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

《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

作為3D機器人格鬥遊戲風格的奠基式作品,自1997年誕生以來,不知不覺間,剛推出的《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已經是《裝甲核心》系列的第十部作品了。更具有紀念意義的是,《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將是系列在PS2平台上的最後一作。因此,這將是在系統上高度融合了系列作以來精華的作品。

基本信息

《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遊戲封面
遊戲中文名: 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
遊戲外文名: Armored Core:Last Raven
遊戲類型: 動作
遊戲平台: 電視遊戲
開發廠商: From Software
代理廠商: SCE

遊戲簡介

《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
作為3D機器人格鬥遊戲風格的奠基式作品,自1997年誕生以來,不知不覺間,剛推出的《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已經是《裝甲核心》系列的第十部作品了。更具有紀念意義的是,《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將是系列在PS2平台上的最後一作。因此,這將是在系統上高度融合了系列作以來精華的作品。
重型武器發射後在空中劃出的尾跡、裝甲車被破壞後的碎片四竄、飛機被射落後的盤旋墜落……戰鬥中武器效果與周圍場景的互動的每個細節都有非常細緻的展現,激烈的戰鬥絕對讓玩家熱血沸騰、大呼過癮。雖然畫面和視點依舊不如理想,但《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的手感同樣繼承了系列優良的傳統:超硬派的機甲射擊戰鬥。熟悉該作的玩家絕對不應該錯過。況且,還是這么一部具有深刻紀念意義的PS2平台完結之作呢。

畫面音樂

自從邁入PS2時代以來,《裝甲核心》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就一直有著堪稱經典的表現。為了紀念系列第十部作品的製作,製作方From Software隆重其事地請來了先前日本所播映的電影《終戰的羅蕾萊》(Loreilei)的導演木通口真嗣監修和電腦特效師佐藤敦紀共同執導製作《最後的傭兵》的開場CG。這段CG以甲蟲的眼眸為出發點,在化為廢墟的都市戰場中,通過士兵、武裝直生機與裝甲傭兵間激烈的對戰為主軸,充分展現出各自所擅長的激烈戰鬥、強力武器交火與大規模爆發等場面,其演出可謂極具魄力,對視覺衝擊的震撼可謂無以復加。實在是精彩之至。

《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

遊戲的畫面與前作分別不大,滿屏的鋸齒和噪點與XBOX上同樣出自From Software的《鋼鐵蒼狼:混沌之戰》 ,還有Day 1 Studios的《機甲先鋒》等同類作品不可同日而語。在光影效果和機體的建模的細膩程度上,同樣沒有很出彩的地方。且視角的轉換對於初級玩家和第一次接觸該系列的朋友而言,完全可以用彆扭來形容。上手的難度比較高,要完全適應,得花上不少的時間。因此,無論從畫面還是操作的角度而言,和系列過往的作品一樣,《最後的傭兵》都更適合一些FANS和對機甲動作射擊遊戲情有獨衷的玩家。
《最後的傭兵》在音樂風格上繼承了系列的優良傳統,且由於是一部相當有紀念意義的作品,在遊戲中可以聽到很多熟悉的曲調,只是演奏的過程中作了一些變化而已。背景音樂對戰場的氛圍渲染相當到位。而各種戰鬥武器和近身搏鬥時產生的音效同樣是相當細緻。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代入感。

劇情故事

這次的遊戲賣點就是採用在一定時間內的可調節式任務及多重結局的劇情系統。形象一些來說,就是在24小時的時間限制下,根據玩家對任務的抉擇可以自由發展遊戲的流程劇情。通過這個系統,玩家可以更全身心地融入到遊戲的世界中去細心體驗並主導在這24小時之內的局勢演變和劇情發展。雖然在有限的時間限制下,玩家最多也只不過可以完成10來個任務,但由於任務的可重複性,玩家同樣能享受到豐富多彩的情節。

系統設定

《裝甲核心:最後的傭兵》機體性能介紹
可以在每一個細部微調機體是《裝甲核心》系列的最大賣點之一。評測開始時也曾提到過了,作為PS2平台上的最後一作,《最後的傭兵》在系統上高度融合了系列作以來的精華。而本作的機體零件更是達到了系列最高的500多件,而其中追加的高性能的新部件則有達數十種以上。根據玩家個人的喜好,可籍由這些零部件自由組裝出能攻善守的平衡型機甲;也可以造出以輕便快捷的高速機動型機甲;當然,攻擊力強橫的霸王坦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零部件可不是免費的,要得到所有的零件,一周目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也是製作方提高遊戲可重複性的一個竅門了。除以劇情為依歸的任務模式外,遊戲中還提供了專門的VR角斗場模式。通過和對手的格鬥對戰,除了能更便捷地了解遊戲的操作外,還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更多的購買資金。當然,更多對手的解鎖是必須符合特定條件的。
《最後的傭兵》的創新之處在於首次引入了部位破壞系統,所謂的部位破壞系統,即是以集中火力攻擊敵方機甲的核心等特定部位,更有效率地先使對方的移動、攻擊或者防守等能力喪失。這是為了增強戰鬥的戰略性而設定的系統。敵方的機甲同樣也是各有優缺點的,有的火力強大,要是玩家先將其武器的高性能部件毀掉了,其威脅也自然大為減低了;同樣,有的敵人移動迅速且飄忽,攻擊目標不容易瞄準,毀掉其腳步的零件,它自然就得乖乖地停在那受死了……一言以蔽之,這是一個讓自己處於優勢並掌握戰鬥的系統。而破壞又分為一次破壞及二次破壞等兩個階段,在一次破壞時,機體零件會冒出白煙,當然,這是可以通過修復來彌補得;而二次破壞時則零件會炸爆而消失,除了重新購買,就別無它法了。所謂打蛇打七寸,要想儘快結束戰鬥,權利攻擊對手的核心部分當然是最方便快捷的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