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簡史學習指南》

《英國文學簡史學習指南》

英國文學簡史學習指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配套輔導,高等院校英語專業考研指定參考書。內容以文學發展脈絡為據,歸納各個時期的歷史背景和社會思潮,點撥名家名作,輕鬆把握學習重點,文學術語解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英美文學是英語專業的必修課程。本套學習指南根據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常耀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信教授主編的《英國文學簡史》《美國文學簡史》而編寫。由於該套教材知識覆蓋面廣,難度較大,廣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覺得棘手,渴望有一本幫助理解消化的教材,並為以後的深造學習提供輔導。本套資料正是適應廣大學生及文學愛好者希望了解西方文化的需要而編寫的配套工具書。

作者簡介

趙紅英,1989年獲武漢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1996年始任,研究方向為20世紀英美文學與女性文學。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主講過的課程有英語專業本科生的高級英語、閱讀、綜合英語、語音學、希臘與羅馬神話、廣播影視、英國文學史及選讀等課程;英語專業研究生的文體學,英國文學等課程。2004.7-2005.6間帶著課題“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美國文學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前往美國伊利諾大學訪學。任現職以來發表文學類論文11篇,教學論文2篇,主編教材4部,合編《英語語法、修辭、作文》(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部,並擔任《英語寫作技能訓練》(武漢大學出版社)副主編,譯著1部。

