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魚》

《親愛的小魚》

《親愛的小魚》是一本圖書,出版社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7-11。

基本信息

摘要

親愛的小魚,我好愛你。我餵你麵包,你要快快長大。”貓咪把法式長麵包夾在胳膊下,熱切地餵著小魚。“每一天我都會親親你,我答應你,永遠不會忘記。”貓咪懸空著腳,調皮歡快

作者簡介

安德烈·德昂(AndréDahan)於1935年出生於阿爾及利亞,後來到巴黎留學,從國立巴黎工藝大學畢業後,在巴黎裝飾美術學校教書,目前與妻子和女兒居住於巴黎。德昂雖然很晚才開始他的繪本創作生涯,於五十二歲才推出第一部繪本作品《月亮,你好嗎》(MyFriendtheMoon),可是他作品中獨樹一幟、既溫暖又純真的夢幻世界,以及每一幅圖畫裡色彩與情境的美妙共振,都強烈吸引讀者的目光。德昂創造的繪本故事世界彷佛是用一塊一塊精巧的魔法磚頭搭蓋的,除卻繽紛斑斕的畫¬面本身,故事意欲傳達的信息與其間流泄的詩意都會敲開觀者的心門,所以他已發表的二十多種作品在全世界廣受歡迎,已於十幾國推出譯本。
德昂的作品主題鮮明。他最喜歡描摹令人動容的友情。在他的筆下,我們可以與最不可能企及的對象成為一輩子的好友。在《月亮,你好嗎》中,男孩划船外出,在湖面上遇見澄淨的月亮。男孩與月亮愉快地一同嬉鬧,後來月亮興奮過度而摔了個大跟斗,猛一翻跌進湖裡。故事的高潮在男孩幫月亮登上他的小船後節節升高。他帶月亮回家,和月亮一起彈琴歌唱、鏇轉跳舞,兩個好友一塊讀故事、一同溫馨進餐。德昂讓這段醇美的友情美好的一如每個讀者可能夢想的最棒夢境一般。當我們看到玩累的月亮在床上安眠,從窗畔瞥見男孩又划船出海去招呼太陽,以及書末最後一幅畫面,月亮、太陽與男孩三人同坐一桌,安適地共享悠閒的午茶時,很難不將自己投射進這段甜美的故事中去。除了《月亮,你好嗎》外,德昂還有不少摹寫甜滋滋又奇異的友情的故事,如《My Friend the Sun》中的太陽、月亮與星星,《親愛的小魚》里深深體會愛的真諦的貓咪,《Ballerina Star》故事裡幸運得見最優秀的芭蕾舞者星星從空中躍入人間跳舞的可愛天文學家,一心想找到一位好朋友、最後在聖誕老公公的幫助下終於如願以償的《TheChristmasBunny》,或是《狗兒小丑魯巴》里,一心崇拜小丑主人,最後得以如願自己下場進行超級精彩的馬戲演出的小狗魯巴等。
另外,德昂也不時描繪與自然及環保息息相關的主題。這樣一位樂於與日月星辰和各種動物常相左右的作者,巧妙機智地將愛護環境的信息繪入他的作品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Traces on the Beach》藉由聰明的小猴子偵探查理到海濱探訪的過程,幽默卻深刻地揭露了海水飽受污染的實況。查理更在《FishingforTreasure》里再度出動,找來幫手河馬先生,潛入河裡撈尋寶藏。河馬與查理大有收穫,在溪流里發現各式各樣奇怪的對象,可是這些東西事實上都是水流污染的來源呢,真正的寶藏到底在哪裡呢?德昂的“四季系列”(TheFourSeasons)也饒富意境。他用四個故事速寫四季的情懷,輕巧又有趣。取材自細膩觀察的自然環境的故事裡依舊充滿豐沛的想像力,讀者跟隨“雪狗”遊歷銀白冬季,也和西奧一同暢遊熱鬧的蔚藍海濱,還潛進海底,認識了善於擁抱的可愛章魚蘿馨。德昂筆下的另一位主角艾利科也在不同的故事裡帶我們身歷其境地遍覽旖旎風光。我們看到艾利科為了追逐一片葉子遇見各種動物,也踏遍各式大地,甚至還為了沙漠的水源問題,移動碩大的冰山呢。德昂對自然的觀察、體會與愛護由此可見一斑。對他來說,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不論每一個即景瞬間抑或每一種生物,都值得體恤珍惜。他於是將這許許多多的綿密思緒與感動,串接成一個一個珠玉般清澈有情的故事。他的視角可以無限放射、綻放亮采,捕捉宇宙的驚奇,也可以濃縮回日常生活的單純感動,用調皮的小男生的眼光,繪出孩童在盧森堡公園高潮迭起,卻又平實美好的一天。

