情節設計極為精巧的犯罪電影,影片一開始就表現出整個犯罪的全過程,也沒有設定懸念。而計算精準的罪行失敗於一個不起眼的細節問題上,罪犯意外得被困在一架電梯裡,本來天衣無縫的罪行,因為這個意外被整個改變了。同時又在這個意外之後發生了很多意外,設計奇巧的情節最終使得這對男女事發入獄。但片中這些巧妙的設計都沒有被著重描寫,而是一筆帶過,導演真正花費筆墨的倒是大量幾乎不帶戲劇性的情緒段落。中間很長的弗洛倫絲在街頭遊蕩的鏡頭,配上幽怨的爵士樂,仿佛是一大段“MTV”。

正如所有情節設計精巧的電影一樣,影片中的這個很微小又很重要的細節和繼而發生的許多意外帶著很大的斧鑿痕跡。但不得不說,影片的編劇太棒了。情節的奇詭之處紛至沓來,不落俗套而又絲絲入扣,真是匪夷所思。即使你對其中顯露出來的刻意付之一笑,但也不得不由衷佩服橋段設計的高妙,的確有過人之處。這是一個傑出的匠人所表現出的高超技藝。

這樣一部帶著黑色風格的犯罪片,帶著濃重的美國黑色電影的痕跡。而導演的新潮觀念和手法,使影片又顯露出現代電影的質感。最重要的是影片顯露出的愛情片本質,從故事上說確實是一部揭露罪行,所謂“天網恢恢”的影片。但觀眾卻不覺兩個人可憎可鄙,反而同情這一對“野鴛鴦”的愛情悲劇,這種反傳統的劇情設計和道德傾向,是這部“新浪潮導火索”影片的一大特色。

其次是影片中的配樂,著名爵士樂手MilesDavids為影片即興演奏的爵士樂並沒有出風頭般的搶了戲,而是淡淡的襯在背景中。尤其是在莫羅孤獨地尋找朱利安的段落,如泣如訴的哀怨音樂傳遞出一份淒涼的宿命感,與莫羅出色的表演,略帶陰鬱、柔和的黑白畫面簡直是珠聯璧合的絕配。

四十多年過去了,那場發端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巴黎街頭的電影革命,仍然保持著它永遠的魅力,和對法國影壇的巨大影響力。就像有人提到的,在今天的法國電影界,一部個人化的、可能沉悶、嚴肅、缺乏商業氣息的影片,是很容易找到投資方的;相反,各種商業類型片卻常常難以籌到足夠的資金(當然,這也與後者資金需要量的巨大有關)。而且,在法國,“作者電影”幾乎一貫地保持著相當高的水準,倒是大投資的商業片,常常讓人失望。這種不無怪異的狀況,想來和新浪潮過於強烈的“作者”傳統深有關係。

新浪潮的作者,首先指的是導演,是針對"優質電影"體制下的劇作家地位以及明星制中演員地位的一次反動。它要讓攝影機成為一種個人的表達媒介,譬如筆之於作家。然而,電影終究是一種表演的藝術,沒有優秀的演員和他們傳神的表演,導演的"作品"是斷難真正完成的。而且,新浪潮對"明星"魅力的摒除和對演員獨特表演能量的發掘,又實現了所謂的“否定之否定”,反而重塑了幾個演員光彩照人的個性和形象。他們的臉,甚至成為神話,成為一個時期電影氣質的化身。

讓娜·莫羅是一個近乎神話的女明星,並不完全屬於新浪潮。當1958年路易·馬勒用她拍攝《通往絞刑架的電梯》時,莫羅已經三十歲了。也算小有名氣,曾出現在一系列的B級驚悚片中,飾演致命美女的角色。在這些影片中,她總是濃妝艷抹,面孔被打上誇張的光,因為攝影師總認為她的臉蛋兒缺乏"上鏡頭性"。漸漸地,所有人都習慣了將她的臉藏在脂粉後面的拍攝原則。於是,當馬勒將她淡妝的面孔置於自然光下時,會有人跑到製片人那裡嚷道:"你可千萬不要讓馬勒毀了莫羅啊!"

但馬勒成功了,莫羅真正的、“本質性”的魅力被發掘出來。“平時,她的相貌幾乎可是說是醜的,但僅僅十秒鐘之後,她轉過臉來,散發出難以置信的魅力。然而,她仍舊還是她自己,並沒有改變。”這就是馬勒在《通往絞刑架的電梯》和《情人》中創造的她,一個真正的致命女人,神秘的欲望女神。

然後,有了她最著名的角色,《朱爾斯和吉姆》中的卡特琳娜,一個用自己的欲望力量縛住兩個男人,走向命定的死亡的女人。在這部影片中,她的面部肌肉其實已經有點顯鬆弛了,呈現出將老的疲憊。但正是這微微下垂的線條所構成的漠然神情與冷淡眼神,形成了一個女人強大的殺傷力。就從那一刻起,“慾壑難填”在我心目中有了一個最準確的形象:她緊抿著薄薄的唇,一條細紋,從鼻翼延伸至下垂的口角。

這張臉,體現出因自省而疲憊的欲望,和巴鐸原始的性感恰成對照。從而,有人稱她為“知識分子的碧姬·巴鐸”。這種知識分子氣質,也體現在她對表演的認識上。她稱自己的表演為“暴露自己”的痛苦過程,是在微妙精細的感情處境中一次次的自我剝離。這是非理性的,“向直覺敞開”;是軀體性的摸索,因為“能夠說明身體的詞語是如此地少”,總是不夠用,需要用表演來傳輸。

從而,這個蒙馬特高地某咖啡館老闆和英國舞女的女兒,在一個將女演員和妓女混為一談的背景中長大,卻最終成了最優秀演員。她的臉,是在理智深處浮現的深沉肉慾,當倏然閃現時,就如美杜莎的頭顱,能夠將一個敏感的人魘住。

到今天,他們都已經老了。我們在銀幕上已經很難看到讓·保羅·貝爾蒙多和安娜·卡利娜的身影,尤其卡利娜,她60年代之後的影片,幾乎從未見過。倒是讓·皮埃爾·利奧和讓娜·莫羅,仍舊活躍在影壇上,也仍舊風采逼人。尤其是莫羅,她幾分鐘的出場,總會長久地留在我的心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