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通考》

《諸子通考》

《諸子通考》,作者是蔣伯潛,由嶽麓書社於2010年出版。描述的是諸子之學,興於春秋之末,至戰國而大盛,至兩漢而漸以衰替。其興盛,其衰替,自有其所以興替之故,此所以興替之故,在學術本身者,謂之“困”;在當時環境者,謂之“緣”。《諸子通考》分上下兩編,前置宏篇“諸論”,概?諸子之名稱、開祖派別及諸子十家名稱取義、學說短長及其興替因緣。上編分別考諸子人物,附錄西漢諸子和歷代諸子大事年表。下編分別考諸子著述,附錄《漢書·諸子略》所錄諸子十家之書目189種,另附錄現存諸子重要著述目錄。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嶽麓書社;第1版(2010年12月1日)
叢書名: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平裝:407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807615019,780761501X
條形碼:9787807615019
商品尺寸:22.4x14.8x2.4cm
商品重量:540g
ASIN:B004QL7LH4

內容簡介

諸子通考》主要內容簡介:諸子之學,興於春秋之末,至戰國而大盛,至兩漢而漸以衰替。其興盛,其衰替,自有其所以興替之故,此所以興替之故,在學術本身者,謂之“困”;在當時環境者,謂之“緣”。事物之發生或消滅,皆有其內在之“因”,外界之“緣”,不僅學術為然也。譬之植物,所以能萌芽滋長者,必有其能萌芽之種子焉,此內在之“因”也:必有其可以使種子萌芽之土壤、水分、陽光焉,此外界之“緣”也。

編輯推薦

《諸子通考》: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媒體推薦

先嚴此稿,系就先祖建侯公遺著而有所發揮,有所發展,功同創製。《諸子通考》中先嚴所補成之《論語考》及《儒家亡佚之書考》兩章,尤為顯著。觀其對《論語》註疏的介紹、評騭,具有先嚴積學之淵博與見解之精湛。因而自嘆學殖荒蕪,視先嚴之發揮、發展先祖遺著之功,所謂“父書可讀者”,又豈能望其項背哉!
——蔣祖怡

目錄

自序
說明
緒論
一何謂諸子
二諸子之開祖
三諸子之派別
四十家名稱之取義
五十家學說之短長
六諸子興替之因緣
上編諸子人物考
第一章孔子(上)
第二章孔子(中)
第三章孔子(下)
第四章孔子弟子
第五章孟子
第六章荀子
第七章老子
第八章莊子及道家者流
第九章墨子及“墨者
第十章商鞅申不害韓非李斯附呂不韋
第十一章惠施公孫龍與稷下諸子
第十二章蘇秦張儀與屈原
附錄一西漢諸子
附錄二諸子大事年表
下編諸子著述考
第一章儒家之書一——論語
第二章儒家之書二——孟子、荀子
第三章儒家之書三——子思子附中庸
第四章儒家之書四——曾子附孝經、大學
第五章儒家之書五——晏子及其他附禮運
第六章儒家之書六——亡佚之書
第七章道家之書一——老子
第八章道家之書二——莊子
第九章道家之書三——管子及太公、鬻子
第十章道家之書四——文子、關尹子、列子、鶚冠子
第十一章道家之書五——亡佚之書
第十二章墨家之書——墨子及其他
第十三章法家之書——商君書、韓非子及其他
第十四章名家陰陽家之書
第十五章雜家之書——呂氏春秋、淮南子及其他
第十六章縱橫家農家小說家之書附鬼谷子
附錄一《漢志·諸子略》十家著述統計表
附錄二現存諸子重要著述表
後記

文摘

伯潛按:“南宮敬叔言魯君”句首所以衍一“魯”字者,因上文“魯大夫孟釐子……往學禮焉”一節;本與此節相連,後錯簡移前,而此處尚剩一“魯”字也。《左傳》及杜《注》均謂南宮敬叔名說,為孟僖子之子,誤,當從《世家》及《弟子傳》。孔子弟子有南宮縚,字子容者,即《論語·先進篇》所稱“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之南容,《禮記·檀弓篇》言“南宮紹之妻之姑之喪,孔子誨之墅”。正以其為兄之子,故誨之也。觀《周解》記孔子入周廟,見金人三緘其口,以慎言誡弟子。與孔子同適周之弟子,即南宮敬叔。《白圭》之《詩》,正與慎言之旨相合,則南宮敬叔即南容矣。氏南宮,簡稱則日“南”;名縚,字子容;又稱“敬叔”者,“敬”為謚,“叔”為伯仲之次,猶《論語》之叔孫武叔耳。孔子稱之,且以兄之子妻之,其為高弟,不言可知。孟懿子與往學禮者,殆因南宮敬叔之介而往問禮也。南容沒而有謚,則嘗廁大夫之列矣。孔子時猶布衣,欲適周觀書,非有地位者為之介紹不可,故南容為請於魯君也。豈初欲因曾為周征藏史,已免而歸居之老聃,老聃不許,乃又請於魯君歟?經此一度周折,故有問禮老聃之傳說,亦未可知。《莊子》所記,究為寓言,為實事,已無可考。即使可信,老聃既已免而歸居,則孔子適周所見之徵藏室史,亦非老聃矣。孔子好古敏求,不恥下問,故嘗問官於郯子(見《左傳》昭公十七年),問樂於萇弘。(見《觀周解》,《樂記》亦載孔子與賓牟賈論《大武》,亦有“吾聞諸萇弘”之言。)其問禮於徵藏史,正此類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