德昂善於融合他對自然的精細觀察與翱翔的想像力,精準地營造出每一幅氣氛與興味十足的畫面。他的一大特色是無須在構圖上鋪陳許多細節就能繪出張力滿溢的種種即景。他慣於使用混合媒材,同時使用水彩、壓克力顏料、色鉛筆、粉彩與油畫¬素材,塗抹出一幅幅令人欣喜的畫面。德昂其實是一位很用功的畫家,他可以耗費數年時間,長期臨摹同一種自然物的各種變化,然後在充分掌握它的氛圍與精神後,再將這樣或柔美、或神采奕奕、或恬靜的精神,揉進他創作的故事中。這也是為什麼他書里的每一幅圖都可以獨立欣賞,連線起來卻又十分流暢的秘密。德昂可以說是時光的魔法師,唰唰繪下每一個他珍視的瞬間,也為讀者留駐我們該好好貯存的感動。
德昂的創作在靜謐中帶著活潑,在甜美的願望里滿是對世界、自然與環境的關懷。他總是藉由不同的作品,不斷吟詠著生命與希望的美好可親。他書中的世界或許是讀者在現實里永遠無法完全體現的,可是我們借著反覆賞閱他的作品,認知到生命與世界更圓滿的可能。其間的奧妙可能僅僅是一種執著。願意相信世界、願意繼續追求愛的一種美麗執著。
【譯者簡介】
余治瑩
◎台灣麥克公司總編輯
◎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
◎台灣全民閱讀學會常務理事
◎編過上千本圖畫書及少年小說,包括“美國紐伯瑞得獎小說”、“世界大獎圖畫書精選”、“我愛繪本系列”、“世界繪本館”等,所編圖書共獲得二十餘座“年度最佳童書獎”
◎翻譯過五十餘本圖畫書。最喜歡《鯨魚》、《我爸爸》、《大衛,不可以》、《親愛的小魚》、《跳舞》及《派弟是個大披薩》等。
◎著有《愛說故事的熊貓》、《不一樣的畢業禮物》、《恐龍媽媽的寶貝蛋》、《烏龜家族爬呀爬》、《面具村》等二十餘本圖畫故事書。
◎最喜歡螢火蟲,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兒童文學中的螢火蟲”,為小讀者散發點點亮光。
◎目前在海峽兩岸積極推廣“親子共讀”及“深度賞析圖畫書”等活動。
【名家推薦】

傾瀉而出的詩意蔓延

漫畫漫畫

《親愛的小魚》借著一隻貓咪與一條小魚的情誼,溫暖地道出愛與包容的真義。這則故事雖然情節簡潔、登場角色單純,卻包含豐富的想像與詮釋空間。故事中傳達的溫柔與理解,值得所有讀者細細揣摩。在故事裡,愛不但訴說了滿懷期待,更意味著鬆手的自由。最終的最終,愛的軌跡將牢牢印在手心,彷佛一條隱形絲線,將我們愛的人牽引回我們身旁。
故事看似貓咪的獨白。對著魚缸餵食麵包的貓,在慷慨拋進大塊大塊麵包粒的同時,一面微笑望著小魚,一面傾訴他對小魚的深深喜愛。“親愛的小魚,我好愛你。我餵你麵包,你要快快長大。”貓咪這么想。不只如此,“每一天我都會親親你,我答應你,永遠不會忘記。”貓咪每天就這么細心呵護小魚,可是小魚一天天長大,魚缸總有一天住不下,到時候該怎么辦?故事由此轉折,貓咪開始想像尚未發生的事。令人讚嘆的是:貓咪並非想到找來更大的魚缸讓小魚住,而是告訴小魚:他會把小魚放回遼闊的大海,讓他在海里暢快呼吸。然而這么一來他們不就要離別了嗎?貓咪說:他會日日夜夜,端坐海濱,等著小魚回來。我們從這種種情意鋪陳可以讀出作者對愛的完整詮釋:貓咪先是付出、期盼,繼之鬆手、等待。而小魚呢?最終的確由亮燦燦的海岸一角現身。他們愉快嬉戲,已長大的小魚甚至可以載著貓咪遠遊,直到夜幕低垂,他們傍著月光親吻、互道晚安。這一刻他們或許暫時道別,回到各自的居所,但是合上書頁,我們可以預期因為彼此相系,他們將會再度見面,這一段我們可以詮釋成友情、愛情或親情的濃密情誼,不會輕易消散。
故事裡出現許多有趣的對照與變化,使這個故事細膩耐讀。小書名頁里貓和魚快樂對望,貓和魚的組合其實可以變奏出多樣可能,作者卻選擇繪出一則愛的故事;另外,故事間魚的身形變化,對照他和貓的關係,以及貓在等待時天色的轉換等,都帶來活潑的趣味。看似貓咪獨白的故事,最後化成貓與魚深厚的感情共譜的組曲,箇中甜美卻開闊的心境,要讀者從翻頁之間一一咀嚼。
【圖畫賞析】
思考與想像賓士的空間

