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書評》

《虛擬書評》

《虛擬書評》,作者比目魚,由上海書店出版社於2010年7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槍口下的十四篇小說》,《爛小說精讀》,《風鈴》,《淚水的收穫季節》,《過馬路的藝術》,《麥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錄》,《笑不出來:相聲的沒落》,《暴發戶的自我修養》,《地久》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第1版(2010年7月1日)
精裝:204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7545802586,9787545802580
條形碼:9787545802580
商品尺寸:18.8x13.6x1.8cm
商品重量:340g
品牌:上海世紀
ASIN:B003YYSG3M

內容簡介

《虛擬書評》內容包括:《槍口下的十四篇小說》,《爛小說精讀》,《風鈴》,《淚水的收穫季節》,《過馬路的藝術》,《麥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錄》,《笑不出來:相聲的沒落》,《暴發戶的自我修養》,《地久》等。

編輯推薦

《虛擬書評》:所謂“虛擬書評”,就是為那些並不存在的、“虛擬”的書撰寫的書評。
《虛擬書評》中的“虛擬書”《槍口下的十四篇小說》《爛小說精讀》《風鈴》《淚水的收穫季節》《過馬路的藝術》《麥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錄》《笑不出來:相聲的沒落》《暴發戶的自我修養》《地久》《腔調》《尋找村上春樹》。

媒體推薦

《爛小說精讀》這本書中的某些點評在筆者看來似乎有些過於尖刻,畢竟這是一本指導性的書。然而不容否認,在這些犀利的批評之後,楚良炅教授對每一篇小說的問題都做了非常具體的分析,指出了癥結所在並提供了避免這些問題的方法。對於正在學寫小說的文學愛好者來說,也許閱讀這本書真的比閱讀一本文學名著更有幫助。
——比目魚,《爛小說精讀》的“虛擬書評”。

作者簡介

比目魚,男,一九七一年生。北京大學生物系畢業後赴美留學,獲華盛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學位。曾在加州“矽谷”的生物製藥及IT公司工作數年。二○○六年初回國。業餘寫作,小說、隨筆、書評等散見於國內刊物。

目錄

虛擬書評
《槍口下的十四篇小說》
《爛小說精讀》
《風鈴》
《淚水的收穫季節》
《過馬路的藝術》
《麥特·埃里克森晚年言行錄》
《笑不出來:相聲的沒落》
《暴發戶的自我修養》
《地久》
《腔調》
《尋找村上春樹》
作家和書
雷蒙德·卡佛:刻小說的人
內古特的時間旅行
極繁的小說,歇斯底里的現實主義
邪典:由讀者決定的小說類型
《時間箭》:一部“倒帶小說
既不荒野,也無偵探
《2666》:一部氣勢磅礴的奇書
《雲圖》:穿越時空的六重奏
患者肖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伍爾夫、海明威和他們的精神疾病
破碎的博爾赫斯

文摘

那么這種感覺恰恰與激發觀眾的自我優越感背道而馳,只能削弱相聲的幽默感,而不是使相聲更可笑。可是當今很多相聲演員都是朝著這個錯誤的方向塑造自己的形象的”。在《笑不出來》這本書中,作者提出解救相聲藝術危機的最有效手段可能就是讓相聲重新“俗”起來,重新恢復它的“泥腿子”氣質。
小東寶在該書的最後一章還為我們描述了一幅想像中的相聲復甦後的圖景:“那時,相聲演員已不再是那些從某個國家文藝團體領取固定工資、平時閉門造車‘寫段子’的人,他們很多並非專業人士,而是一些完全憑興趣說相聲的‘自由相聲藝人’,他們的表演場地更多的是那些能夠與觀眾近距離接觸的茶館、酒吧等小型場所。他們中絕大多數隻說自己寫的相聲(雖然對傳統段子仍懷有濃厚興趣)。他們強調即興創作,並對周圍社會事件的反應及其靈敏,往往是昨天才出現的一條社會新聞,今天就能被他們當作笑料揉進相聲中去。正因為如此,觀眾喜歡一次次地來聽相聲,因為每次來都能聽到不同的內容,聽到最新的段子,聽到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的相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