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使》

《藍天使》

《藍天使》是著名導演約瑟夫·馮·斯登堡的優秀影片之一,根據亨利希·曼的長篇小說《垃圾教授》改編,是一部經典的德國電影。主演:埃米爾·強寧斯,瑪琳·黛德麗。

基本信息

主要演員

埃米爾·強寧斯(飾拉特教授)

瑪琳·黛德麗(飾洛拉)

庫爾特·格羅恩(飾吉佩爾特)

羅莎·瓦倫丁(飾古斯特·吉佩爾特)

漢斯·阿爾貝特(飾馬澤帕)

藍天使劇照藍天使劇照

拍攝背景

一個出生於維也納的美國人,勇敢地接受了拍攝一部德國有聲電影的任務,而且非常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這就是約瑟夫·馮·斯登堡和他的《藍天使》。斯登堡的“本土化”工作做得太好了,沒有人會想到《藍天使》竟然出自一位憑藉警匪片和風俗喜劇片風靡好萊塢的導演之手。影片一開篇,就很具有德國味兒,幾乎具備了德國1930年代初期電影的所有特點:小城裡鱗次櫛比的房屋,這是表現主義的風格;狹窄彎曲的小巷、鑲著木框掛在牆上的至理格言、優美動聽的德國民歌、還有男主角的扮演者——德國戲劇界“教皇”級的人物傑寧斯。所有這些都在強調一點:瞧,我雖然是美國人,但是我了解德國,了解德國人。事實也表明,斯登堡確實要比烏髮(UFA)電影公司的其他大部分導演高出一籌。

藍天使劇照藍天使劇照

劇情梗概

中學文科教授拉特早晨起來,發現籠中的小鳥已死。他一邊吃著早點一邊將小鳥扔進了火爐。

教室中,學生爭搶著兩張明信片,秩序混亂。拉特教授衣冠楚楚柱著手杖,提著皮包出現在教室門口。放學的路上,教授從學生打鬧中散落地上的書堆里,發現了那兩張明信片。明信片印著洛拉的照片。教授問明洛拉系,“藍天使”酒吧的歌女,便沒收了明信片。教授翻來覆去注視著嫵媚性感的洛拉。其中一張,洛拉身繞流蘇。教授用力一吹,流蘇掀動起來,露出洛拉的大腿。

“藍天使”酒吧的門道上,擺著印有洛拉照片的廣告牌。酒吧內的舞台上,洛拉邊唱邊扭動腰肢,頭上的發網和緊身舞衣金光閃爍,散發著誘人的光彩。

教授在街上走著,拐進一條小巷,之後出現在“藍天使”門前。他先隔門張望,然後推門而入。在酒吧內鬼混的幾個學生四下鳥散。教授徑直走入舞台邊的更衣室內。洛拉一曲唱完,回到更衣室,見到探頭探腦的教授,問他乾什麼。教授一本正經地說:“我因公而來,你把我的學生勾引壞了”。洛拉反唇相譏。邊說邊到屏風后換衣服。教授貪婪地望著換衣服的洛拉。洛拉輕挑地戲弄著教授,把換下的內褲搭在教授的肩上。而躲在屏風后的一個學生,又將洛拉扔下的內褲偷塞入教授的衣袋裡。

教授回到家門口、下意識地去掏手絹,掏出的卻是洛拉的內褲。第二天,教授又來到洛拉的更衣室歸還內褲,洛拉以各種姿勢挑逗引誘。這時一個喝醉的水手來糾纏洛拉,教授氣憤地和水手扭打在一起。教授的勇敢行為拉近了他和洛拉的關係。洛拉陪他喝酒。當他第二天醒來時,發現自己睡在了洛拉的床上。

拉特教授完合被洛拉迷住了。他要與洛拉結婚。為此,校長解除了他的教職,他無法再到學校教書,只能隨劇團四處演出,除了侍候洛拉、賣幾張洛拉的明信片便無事可做,拉特變得不修邊幅、性情暴燥。洛拉越發看不起他,倆人時常爭吵。劇團決定再回“藍天使”演出,經理讓翁拉特扮演小丑。拉特感到信受侮辱,演出開始時,又看見洛拉與別人偷情,心中怒火竄起,以至在舞台上大打出手,出盡洋相。

洛拉回到舞台上,唱起大家喜愛的愛情歌曲。拉特則離開了“藍天使”酒吧。他摸黑回到以前任教的學校。看門人給他開了門,打著燈陪他到了教室。拉特一頭撲倒在講台上,再也沒能站起來。

