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6:黑暗騎士》

《蝙蝠俠6: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大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並於2008年上映的一部科幻動作電影,由克里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加里·萊昂那德·奧德曼等主演,乃是前作《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續集,是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令全世界都掀起一股’‘蝙蝠’‘狂潮,同時該片也是目前所有超級英雄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票房高達10億美元。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片名:The Dark Knight
譯名:蝙蝠俠之黑暗騎士/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前傳2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
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麥可·凱恩(Michael Caine)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加里·奧德曼(Gary Oldman)
類型:動作/犯罪/劇情/神秘/驚悚
級別:PG-13級
出品:華納兄弟
上映日期:2008年7月18日(北美)
推薦指數:★★★★

劇情簡介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可怕的黑暗漸漸散去的哥譚市,在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飾)“秋風掃落葉”般的武力之下,逐漸回復了往日的平靜,犯罪率呈直線下降,自然,也有哥譚市政府官員詹姆斯·高登(加里·奧德曼飾)以及地區檢察官哈維·丹特(艾倫·艾克哈特飾)的不少功勞。當然蝙蝠俠的老管家阿爾弗萊德·潘尼沃斯(加里·奧德曼飾)和資深的“技術顧問”盧瑟斯·福克斯(摩根·弗里曼飾)也時刻在為他的後勤保障而殫精竭慮、獻計獻策。但和平和寧靜似乎總不像人們奢望中的那樣長久。很快,兇殘的小丑(希斯·萊傑飾)帶著他的小丑軍團便開始大肆“席捲”全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原來,氣焰囂張的小丑的終極目標,正是蝙蝠俠……

影片幕後

這部預算達到了1億5千萬的商業大作除了常規的拍攝部分,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還大膽融入了IMAX的拍攝手法,也實現了自己多年來的一個夢想。事實上,早在15年前,諾蘭就計畫著拍攝一部完整的IMAX影片。而這部《蝙蝠俠之黑暗騎士》中則有4組主要的動作場景以及一些靜態的戲劇性時刻,採用了IMAX拍攝技術,大大提升了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影片的視覺水準。而影片在美國芝加哥以及英國的倫敦的拍攝工作都同樣進展順利,為影片的最後按時“竣工”贏得了時間。作為1940年創作出“小丑”這個角色的漫畫大師之一,傑里·羅賓森也以顧問的身份趕到片場,為希斯·萊傑的表演做了相當有價值的指導工作。而且羅賓森多年的合作夥伴資深漫畫家鮑勃·凱恩也鼎立相助,此人早在1989年的《蝙蝠俠》中便以顧問的身份現身。

另外,與兩年前年的《蝙蝠俠:開戰時刻》中的裝備相比較,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戰袍——-蝙蝠衣則進行了進一步升級和改進。而且讓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穿著起來也舒服了許多,使其在表演時更加得心應手。新款蝙蝠衣是由200個獨立的橡膠玻璃纖維金屬網絲尼龍碎片組建而成的,裡面包含了非常複雜的剪裁工藝,然後再加上非常有彈性的皮帶進行固定,這樣貝爾穿起來可以顯得更合身。身後的斗篷則是以機車騎手的安全帽為基本設計理念的,在頸部的接縫處完全斷開,這樣貝爾可以隨意地上下左右扭動他的頭。另外,還設計有全新的白色目鏡,為蝙蝠俠提供了聲波定位的全新功能。

