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五娘千里尋夫》

《趙五娘千里尋夫》

爵溪白沙灣有一座“彌陀寺”,寺里塑著一個黑衫白裙,蓬頭散發的女菩薩。女菩薩是咋來的呢?\n 早年,有戶人家,女的叫趙五娘,男的叫蔡伯喈。大比之年,蔡伯喈要上京趕考,家裡窮得沒有分文。趙五娘向四親六眷求求拜拜\n\n\n《趙五娘千里尋夫》借了銀兩,給伯喈上京趕考。

蔡伯後去十年,沒有信息。五娘伴著年邁的阿公阿婆苦度光陰。這年,遇上災荒,稻麥籽粒沒收。五娘就起早摸黑挖草根樹皮填飢

。阿公阿婆經不起飢餓折磨,就拋下五娘去世了。沒錢埋葬公婆,五娘只好剪下自己的頭髮賣幾個錢買了棺材;叫不起人工,五娘就

用手扒土挖坑埋葬了公婆。
趙五娘孤身一人,無依無靠,日夜思念丈夫。她叫人畫了公婆的畫像,挾一頂雨傘,背一把琵琶,上穿黑衫,下著白裙,不管路有

多少遠,到東京去尋找丈夫。
趙五娘一路走,一路思念著丈夫。楊得傷悲時,就捧起琵琶,彈了起來。越彈越傷悲,眼淚象滴穀子一樣滴下來,連成一條線,變

成一條嶺。這條嶺就是現在大徐的“相思嶺。”
走啊!走啊!趙五娘又到了一個地方,只見前面山連著山,峰疊著峰,懸崖絕壁擋道,連飛禽走獸也要回頭。五娘尋夫鐵了心,就

坐下來歇歇氣,養養精神再走。五娘解下了多日沒洗的腳紗布,這解腳紗布的地方就叫“下紗沙”,五娘撣了撣腳紗布上的塵土,剛

巧一陣風,那長長的雪白的腳紗布隨風飄去,輕輕地落在山當中。一煞時,一條彎彎曲曲的白色小路出現在面前。這條小路,轉了七

個大彎,繞過八座大崗,一直伸向很遠很遠的小山灣。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七彎八崗”。
趙五娘順著腳紗布變成的小路,過了七彎八崗,來到白沙灣,走進“彌陀寺”。她把公婆畫像掛在菩薩前面的供桌上,跪在地上求

《趙五娘千里尋夫》《趙五娘千里尋夫》

菩薩保佑其找到丈夫。不一會,寺外“彭彭”響起了銅鑼聲。走里的和尚說是一個大官來了,叫五娘趕快迴避。等大官走了,趙五娘

出來,一看畫像沒有了。聽和尚講:畫像被大官收去了。和尚還向五娘比比劃講了大官的相貌。五娘一聽,叫出聲來:“這是我夫蔡

伯喈啊!”和尚大吃一驚:“你別弄錯了,這大官是東京赫赫有名的牛宰相的女婿蔡狀元,今日京去牛相府招親的。”五娘忍著痛,

咬著牙,跌跌撞撞朝和尚指點的方向追去。
山高路窄,三寸金蓮的趙五娘用傘當拐仗。奇怪,傘往地上一戳,岩頭上便留下了一個傘頭印子。這留下傘印的岩石就是現在白沙

灣的“印傘岩”。五娘朝前追呀追!追到一個筆陡的坎坡沒路了。五娘用手挖洞,一腳一腳爬上去。爬上去,倒下來,爬上來,倒下

來。手指挖破了,鮮血染紅了坎坡,這地方人們就叫它“赤坎”。現在林海鄉的赤坎村就是這樣來的。
趙五娘爬上坎坡,面前是一片茫茫荒野,哪裡有丈夫的影子呢?五娘站在一塊大青石頭上,天漸漸暗下來了,眼前模模糊糊現出一

座城廊的影子,不覺一陣心酸:伯喈呀伯喈,你拋下爹娘妻子,獨自去牛府招親,良心何在?五娘氣極了,心一橫,腳一蹬,蹬得那

塊大青石陷地三尺,石頭中央留下五娘三寸金蓮的腳印。腳印下的石頭突然冒出一股青煙,托著趙五娘,慢慢升上了天空。這天,正

是八月初三。後人把趙五娘上天的大青石稱為“升天石”。
趙五娘升天了,人們還時時刻刻思念她。後來,有人在“彌陀寺”塑了尊女菩薩,跟趙五娘活著時節一色一樣。每逢八月

《趙五娘千里尋夫》《趙五娘千里尋夫》
初三趙五娘“升天”的日子,各地來“彌陀寺”朝拜五娘菩薩的人有成千上萬。直到現在還是如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