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春私奔》

《與青春私奔》

《與青春私奔》是文藝男中年高曉松親口講述激情澎湃的青春年華,願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書。但優米網推出這部圖書涉及侵權。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與青春私奔與青春私奔
每個人都願有不老年華,被時光眷顧。可是歲月匆匆,沒有誰能青春永駐。年輕時有很多夢想,有用不完的激情,會做一些長大後看來傻瓜透頂的事情。可是因為年輕,有機會犯錯,有機會犯傻,更有機會做最真實的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應該不縮手縮腳,用高曉松的話說,就得有“踹生活兩腳”的精神,就應該過“高曉松式的青春”,可以恃才傲物,可以為夢想拼搏,可以追隨內心的呼喚,用腳去選擇自己的目的地,用心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與青春私奔》記錄的就是高曉松年輕時候的往事。在這本書中,高曉松親口講述那些最香艷的情愛、最受老天眷顧的創作、最頂天立地的責任、最溫暖的家。書中高曉松首次吐露自己對家庭、對責任的態度,對女兒和老婆的愛,以及如何選擇自己的另一半。書中也涉及他對自己創作的思考與反思。謙虛地認為這所有的一切皆是老天的眷顧。也講述了他對愛國的看法和態度。若正值青春年少,《與青春私奔》會給你啟發,讓你有勇氣做自己;你若人到中年,就和《與青春私奔》一起回憶那些陽光燦爛的日子;你若未曾體驗過那樣的青春,就整理好行囊《與青春私奔》吧!懂得“拋棄一切,才有自由”的人,會得到這世上最美的恩賜。

作者簡介

高曉松,音樂製作人,把中國校園民謠推向頂峰的代表人物之一。電影導演、詞曲作者、寫字者。
音樂作品:

《同桌的你》《戀戀風塵》《睡在我上鋪的兄弟》《萬物生》《如果有來生》《校園民謠》作品集《青春無悔》作品集《萬物生長》作品集 

電影作品:

《那時花開》《我心飛翔》《大武生》

文學作品: 

寫在牆上的臉》《如喪》《曉說》

媒體評論

高曉松是那種天資很好、個性極強的人,喜愛成為他選擇中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他做東西能真正把東西做透,這就是為什麼他可以做脫口秀節目,而成千上萬的教授、博士不可以,因為後者中絕大多數人都是應試教育的產物。
——優米網創始人 王利芬

目錄

遠方有我的足跡
文藝圈兒的混子
別樣的知識分子
最寶貴的財富
死後那點事兒
天涯浪跡
回不去的八十年代
詩與遠方
用才華換美貌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姑娘、愛情以及家
顧影自憐的愛情
愛情,你在召喚我嗎?
年齡不是問題
選老婆的標準
父愛如此自然
我愛我家
話說幸福
音樂可以證明人有靈魂
音樂可以證明人有靈魂
靈感的來源
創作,創作
感謝上蒼的眷顧
冷酷是我的缺失
橫向式發展
曉說,只是小說
同為天涯華夏人
同為天涯華夏人
我不是藝術金剛
偉大的祖國
國籍與愛國
自由VS平等
此生未完
此生未完
閒言碎語

書摘

詩與遠方 

我不願意讓別人稱我為詩人,我覺得詩是需要看盡了所有東西才能寫的。對我來說,我覺得拿起筆來就寫的幾個長短句,那只能叫做小品。但是真正的詩,一定要看透了世間種種以後才能寫,因為詩就是用來看透的。人可以看不透就拍電影或者寫歌,但是詩就是用來把事情看透,所以自己要有能看透世事的眼睛。所以我覺得我還沒到那個境界,我雖然偷偷摸摸地也寫詩,但是寫完了以後連我經紀人都說,還是不要出版了吧,說這好象對你形象不太好,我說那就算了吧。也許有人會說,我的經濟人的審美標準未必準確。可是不管是哪一種東西都是要給大家看的,音樂也好,電影也好,詩也好。如果你不拿出來給大家看,即使你在青樓里寫的,還是希望有讀者,那最後你不能給大家看的東西又何必呢?