一隻貓,蹲坐在水平線上,閉著眼睛,低頭深情地吻著水面,透過水麵那一團團的漣漪,我們可以看到水裡有一條泛著淡紅色的大魚,這條魚大約有那一隻貓的兩倍大,睜著天真的大眼,也吻著水平線上的那隻貓。天空有一輪淺紫色、圓滾滾的月亮,散出柔和的光,使整幅畫顯露出一種和平、溫馨的感覺。

這一幅畫沒有五彩繽紛的喧譁。靜瑟、清涼的粉藍色調,默默地召喚著我們的眼光。
依照自然生態及以往看過的故事,總讓我們養成一個既定的概念,認為魚是貓的食物,所以魚和貓的關係當然是敵對的。因此,當我們看到封面上,貓和魚如情人般接吻的畫面時,當然會覺得很奇怪,接著便產生好奇心,想要探索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或許這就是作者選擇這一幅畫當封面的目的吧!那么,在打開這本書之前,先試著去杜撰一個可能發展出這樣畫面的故事,讓你的想像力動起來!說不定就從這兒發現自己撰寫故事的潛力喔!
這本書的主角就是這隻貓,除了封底,書中每一個畫面都有這隻貓。仔細觀察,它是一隻虎斑貓。可是每一幅畫裡,它身上的色彩都不一樣。畫家雖然採用如漫畫般誇張的造形,但是不用固定的色彩使角色的形與色過度“符號化”。而隨著環境、時間、光影的變化,或由於主角心情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色彩,甚至於如封面這幅畫,只看到貓的藍色身影,根本看不到斑紋,可以說是相當重視“氣氛”的畫法。

接著我們來欣賞主角的肢體動作,因為它是一隻貓,所以在書名頁上出現的先是如一般貓常有的蹲坐姿勢,保留我們對貓和魚的關係的自然印象,但是在它們的嘴角出現了一點兒的暗示,暗示故事的可能發展。翻開第一頁,貓站起來了,還抱著一條法國麵包,並且撕下一塊給魚缸里的小紅魚。這幅畫讓主角漸漸地進入擬人化的階段。第三頁,小貓“掛”在魚缸邊上,探頭親吻長大了一些的小紅魚。小貓的腳,懸空掛著,這是小朋友常有的姿勢,天真、純樸的感覺油然而生。到第四幅的沉思狀就更加人模人樣了。由於大部分的動作都顯得簡單,而不誇張,因而呈現出類似墨劇般的純樸趣味。
除了表現眺望遠方,而畫出貓的背影。其他的畫面,小貓不是向左就是向右,都是側面圖,而沒有出現過正面的圖像,這樣的處理,也造成整本書一種特殊的氣氛。
書中有一個海中的小島,上面長著椰子樹,這個小島有時候看起來好遠好遠,有時候看起來又好近好近。對照著劇情的變化,似乎反應著主角的心情:寂寞孤單或快樂自在。
在許多漫畫或圖畫書里,擬人化的動物都穿著整套的衣服和鞋子。這一隻貓卻只有在外出的時候,加上一頂帽子,這樣的打扮有一種特別的喜感,對故事的趣味性有加分的效果。特別是在故事的最後,帽子逐漸發揮它特別的功能,帶來故事的高潮,也讓故事有更完整的結構。
看看畫裡的月亮,你會發現它的輪廓線,不是很工整的由一條線圍成一個圓圈,而是連幾條畫錯了的線條也被留在紙上,結果,這個看起來不工整的月亮反而“活”了起來,類似這樣的線條,在貓的身上,魚的身上和魚缸等其他東西和背景上都看得到,因此這本書的圖畫,就顯得不太“安定”了,好像有心跳,會呼吸,也好像正在風中飄動。這是這本書特殊的畫風,以一種不刻意修飾的筆觸,畫出“順手拈來”的瀟灑感。
書中的每一幅畫都留下很大的空間,那是一種詩的空間,是思考與想像賓士的空間。

思想感悟

貓愛小魚,就像狼愛上羊,它們的愛那么無私、那么真切,它們的愛那么純真、那么強烈。貓讓小魚自由地游來游去,就像狼讓羊兒在草原上盡情地奔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