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色的告別》

《蔚藍色的告別》,盧然著,2010年8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出版。小說情景簡潔,文筆明麗曉暢,哀而不傷,不落無病呻吟的俗套。文中內心獨白和對話大多富於理性色彩,也不失冷嘲和幽默感;同時,文中時常談及西方哲學甚至宗教的觀點和內容,顯示出一個年輕作者涉獵之廣讀書之多,實屬難得。評論家白燁認為這部小說可以與韓寒的《三重門》比肩,甚至在文學性上實現了某種超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蔚藍色的告別》《蔚藍色的告別》

書名:《蔚藍色的告別》

作者:盧然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8-1

字數:200000

版次:1

頁數:295

印刷時間: 2010-8-1

開本:16開

印次:1

紙張:膠版紙

ISBN:9787506354806

包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稿體裁為長篇小說,約十五萬字。小說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貫優秀卻遭遇高考失利的女孩兒蔣文淵,與學哥老米結伴去L城旅行,在列車上結識了暑期回國的留學生女孩兒Ivy,三人在L城遇見了老米的朋友羅伊。羅伊酷愛攝影並開著一家名叫“蔚藍海岸”的酒吧;不為人知的是,他還是前搖滾樂隊“蔚藍海岸”的主唱,其命名,竟與蔣文淵試圖尋找的人生答案不謀而合…… 旅途中,蔣文淵對高考的慘澹結局耿耿於懷,同時不能忘懷給予她無限理解和精神支持的親密好友千葉。她回憶了高中三年的生活以及與千葉的交往,企圖以過去為原點,理清頭緒,走出自我糾纏的龐大迷宮;Ivy父母離異,自小被送出國門,父親早逝,卻在艱難中養成獨立、陽光、自強的性格;老米克服了誇誇其談的弱點,終於鼓起勇氣向中意的Ivy示愛;羅伊也走出了好友意外死去的陰影,重組樂隊,讓“蔚藍海岸”的歌聲重現舞台……四個人的旅行,實為一次直面過往傷痛、尋找人生出口的心路歷程。困境雖不同,每個人都渴望衝破黑暗,走出迷霧重重的迷宮,到達象徵理性與光明的蔚藍海岸。

作者簡介

盧然,女,1989年1月生,現就讀於香港浸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系。八歲開始讀《水滸傳》,國小六年級前陸續讀過四大名著原本及《聊齋》、《鏡花緣》與《資治通鑑》白話版,對歷史亦有濃厚興趣;11歲參加新浪網舉辦的“首屆中學生性情作文大賽”,以《關於名字》一篇獲二等獎,之後受錢鍾鍾書的《圍城》啟發開始創作有諷喻風格的小說《遠行》(未完稿);十四歲廣泛閱讀從塞萬提斯到昆德拉的西方近現代作品,並開始寫作長篇小說《夜之歌調》;十五歲中考,升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十六歲參加 “中華杯” 第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以《選擇》(初賽)和《我眼中的中國農民》(複賽)獲得一等獎;十七歲首部長篇小說《今晚我們跳舞》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並在部落格中國網站創立專欄。自稱宅腐雙全、雜學家兼考據癖、集工作狂和懶人於一身的人格分裂症患者。

編輯推薦

小說情景簡潔,文筆明麗曉暢,哀而不傷,不落無病呻吟的俗套。文中內心獨白和對話大多富於理性色彩,也不失冷嘲和幽默感;同時,文中時常談及西方哲學甚至宗教的觀點和內容,由此可見一個年輕作者涉獵之廣讀書之多,難得。

十年了,終於有一部作品可與韓寒《三重門》比肩,甚至在文學上實現了甘種超越。 ——白燁

特請白燁為這部小說寫了序——“不只是告別”。序中白燁對作品褒獎有加,說可以與韓寒的《三重門》比肩,甚至在文學性上實現了某種超越。我理解,這裡有白燁對這部小說及其作者的一種盛讚,也應該說,這部小說無論從主題還是架構、情節乃至深度上都寫得不錯。

圖書目錄

不只是告別——序盧然長篇小說《蔚藍色的告別》
引子
一 暴風雨
二 最後的相聚與最初的告別
三 蔚藍海岸
四 故宮的回憶
五 Runbaby,run,don’teverlookback
六 白月月圓之夜
七 撲面而來的世界
八 有何勝利可言,挺住便是一切
九 苦澀的洗禮
十 離開迷宮的列車
十一 自由的音色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