演員陣容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作為好萊塢漫畫改編盛宴中的大菜之一,《蝙蝠俠》系列的演員陣容勿庸置疑是明星加大腕兒的組合。尤其是這部續集之作在保持了前作的老牌演技派打底、硬漢加美女領銜的宗旨之外,片中最為出彩的大反派則選中了近年來名氣大漲、演技迅速提升的澳大利亞牛仔希斯·萊傑。而事實上,“小丑”這個角色在希斯·萊傑將其攬入懷中之前已然被競爭得相當激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羅賓·威廉斯,《達文西密碼》中成功晉升好萊塢商業片頭等陣容的保羅·貝坦尼,以及演技超強的年輕奧斯卡影帝亞德里安·布洛迪都曾表示過對對飾演“小丑”的濃厚興趣。但最終,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還是將此重任放在了澳大利亞人的肩上。希斯·萊傑自然也不負眾望,為了能夠更好地詮釋出這個瘋狂的惡人“小丑”,希斯·萊傑曾獨自一人在酒店的房間裡待了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從分析這個角色的心理狀態、行動姿態甚至到小丑的聲音,尤其是小丑的聲音是最難模仿的。另外,萊傑在“修煉”期間還開始寫日記,日記本上記錄的都是他在這一個月中體會到的“小丑”的想法和感覺,以方便自己在拍攝的時候隨時為自己“提神”。而且,希斯·萊傑還仔細看了艾倫·摩爾創作的漫畫系列《蝙蝠俠:致命的玩笑》(Batman:TheKillingJoke)和《ArkhamAsylum:ASeriousHouseonSeriousEarth》,並從三十多年前的影片《發條橘子》中模仿亞歷克斯以及已經去世的搖滾明星席德·維瑟斯的一些特徵,以豐富自己對“小丑”的詮釋。簡直是做足了準備工作。

關於主演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克里斯蒂安·貝爾則在兩年前卸下“蝙蝠戰衣”之後堪稱廣泛地過足了演戲的癮。先是協助柯林·法瑞爾勇闖《新世界》;接著在《重見天日》中上演勝利大逃亡;然後是《魔道爭鋒》中與休·傑克曼拼得你死我活;又在荒涼野蠻的西部用性命實現了自己的承諾——“趕上3點10分去猶馬鎮的火車(決戰尤馬鎮)”,不但贏得了榮譽更贏得了對手的無比尊重;最後在《我不在那兒》里與“新對手”希斯·萊傑凱特布蘭切特等眾多明星以各自的特點共同詮釋了偉大的“流浪歌手”輝煌而傳奇的一生。可見,在短短的兩年內,克里斯蒂安·貝爾用他勤奮而富有激情的衝勁兒,向世人證明著自己的進步和努力,顯然也贏得了觀眾和影評界的尊重和肯定。此番重披黑色戰袍,與“老對手”再度鏖戰,給人以全新的視聽享受。

影片簡評

《蝙蝠俠6:黑暗騎士》小丑的拍攝現場
“小丑”真身的不幸隕命,不但成為影片宣傳的爆炸性因素,還讓人們在痛心失去一位好演員的同時,也不由得擔心起電影業“荼毒生靈”的技能不斷增長的可怕。不過,電影終究是藝術、是娛樂,感同身受的同時,還是欣賞吧。尤其是那些喜愛漫畫、喜愛動作、喜愛商業大片的冬粉們。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曾表示,他執導的這部《蝙蝠俠之黑騎士》深受1995年的警匪片《盜火線》的影響。並著力將這部漫畫改編新作打造成一部全新的警匪對戰、正邪交鋒的佳作。

造型恐怖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雙面人
《蝙蝠俠6》“雙面人”造型恐怖令人膽寒
影片中的一位重要角色“雙面人”的“慘烈”造型,其醜陋程度完全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雙面人”是《蝙蝠俠》系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角色,他原名哈維·丹特,曾是高譚市的地區檢察官,一度是蝙蝠俠真身布魯斯的密友。但一次發生在法庭上的意外使他半張臉全部毀容,從而人格分裂,成為無惡不作的恐怖分子。

在1995年《永遠的蝙蝠俠》(BatmanForever)中“雙面人”的角色是由湯米·李·瓊斯所飾演,而在全新的影片中將由艾倫·艾克哈特(AaronEckhart)出演新版“雙面人”,此次“雙面人”的臉部特效製作將由著名特效公司Framestore CFC負責,今年剛剛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黃金羅盤》便是他們的傑作。

