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盛典初集》

《萬壽盛典初集》

《萬壽盛典初集》,一百二十卷,清王原祁等纂,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武英殿刻本。白口,單魚尾,四周雙邊。版框23.4cm×17cm。

萬壽盛典初集

《萬壽盛典初集》,一百二十卷,清王原祁等纂,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武英殿刻本。白口,單魚尾,四周雙邊。版框23.4cm×17cm。
《萬壽盛典初集》卷前有康熙五十六年馬齊進書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正月至五十四年(1715年)四月王原祁等修書刻書奏摺13篇,王琰等39位纂修官職名,王原祁纂修恭紀,趙之垣校刊恭紀以及凡例、目錄等。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為聖祖玄燁六旬正誕,天下臣民赴京慶祝者以億萬計。時逢聖祖巡幸過霸州水圍,臣民自暢春園至神武門輦道所經數十里內結彩張燈,雜陳百戲,迎駕登殿受朝賀。因天子萬年慶祝場面的隆重古所未有,大臣奏請將其繪為長圖進呈御覽。
《萬壽盛典圖》初由宋駿業繪成,但宋氏所勾之圖只有城外一半,自西直門至景山一路並未勾出,粗定稿本中亦有長短疏密參差之處,遂由王原祁率同冷枚等就未完之稿細加斟酌,將城中各處勾畫完全。自古有圖必有史,二者相為表里,所以大臣又恭請纂修《萬壽盛典》,以昭示遐邇、垂之永久。次年正月開始編纂,隨編,隨進呈,隨刊刻,歷時2年。書中所記系根據各衙門檔案章奏等史料仿紀事本末體式。“凡宸章之璀璨,聖德之高深,恩賚之廣大,典禮之詳明,歌頌之洋溢”,皆一一臚列其中。在記述慶典活動的同時,對聖祖的仁德備加頌揚。
《萬壽盛典圖》由著名刻工朱圭刻成版畫,總長度近50米,為版畫中罕見的巨構,置於“慶祝”部分之首,即第41、42兩卷。編纂者猶恐未盡其曲折,特將長圖裁為短幅,次第排列,總計146頁,為雙面連式,定為上、下二卷。上卷自暢春園至西直門,臣民建棚慶祝者共19所;下卷自西直門至神武門,經棚黃幕共31所,合計50餘處。畫面宏偉,構圖嚴謹,人物密緻,景物繁複,詳盡描繪了遐邇臣庶迎鑾呼祝的盛大場面,寫盡“大清”統治之下昇平康樂的情景。
近觀圖中的場景及人物表情、身姿、衣飾,所有細部的繪刻均精麗、細膩、到位。輦路經行之處:“莫不衢歌巷舞,擊壤呼嵩。時京師九門內外張彩燃燈,建立錦坊彩亭,層樓寶榭,雲霞魂麗,金碧焜煌,萬狀千名,莫能殫述。百官黎庶、各省耆民,捧觴候駕,填街溢巷。琳宇珠容,鐘鼓迭喧,火樹銀花,笙歌瓦起,祝嘏之盛,曠古未有……。”閭閻殷阜之象,童叟歡躍之忱,萬姓擎花獻果之誠,遮輦迎鑾之盛,“恍若目接而身臨之”。作品意在粉飾太平,歌功頌德,但對考察清代慶典活動和市民風情則是難得的圖像資料。
《四庫全書總目》著錄。
返回:武英殿刻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