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

《計算機組成》

“計算機的組成”是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信息技術》教材內容。這節課是開啟信息技術課程的鑰匙,它揭開了計算機神秘的面紗,是學習計算機的入門內容。它主要涉及計算機的硬體、軟體以及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說明】:此教學設計任務由南京曉莊學院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老師yqiong參與教師-維基星光計畫進行wiki教學而發布。此詞條為範例詞條,由王兵選定主題並負責、參與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所有同學協作共同完成!

基本信息

科目:計算機組成教學對象:國中一年級
課時:2教學環境:計算機網路教室

學習者特徵分析:

初一新生剛入學,對信息技術知識知之甚少,有的可能還是“電腦盲”,學生會的也只是一些簡單的操作,如瀏覽網頁,打字,玩玩遊戲等。學生對計算機普遍有一種神秘感,覺得計算機高深莫測,本節課就是要對電腦軟硬體進行深入“解剖”,了解電腦各組成部分,讓學生感覺到計算機是為人服務的工具。

學習內容分析:

“計算機的組成”是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信息技術》教材內容。這節課是開啟信息技術課程的鑰匙,它揭開了計算機神秘的面紗,是學習計算機的入門內容。它主要涉及計算機的硬體軟體以及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該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處理工具的基礎上,真正開始學習計算機相關的系統知識。能夠增強學生的計算機套用意識,通過大量舉例及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腦想,對計算機的基本組成、軟硬體常識、發展有一定了解和比較清晰的認識。通過學生親手觸摸計算機組件和運行配合教材下發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讓學生覺得計算機並不難學,而且非常實際,認識到計算機只是普通技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本節課也為學生日後學習信息技術的各種知識和操作技能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分析:

1. 知識與技能

(1)掌握計算機系統的組成部件特點及名稱,知道什麼是計算機軟體,什麼是計算機硬體,了解它們的作用及相互關係。  

(2)2、計算機的功能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3)啟發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提高自學、分析、歸納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計算機組成的的教學課件,向學生展示計算機幾幅計算機組成部件的示例圖片及真實計算機部件,通過教師講授,學生觀察的形式,學習計算機的硬體和軟體的相關知識。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進入主體角色,親身感受並體驗知識發現的過程,在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中通過探索獲得成功的體驗。開展研究性自主學習活動,學習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最終達到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掌握信息技術的一般常識。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加強學生對信息與信息技術的興趣與意識,激發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探索精神,並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初步形成對信息社會的感性認識。
(2)、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生了解計算機組成各部分與其功能的對應關係及設備的作用。
2.學生了解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教學難點

1.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分類。

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教學方法

1.演示法
通過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計算機各組成部分的圖片和計算機實物零件,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計算機硬體,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2.任務驅動法(邊看書和實物邊思考)
任務一:思考計算機硬體的組成部分有那些?
任務二: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什麼是計算機的硬體和軟體? (通過任務二讓大部分學生掌握計算機硬體和軟體。)

3.自主學習法

在學生對計算機的硬體和軟體有深入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瀏覽課文,並再此過程中思考我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講授法
講授法是世界上最悠久,套用最普遍的方法,它能在較短時間內讓學生獲得大量的系統知識。我通過講授法,讓學生們對計算機硬體、軟體有一定的了解,並在講授的過程中讓學生們能夠把握住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5.分層教學法
由於班級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採用適當的分層教學,可以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我不同層次的輔導,從而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完成我所布置的任務。

教學過程與媒體資源

情境導入

教師活動
我們知道計算機又叫信息處理機,因為它處理信息的能力很強。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樣高性能的機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組成的呢?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就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
在正式學習新內容之前,請大家先觀看幾幅計算機硬體組成部件的圖片。有哪位同學能夠說出示例圖片的名稱呢?
通過圖片的展示,同學們對計算機的硬體有了直觀的印象,初步的了解。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新的求知慾望。

學生活動
認真觀看圖片,初步認識計算機硬體組成部件,對課程有大概的了解。

設計意圖
圖片展示,激趣導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更好的開展教學課程。

媒體及資源準備
投影儀,計算機

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教師活動
1、 先請同學們自己看書P.4-P.7上半部分,邊看書邊思考(教師巡視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①計算機硬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②學生模仿硬體作“自我介紹”

學生活動
學生介紹的過程中可以參考教師給以輔助的圖片說明。
指名學生回答問題①②,教師補充說明並注意糾正。

設計意圖

使學生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計算機的組成,增加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媒體及資源準備
投影儀

新課教學,導學達標

教師活動
通過講授法結合演示法使學生對計算機的硬體和軟體有全面的了解,從而把握住本節課的重難點。
 

cpucpu

1、計算機硬體
中央處理器(CPU)是計算機的“心臟”,它安裝在主機箱內。計算機中的一切工作都通過它來處理。

存儲器存儲器

存儲器主要用來保存計算機的運行指令及數據資料。它又分為記憶體儲器和外存儲器兩種。

⑶輸入設備是計算機用來接受指令和數據等信息的。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滑鼠器等。

⑷輸出設備是計算機負責傳送處理結果的設備。常用的輸出備有顯示器,印表機,音箱等。

2、計算機軟體
計算機的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套用軟體兩大類
①系統軟體:系統軟體是一種管理計算機硬體和為套用軟體提供運行環境的軟體。
②套用軟體:套用軟體是為了完成某種特定任務而編制的軟體。

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對硬、軟體的講授,學生們對計算機的組成部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師生共同學習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並將處理信息的過程概括為“輸入、處理、輸出”。

3.計算機的計量單位,詳細講解計算機的計量單位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

4.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字長、主頻、存儲容量

鞏固練習,實現整合

填空

(1)人們通常所說的奔騰I,奔騰II,奔騰III,奔騰4等,就是()的型號。

(2)常見的外存儲器有()和()等幾種。

(3)同學們在利用畫圖()畫畫。

(4)將計算機上文章列印出來的印表機是()。

(5)工程師利用製圖()設計機械零件,將設計的機械零件圖輸出到紙上的設備()

(6)1KB=?B 1MB=?KB 1GB=?MB
簡答

(1)計算機常用的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有哪些?
(2)計算機軟體有哪幾類?它們各有什麼用途?

教學流程圖

流程圖流程圖
流程圖流程圖

教學評價

1、 前置性評價

通過課前對本班學生的深入調查,知道了班級半數同學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對計算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有一小部分同學對計算機知之甚少,班級整體的計算機水平之間存在差距。
 

2、形成性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任務驅動式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分層教學的方法,對部分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3、總結性評價

通過對計算機硬體、軟體的學習,使其對計算機的組成有了全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師生共同學習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從而全面掌握計算機組成的基礎知識。

課程總結(例子)課程總結(例子)

《計算機組成》——備註與反思

第一個是設計一個比較好的情景引入來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在興趣的引導下主動獲取知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第二個就是在能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學生能感受到一種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產生獲取新知,有一種成功的喜悅。在一種“學海無涯樂作舟“中無形提升了信息素養。課堂內容可以在豐富些,增加老師和同學的互動性,讓同學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