首映式

和其他首映式不一樣,葬禮的氣氛代替了《蝙蝠俠6》(DarkKnight)首映式的紅地毯。在場的影星們身著清一色的黑色服裝,紀念已故的小丑扮演者希斯-萊傑(HeathLedger)。

《蝙蝠俠6:黑暗騎士》主創著黑衣紀念希斯-萊傑
該片的影星陣容包括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Bale)、摩根·弗里曼(MorganFreeman)以及麥琪·蓋倫哈爾(Maggie Gyllenhaal)。當天出席首映式的其他好萊塢影星還包括布萊克·萊弗利(BlakeLively)、勞倫·康拉德(LaurenConrad)、艾米麗·赫斯基(EmileHirsch)以及伊迪·凡爾克(EdieFalco)。

希斯·萊傑出演的小丑得到了極高的評價,與希斯中合作過的克里斯汀·貝爾也十分欣賞希斯的天賦,“他太棒了,他的天賦令人難以置信。他表演時十分投入,和他演對手戲很過癮。”

女星麥琪·蓋倫哈爾補充說:“他所達到的高度對於每個偉大的演員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人都難免犯錯,我們無權評論他的私生活,他只屬於他自己。”

貝爾還說:“我真希望他現在和我們站在一起,我本來以為他不會缺席今天的首映式。”

媒體評價

《帝國雜誌》毫不猶豫的給出了5星評價,並且把它稱為是希斯·萊傑的電影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萊傑的電影,而他在電影中的表演也是巔峰級的。他塑造的小丑形象借鑑了艾倫·摩爾(Alan Moore)的《死亡玩笑》(The Killing Joke)以及傑夫·羅布(Jeph Loeb)的《漫長萬聖節》(The Long Holloween)。這兩部經典漫畫讓他塑造的小丑成為一個活脫脫的純惡形象,強大而瘋狂,目空一切。毫無疑問,這個混亂的角色會把蝙蝠俠逼到死角里。在這部電影中的出色發揮讓萊傑再次進入奧斯卡獎的討論範疇,而一些憤世嫉俗的觀眾也戲稱萊傑的猝死是最好的票房催化劑,但是大部分人都認為他的這次絕唱定會讓人映像深刻。

至於貝爾扮演的蝙蝠俠則被定義為遊走在“人”與“俠”之間。他不會淪為蒂姆·伯頓(Tim Burton)指導下那種尼克爾森(Nicholson)的綠葉。貝爾扮演的蝙蝠俠前所未有的肌肉發達,而諾蘭的劇本給與每個角色充分的發揮空間;他扮演的蝙蝠俠也前所未有的糾結,內心仍然無法擺脫幼年的悲劇——這位DC漫畫史上最著名的黑暗英雄甚至看起來像是多愁善感的男孩。但是這樣一來,這個角色在面具下也擁有更多的人性元素。不再冷血的蝙蝠俠與瘋狂的小丑將合演一出精彩的小提琴協奏曲。”

蒂姆·伯頓指導的《蝙蝠俠回歸》(Batman Returns)中麥可·基頓(Michael Keaton)的蝙蝠俠完全淪為配角,而傑克·尼克爾森扮演的小丑更加吸引人