而且我是一個不冷酷的人,就是我覺得詩人需要的第一個氣質就是要冷酷。所以我弄音樂、弄電影、弄小說,這些東西可以靠溫度、靠熱情,然後當然有一點才華,還有很多命比較好的因素。但是詩人必須冷酷,就是如果你沒有不夠冷酷的眼睛,你就看不透,你看不透你就寫不了。還有一種人看透了,但是他又不敢直面,你不敢直面的時候,那你寫什麼詩呢?所以我就覺得我寫詩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也有可能有一天會寫。 

我已經很久沒有那種隨時能湧上心頭一首特別好的詩的時候了。小的時候滿肚子都是詩,小時候專門有一個本看見什麼詩抄什麼詩,抄了厚厚一大本,然後看見顧城的那首詩“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然後現在越來越沒有這樣的時候了,我覺得現在能配得上跟詩對應的東西太少了,你看不見什麼東西是具有詩性的,或者配得上一首詩來描述的,沒什麼東西。所以現在想想都是流行歌詞,經常看一個東西想起一句流行歌詞了,畢竟現在是一個很娛樂的時代了。 

詩歌在我心裡有很神聖的地位,我認為它是七大藝術之首。當然了教科書上說七大藝術是從建築開始排的,建築、雕塑、規劃、音樂、舞蹈、詩,然後電影排最後。這可能是從產誕生的時間相對的。因為人類最開始只有建築,其他的都是後來。我覺得詩是應該排第一,就是如果按照離心靈的距離的話,就是就所謂的遠方吧,就什麼東西能代替最遠方,那一定詩是排第一的,詩能帶你去最遠處,然後才是音樂。然後才可能是繪畫,然後才是建築,雖然我們家全是搞建築的,我媽、我妹都是搞建築的,但是我一直覺得建築是另外一回事。可能因為我對空間藝術不是很熟悉,我自己對時間意識就是所有需要在時間流逝中展現的藝術,有節奏的包括音樂、電影、文字、詩等,我自己都還比較喜歡,而且有感受。我看到現在賣好幾千萬甚至一個億的那畫兒,它們偏偏就是我特別看不懂的那種,就是大粗條往那裡一放,看了就不知道什麼意思。 

其實我現在也能背出很多詩,但是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詩,也就是說今天我想起來,還能覺得特別,唯一的一句就是我覺得海子有一句詩到今天我還是能夠感受到那種東西。因為比如我小的時候,我老覺得“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的墓志銘”了,這有點兒意思

可是真正我體會了人生,我體會了很多東西、看透了很多東西,是我到40多歲的時候,就不覺得這樣的詩是很好的,因為我不覺得總結性的詩是很好的,我覺得只有特別凌厲的那種,比如說我現在還能喜歡一句就是“孩子一嫁,遠方除了遠其實一無所有”。我覺得特別好,遠方其實就是只有遠沒別的東西,就是天天嚮往遠方,遠方有多遠呢,其實就是一無所有,我覺得這句還行,就是因為我真的去了很多地方,我大概只有兩次清楚的感覺到,這個地方就叫遠方。不是因為距離,是因為離你自己心靈的距離很遠。

有一次是在廈門。那是一個雨天,我背著包,看著我幾乎一個字都看不懂的公交站牌,不知何去何從。還好當時認出了廈門大學,便果斷上了公車去了廈大。接著就邂逅了我日後總念念不忘的那段美好生活,以及曾給我巨大支持並談了四年戀愛的女朋友。當時聞著那陌生的氣味,我突然覺得,喔,原來遠方就是這兒啊,這個地方就是遠方。接下來的種種際遇都讓我感覺我是最幸福的人、最幸運的人,因為我還能曾經到過遠方,偶然中闖入我生命中的那些人,在我心底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以至於二十年後我們依然往來。只是廈大早已變了模樣,曾經門口的小吃攤不見了,那是我多么留戀的味道。你們想,這事兒多有意思,我天天坐飛機飛來飛去,我也不覺得是遠,我也不覺得紐約是遠方,但是第一次到了廈門的時候,我突然就覺得,喔,在這兒,原來遠方在這個地方。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