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官》

《跑官》是山西作家田東照的一部官場小說。被《新華文摘》轉發,引起轟動。

基本信息

小說簡介

《跑官》《跑官》

1997年,山西作家田東照的中篇小說《跑官》被《新華文摘》轉發,引起較大的社會影響。

吏治腐敗說到底還是一個政治體制問題。人們之所以對當官如此感興趣,無非是因為中慖的官是終裑制,上去就不下來。別看薪水低卻含金量很高的,種種特權加之任用機制不完善有不少空子可鑽,人們能不趨之若鶩嗎?希望還在於改革。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你很難簡單地用好與壞去鑑定他。有些人政績水平真還不錯但他的做法手段又令人作嘔。他們就是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群體,而且在支撐著基層工作。

內容簡介

《跑官》中他描寫了一個在位多年的老縣委書記,在妻子兒女的勸說之下十分無奈地踏上了跑官要官的路。但內心的良知和多年以來的原則,終於使他放棄了初衷,轉而踏上了為民眾謀福利的道路。

精彩片段

李慶國說:“不是讓你跑省里。他下來了,就在三樓住著,這樣的好機會你還不利用?”
“噢?”郭明瑞一驚,“這么說,三樓西邊全騰出來了,就是因為褚省長下來?”

李慶國說:“對,剛才我見萬書記、革市長都趕回來上三樓了。等書記、市長一走,咱們就插進去。不敢錯過這個時機。你想想,省長下來了,想接近的人少不了,市委的常委們,沒進班子的副市長們,還有一些這樣那樣關係的人,這些人跑開了,咱們這些人就甭想沾邊了。所以時機不能錯過,你等等,我出去偵察情況。”李慶國一走,郭明瑞內心就激烈地鬥爭起來。僅有的一點勇氣已被市長夫人老范給打掉了,人格和自尊也受到傷害。市長那裡尚且如此,再找省長?他不想再幹這毫無意義而又自討沒趣的事了。可是李慶國卻是一片真心誠意,真有點受之不情願,卻之不恭。在這兩難境地,他又想到慣用的“走為上計”:出去躲躲,回來給老李撥個電話,說出去買個什麼東西——煙吧,李慶國是抽菸的——遇上縣裡的什麼人,給纏住沒能回來。這樣比當面拒絕要好得多。正想著,還沒容他採取行動,李慶國就進來了,一把拽了他說:“萬書記他們還沒走,咱們到三樓等著,他們一走咱就進去。鑽在屋裡啥情況都不知道,會誤事的。”郭明瑞毫無辦法,只好被拽出門來,硬著頭皮,亦步亦趨地跟著李慶國走。

小說簡評

《跑官》中的人物都自覺不自覺地採用了一些伎倆,結果或者成功或者失敗。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物似乎都處於一種“場”的中心。他們自己也許並不是完全認同這些方式,但周圍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等等卻似乎都形成了一個定勢,都認為在求官的過程中必須採用一些手段和伎倆才行。田東照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同樣也作出了一個作家的回答,而且是一個經歷過五、六十年代的老作家的回答。小說中在表現腐敗時做到了有節有制,有理有據,並沒有單純地醉心於暴露腐敗,呈現陰暗面,讀來真實可信,親切感人。

官場文學

在中國,一種特殊題材的小說備受讀者關注——官場文學。無論文學被嚷著邊緣化了多少年,官場小說卻始終如一地熱,如王躍文《國畫》,如王曉方《駐京辦主任》。有評論家稱這種熱“表達出民間對權力建構正當性的一種焦慮”,因此,官場小說甚至被加上“新現實主義”的頭銜。

小說作者

田東照,1938年11月出生於興縣。1965年畢業於山西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1970年調回原籍興縣工作,1982年至1989年在呂梁地區文聯工作,先後任副主席、主席,1989年調到山西省作家協會任常務副主席。

大學期間開始文學創作,“文革”中斷,1975年又開始重新執筆。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長虹》《龍山游擊隊》《異國情緣》,中短篇小說集《黃河在這兒轉了個彎》《河緣》《跑官》,短篇小說《第28號人物》《秋天的故事》《外公》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