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藪》

《詩藪》:詩話著作。分內、外、雜、續4編,共20卷。內編6卷,以詩體為綱,自古體雜言至近體絕句。此書蒐集、記述歷代詩人、詩篇、詩論情況甚為豐富,對文學史與文學理論史的研究均有較大資料價值。

《詩藪》

正文

詩話著作。撰者明代胡應麟(1551~1602)。字元瑞,號石羊生,又號少室山人,蘭溪(今屬浙江)人。廣涉書史,記誦淹博,多所撰著,主要有《少室山房類稿》等。《詩藪》分內、外、雜、續4編,共20卷。內編6卷,以詩體為綱,自古體雜言至近體絕句。外編6卷,以朝代為序,自周、漢至元。雜編6卷,是補遺與考證。續編2卷,評述本朝詩,自洪武至嘉靖。胡氏受王世貞推引登上文壇,被列為末五子之一。此書主旨即在闡發前七子後七子格調說,辨析不同詩體,不同時代的藝術風格,提倡取法於諸體方盛之時,以達到格高調正。在前後七子之中,胡氏實際上傾向何景明、王世貞之論,所以倡格調而兼神韻,認為“體格聲調有則可循,興象風神無方可執。故作者但求體正格高,聲雄調鬯;積習之久,矜持盡化,形跡俱融,興象風神,自爾超邁”。此書雖非開派創新之作,但對認識明中葉前後七子之文學思潮很有裨益。在對作家作品的評論中亦時有可取見解,如說《莊子》《列子》之文最接近於詩,杜甫格調實與盛唐大別,蘇軾黃庭堅用事而為事障,程頤邵雍談理而為理障等。此外,此書蒐集、記述歷代詩人、詩篇、詩論情況甚為豐富,對文學史與文學理論史的研究均有較大資料價值。
現存主要版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校本為最善。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十八年胡氏少室山房原刊本最早,惜為殘本,僅內編古體3卷,外編周漢、六朝、唐上3卷。南京圖書館藏日本貞享3年重刊明本較全。清末廣雅書局刊本較通行,但非足本,缺外編宋、元 2卷與續編,亦多訛誤。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