藍天使藍天使

戲內戲外

●女主角洛拉的扮演者瑪琳·黛德麗,《藍天使》使她走向了國際演藝的大舞台。

女主角的扮演者瑪琳·黛德麗在這之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演員,《藍天使》是她人生的轉折點。拍完《藍天使》後斯登堡將她帶到好萊塢,先後為她“量身定做”了五部電影。瑪琳·黛德麗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有間諜、流浪女、情婦、妻子和母親,這些完全不同的角色使黛德麗成為一位“全能型”的演員。

●男主角拉特教授的扮演者埃米爾·傑寧斯是當時德國戲劇表演界的“教皇”級人物。

對瑪琳·黛德麗(飾洛拉)來說,《藍天使》是其開拓國際演藝事業的開始,而對埃米爾·傑寧斯(飾拉特教授)來說,則完全相反。這絕不是因為傑寧斯留在德國,並成為納粹時期身價最高的電影演員。傑寧斯原來是一個優秀的戲劇演員,他自信地認為,自己在電影裡的表現和在戲劇舞台上一樣也是非常成功的。有聲電影的出現更使他“如魚得水”,他終於可以像在戲劇舞台上那樣朗誦台詞了,殊不知這種帶濃重戲劇腔的念白正是他的敗筆之一,因為戲劇和電影畢竟是不一樣的藝術;同時,他的表演也是戲劇式的,這種誇張的表演雖然曾使他在茂瑙執導的《最卑賤的人》(1924年)里扮演的角色深深地打動了觀眾,但是時過境遷,他在《藍天使》里乞求同情時眼睛亂轉的表情和他跟洛拉在一起時放縱的姿勢,卻讓人難以忍受。斯登堡讓傑寧斯在影片裡極盡誇張之能事,如在面對洛拉時他一會兒膽怯地把目光移開,一會兒又貪婪地注視著她。影片裡老教授的自我暴露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情,而扮演者傑寧斯的“自我暴露”(戲劇式的誇張表演)卻是非常可笑的。影片裡洛拉對教授的漫不經心仿佛也在暗示:傑寧斯代表的是德國1920年代的電影,是“過去式”;而瑪琳·黛德麗代表的是新的電影,是“將來式”。《藍天使》首映當晚,黛德麗就隨斯登堡前往美國,開始了自己的國際演藝事業。真的要感謝斯登堡,這位好萊塢導演,是他用自己惟一的德語電影造就了一位德國的國際巨星。

羅莎·瓦倫丁是德國1920年代的當紅女星之一,她在影片中扮演女配角古斯特·吉佩爾特。她也是影片具有“德國特色”的一個因素。

●導演約瑟夫·馮·斯登堡,1894年5月29日出生於維也納,後隨父母移民美國,家境貧寒。年輕的斯登堡先在紐約第五大街的一家商店工作,後來又轉到一家專門修復有劃痕的電影拷貝的公司。通過這層關係,斯登堡來到了好萊塢。他先做剪輯師助理,後來成為剪輯師。他站在製片商的立場上對影片進行剪輯,由此獲得了電影製作公司的青睞。當電影公司和導演產生矛盾時,他就站出來幫忙,因此1920年代初時就開始有人找斯登堡擔任導演工作。1925年,他獨立導演了第一部影片《求救者》,描繪了被社會遺棄的人們在碼頭上的悲慘生活,這在當時的好萊塢還是新鮮事物。1927年,斯登堡根據本·黑希特的劇本拍攝了《下層社會》,這是他第一部獲得商業成功的影片。1928年,他又執導了《最後的命令》,埃米爾·傑寧斯在其中扮演角色,後來他將斯登堡介紹到柏林,將亨利希·曼的小說《垃圾教授》搬上了銀幕,這就是《藍天使》。 在執導的最為重要的五部電影中,《上海快車》(1932)、《金髮碧眼的維納斯》(1932)和《女惡魔》(1935)是斯登堡最優秀的作品。1957年,斯登堡執導了自己的最後一部作品《噴氣機飛行員》。1969年12月22日,約瑟夫·馮·斯登堡在好萊塢逝世。

藍天使藍天使

內涵解讀

在克拉考爾撰寫於四十年代的著名電影史論著作《從卡里加里到希特勒》中,《藍天使》被稱之為:“對施虐狂的研究”和“對那個時代心理狀況經過深思熟慮的表述”。而薩杜爾的《世界電影史》又對《藍天使》已總體上的室內劇形態和瑪琳·黛德麗(洛拉)這個“超乎尋常的女性”以及“使人神魂顛倒的色情”倍加關注。實際上,在現存種類繁多的各種評述中,《藍天使》成為了能夠隨多側面,多角度聚集和具有深入闡釋可能性的“歷史性銘文”。有關當時德國社會歷史,政治狀況的分析;有關某類人物性格與性別特徵,深層心理的深入挖掘;有關斯登堡敘事表現策略,影像風格,攝影藝術(技術)的總結以及斯登堡與黛德麗這對“黃金搭檔”神話效應的相關性評述,都是維繫於《藍天使》的常見評說內容。