《好萊塢報導》把劇中的善惡對決主題比喻為陰陽調和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黑騎士》是一劑興奮劑,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把爆炸,飛車,肉搏和空中救援等刺激的元糅合在一起,加上那個原本就神秘而喜怒無常的“蒙面角鬥士”,這部電影毫無疑問可以輕易把觀眾的熱情調動起來。作為一名優秀而思路清晰的導演,諾蘭喜歡把電影的構建於演員和主題之上。這部電影的主題無非是善與惡,英雄與惡棍的對決,但是漫畫元素的加入讓這部電影和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等人的黑幫片相差甚遠。《黑騎士》一片對於英雄和惡棍的定位甚至有些類似於太極中的“陰”和“陽”——善並不一定完全壓倒惡,而只是達到相對的平衡。就角色而言,貝爾扮演的蝙蝠俠甚至有些哈姆雷特的成分在內,幼年的悲劇讓他憎恨並且向一切惡勢力復仇。萊傑的表演是優秀的,他抑揚頓挫的語調,慵懶的神態,來自大腦的瘋狂意識往往讓他的身體和腦袋神經質的抽搐,這一切都和漫畫中的那個小丑完美融合在一起。至於麥可·凱恩(Michael Caine)阿爾福瑞德(Alfred)和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的科學家角色則不功不過,這樣的角色定位不會給他們太多的發揮。

《綜藝》覺得希斯·萊傑的表演更超前人
《黑騎士》是上一部蝙蝠俠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的成功延續。萊傑的死讓他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成為絕唱,而眾多觀眾將懷著悲傷和興奮的複雜心情觀看這部電影。萊傑的出色演繹讓人們輕易忘記過去那些曾經的小丑扮演者——凱撒·羅梅羅(Cesar Romero)和傑克·尼克爾森(Jack Nicholson),萊傑的表演讓他們看起來才是真正的“小丑”。

破多項紀錄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蝙蝠俠6》首周收1.5億破影史12項紀錄
《蝙蝠俠6》首周末三天以1.5534億美元的新紀錄創造了歷史,超越了《蜘蛛俠3》在2007年5月的紀錄。在《全民超人》《機器人瓦力》《地獄男爵2》的夾攻下,“蝙蝠俠”和“小丑”的魅力讓把所有觀眾趨之若鶩,首日6785萬美元的票房僅僅是一個開始,雖然周六4800萬美元,周日3949萬美元的票房有所遞減,但由於首映日票房的超級基數,讓《蝙蝠俠6》狂破十項紀錄,讓全世界為之臣服:

1、最佳午夜場紀錄

觀眾們把3040間放映廳坐得滿滿的,只為了第一時間一睹“蝙蝠俠”的真面目,而創造的1848萬美元的紀錄,讓《星球大戰前傳3》辛辛苦苦創造的1690萬美元的紀錄成為第一個殉葬品。

2+3:首映日+單日票房紀錄

《蝙蝠俠6》首映日6785萬美元的紀錄打破了《蜘蛛俠3》在2007年創造的5980萬美元的紀錄。

4、最佳首周末票房紀錄

《蝙蝠俠6》首周末票房1.5534億美元,同樣打破了《蜘蛛俠3》在2007年創造的1.51億美元的紀錄。

5、最大規模上映紀錄

這個瘋狂的周末,共有4366間放映廳為《蝙蝠俠6》服務,打破了由2007年《加勒比海盜3》創造的4362間紀錄。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6+7、IMAX最佳午夜場票房+IMAX最佳周末票房

64萬美元在IMAX午夜場票房的紀錄里已屬第一,2007年《蜘蛛俠3》在IMAX劇院裡的470萬美元周末票房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歷史,被《蝙蝠俠》的621萬美元拋在了伸手。

8、北美7月最佳周末票房

這一次被踩在身下的不再是可憐的“蜘蛛俠”了,2006年《加勒比海盜2》1.35億的紀錄成了新的墊腳石。

9、票房最快破億紀錄。

雖然和《蜘蛛俠3》一樣花了兩天的時間,但突破一億的時間上,《蝙蝠俠6》明顯提前。

10、2008年度最佳首映周末票房紀錄

史匹柏花了20年時間才推出了《奪寶奇兵4》,1.01億美元的紀錄已經成為幾近仰望的喜馬拉雅,但“小丑”的魅力還是比老邁的瓊斯博士強,1.5534億美元以後將是一個帶著“希斯·萊傑”味道的數字。

預告片

精彩劇照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蝙蝠俠6:黑暗騎士》《蝙蝠俠之黑暗騎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