目錄

第一部分古英語和中世紀英語時期英國文學(第一章——第二章)
1.歷史背景和社會思潮
2.文學術語解釋
3.作家作品
4.全文譯文
第一章古英語(盎格魯·撒克遜語)時期一貝奧武甫一中世紀英語時期
第二章喬叟一前伊莉莎白時期一莫爾
第二部分17世紀時期英國文學(第三章——第五章)
1.歷史背景和社會思潮
2.文學術語解釋
3.作家作品
4.全文譯文
第三章伊莉莎白時代一斯賓塞一錫德尼一馬洛
第四章莎士比亞一培根一嬌生一詹姆士王聖經
第五章17世紀一鄧恩一彌爾頓一德萊頓一班揚一復辟時期的劇場
第三部分古典主義時期英國文學(第六章——第八章)
1.歷史背景和社會思潮
2.文學術語解釋
3.作家作品
4.全文譯文
第六章古典時代一蒲柏一詹森一格雷一戈德史密斯一謝里丹
第七章浪漫主義前期一湯姆森一楊格一科伯一克雷布一布萊克一彭斯
第八章18世紀的小說一斯威夫特一笛福一理查遜一菲爾丁一斯特恩一斯摩萊特
第四部分浪漫主義時期英國文學(第九章——第十章)
1.歷史背景和社會思潮
2.文學術語解釋
3.作家作品
4.全文譯文
第九章浪漫主義時期一華茲華斯一柯勒律治一司格特一奧斯丁
第十章拜倫一雪萊一濟慈
第五部分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文學(第十一章——第十八章)
1.歷史背景和社會思潮
2.文學術語解釋
3.作家作品
4.全文譯文
第十一章維多利亞時期一維多利亞時期的散文一卡萊爾一米爾一紐曼
第十二章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一狄更斯一薩克雷
第十三章勃朗特兩姐妹一麥瑞狄斯
第十四章喬治·艾略特一特羅洛普一巴特勒
第十五章哈代一吉辛一莫爾一王爾德一史蒂文森
第十六章維多利亞詩歌一丁尼生一白朗寧一阿諾德
第十七章克拉夫一霍普金斯一愛德華·菲茲傑拉德的《魯拜集》——唯美主義運動
第十八章維多利亞戲劇一蕭伯納一王爾德
第六部分20世紀早期英國文學(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章)
1.歷史背景和社會思潮
2.文學術語解釋
3.作家作品
4.全文譯文
第十九章二十世紀早期一愛德華派作家一喬治派作家一戰爭作家
第二十章20世紀20年代一伍爾夫一喬伊斯
第二十一章勞倫斯一葉芝一意象派—T.S.艾略特
第二十二章30年代詩歌:奧登一奧登派詩人一托馬斯一燕卜蓀
第二十三章30年代小說:赫胥黎一奧韋爾一沃一格林一伊舍伍德
第七部分戰後時期英國文學(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六章)
1.歷史背景和社會思潮
2.文學術語解釋
3.作家作品
4.全文譯文
第二十四章戰後詩歌
第二十五章戰後小說
第二十六章戰後戲劇
附錄1小測驗(7套)
附錄2小測驗答案(7套)
附錄3模擬測試(3套)
附錄4模擬測試答案(3套)
附錄5代表作家作品一覽表
附錄6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現在我們來談談這一時期的文學。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文學創作幾近貧瘠,原因很簡單:當時人們用獸皮書寫,且常常為騰出空間而丟棄舊東西,再加上戰爭的損毀和年代的久遠,這一切都導致了這一時期尚存的作品稀少。經過時間的流逝,現存的作品大部分殘缺不全。其中包括宗教詩歌和非宗教詩歌,如非宗教詩歌《遠行客》、《沃爾德希爾》、《芬尼斯堡戰鬥》、《行吟者的抱怨》、《航海家》、《漂泊者》、《妻子的悲嘆》、《馬爾登戰役》。大約在這一時期的前兩個世紀裡,非宗教詩歌和精神在詩歌領域占有主導地位。此時的作品基本上是關於英勇事跡的詩歌,大部分詩歌都吟唱了戰爭、航海和殘酷世界上的暴力,沒有或少有柔情或喜悅(如《航海家》、《漂泊者》、《沃爾德希爾》、《馬爾登戰役》)。有些是描寫吟遊詩人生活的,他們四處流浪,常講口口相傳的超人力故事為人們提供娛樂(如《遠行客》、《行吟者的抱怨》)。還有一些反映和記錄了最初的英國人的美好精神本質,為後代提供了榜樣。《妻子的悲嘆》和《廢墟》就是很好的例證。在作品《妻子的悲嘆》的開始,妻子悲嘆丈夫的離開,因為丈夫聽信了關於妻子的謠言。她雖無辜但並不生他的氣,她感到悲傷,因為誤會使丈夫痛苦。這種特質使她成為理想女性的原型。《廢墟》描繪了對往日榮耀的喪失一種極端複雜的失落感。一個游吟詩人碰巧參觀了一座昔日輝煌的建築物的廢墟後賦了一首詩。看到昔日的繁華淪為今日的一片荒涼,詩人感嘆著建造者的驕傲和喜悅的同時,又悲嘆這一切經過時間的侵蝕後都已不復存在。詩人的思維的確既縝密又練達。
公元597年聖-奧古斯丁征服英國後,隨著基督教和古典文學的廣泛傳播,異教徒詩歌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曾經一度,詩人們把非宗教和基督教因素融合在同一首詩歌里,如《貝奧武甫》,但很快非宗教被宗教精神取代,而吟遊詩人則讓位於學者。取而代之的宗教詩歌主要以聖經故事為基礎。這一時期的宗教詩人中,有一位以其引人注目的成長故事而著稱,他就是諾森伯利亞(盎格魯·撒克遜文學的中心地)的凱德蒙(約公元670),這是一位未受任何教育、連節日常用的豎琴都無法彈唱的僧侶牧羊人。有一天晚上,他夢到一個天使教他歌唱,而凱德蒙驚喜地發現他唱得不錯。他醒來後把夢裡歌唱的內容記了下來。後來他成了僧侶,潛心學習聖經故事並試著將之改寫成詩歌。接著,丹麥人在8世紀末又入侵大不列顛,大量宗教詩歌遭毀。凱德蒙的一些詩歌以西塞克斯的方言形式得以保存下來,其中包括對創世紀、出埃及記、但丁、朱迪斯的詩譯,以及一首關於基督和撒旦的詩歌。作為一位從異教向宗教創作過渡時期的詩人,他最喜愛創作反映戰鬥、航海和堅強人物激情的詩篇。凱德蒙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位詩人。
一百年後,大約8世紀,諾森伯利亞出現了基涅武甫。他是第一位在作品中署名的英國詩人。他是一名學者,精通拉丁語和宗教文學,並能寫一手好詩。他所署名的詩歌中有兩篇:《聖·埃琳娜傳說》和《基督》。基調歡快、洋溢著詩人創作才華的《基督》共有三部分:貞女誕生,基督升天和審判日。
這一時期的散文有兩篇值得關註:聖徒比德(673—735)的《英格蘭民族教會的歷史》和阿爾弗雷德國王主持編譯的《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而後者是歐洲最早的編年史,他死後,編譯工作一直持續到12世紀初。雖然這些材料讀起來枯燥,但對史學家們來說具有重要價值。 《貝奧武甫》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唯一完整的詩歌就是長達3000多行的史詩《貝奧武甫》。其重要性在於它是第一首大型英語詩歌,也是這一時期最偉大的文學作品。這也許是日耳曼部落留下來的最偉大史詩,也是希臘、羅馬文學消逝後最古老的詩歌。故事發生在斯堪的納維亞,詩歌中根本沒有提到英格蘭。主人公來自瑞典,其英雄事跡發生在丹麥。這部作品也許是在盎格魯·撒克遜征服時期帶到英格蘭,經一代一代口口相傳後於8世紀以盎格魯·撒克遜語、或古英語匿名收錄。現存的詩歌手稿是10世紀時期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