在展示這一層面上,《藍天使》最為顯著的成效,首先在於成功地塑造了洛拉這一妖艷性感的形象。作為世界電影史上最具蠱惑力的銀幕形象,洛拉/瑪琳·黛德麗無凝體現著女性明星和明星機制所具有的全部魅力。這正是斯登堡的“好萊塢”身份所賦予的,明顯相異於一般歐洲藝術電影的不同之處。在總的敘事策略方面,斯登堡“始終不喜歡美國式的敘事,始終厭惡格里菲斯,始終恥笑和輕視地密爾”。但對明星和明星塑造的看重,卻自然地滲透出“好萊塢”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就《藍天使》的主題表現而言,道德嘲諷是衍生於故事情節和人物行為層面最直接的所指。在面對洛拉性感風騷的肉體和沙啞煽情的歌喉之時,拉特教授表面的假正經和內心的慾火中燒,造成了意志和行為互為反質的喜劇性效果。教師職業和教授身份所應有的權威性,所代表的理性精神和道德意志一一崩塌。在經歷世俗對道貌岸然的嘲諷和戲弄之後,人格尊嚴的徹底喪失與空無一人的教室內,一頭栽倒在講台邊的猝死,宣告了權威、理性精神、貴族化的道德自律等傳統知識尊嚴的終結。而《藍天使》所選擇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這一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又將寓示這一終結的個人悲劇,隱喻性地聯繫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面臨經濟蕭條和納粹勢力高漲的社會現實。當時的德國社會,“中產階級的價值和態度盛行”。而“中產階級的不成熟和軟弱”直接為希特勒政治力量的壯大推波助瀾,以至十年之後,演化出了一場波及整個人類文明的浩劫。

洛拉和拉特教授是兩個完全相反的形象。教授先生總是穿得周周正正,而洛拉總是以半裸的形象出現。教授的住房像一個鳥籠,而教授就是被囚禁在裡面的鳥兒;而洛拉的更衣室卻是開放的,總是人來人往,洛拉是自由的。教授先生說話時總是字正腔圓,一本正經;而洛拉總是喃喃細語或嘆息著說出自己的看法,或者乾脆一言不發。教授怎么會迷上這樣的女人呢?一定另有“隱情”。在與洛拉同床共枕之後,拉特教授就覺得自己有義務娶洛拉為妻,如果不這樣做,就違背了他的道德原則。他被性慾和自己的道德規範俘虜了,所以當校長談到洛拉時,拉特教授很有男子氣概地說:“先生,您在說我的未婚妻。”其實他根本沒有向洛拉這樣表示過。

拉特教授“自成一家”的道德準則,無形中成了一種毀滅性的力量。它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威力,是因為斯登堡使整部電影都遵循這一道德準則。他不容人們有異議,讓觀眾們跟著教授先生進入幻想的境地。拉特教授沒收了學生們傳閱的洛拉的色情照片,然後躲到房間裡偷偷地觀賞,這時觀眾們並沒有看見照片的“廬山真面目”,他們看到的只是拉特教授看照片時的反應。但是後來觀眾們還是在拉特手上看到了這些照片,不過此時的拉特已是洛拉的丈夫,他正在向人們兜售洛拉的照片,真是此一時彼一時,昔日的教授竟然淪落到這個地步,與其說他在以此謀生,倒不如說他在出賣自己的妻子。教授先生的人生已經快走到盡頭了。

命運之神並沒有放過這位可憐的老頭兒,“藍天使”夜總會的演出海報上赫然寫著拉特的大名,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竟然要上台扮演小丑!這才是他的人生“絕唱”。當拉特戰戰兢兢地登台演出時,台前觀眾們幸災樂禍的亂嚷亂叫,台後洛拉正在與英俊的馬澤帕談情說愛。絕望的教授終於崩潰了……夜幕還沒有褪盡,拉特搖搖晃晃地來到了原先的學校,原先的教室,他僵臥在教桌上死去。在拍攝這一場景時斯登堡運用了柔和的燈光,拉特用雙手緊緊地抱著教桌,直到現在他才真正醒悟——這不是死亡的場景,而是全片中惟一表現愛的場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