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圖書]

《胡蝶》[圖書]
《胡蝶》[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蝶》是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天津市文學創作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全國人大代表趙玫的著作,在本書中作者深邃地詮釋了胡蝶極盡燦爛雙極盡苦痛的人生,融入了對胡蝶、對女性、對生命無窮的愛與感嘆。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封面
胡蝶和阮玲玉,同為中國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紅透中國的女影星。她們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女人,有著不同的性格和命運。但相同的,卻都是悲劇的人生。
胡蝶和阮玲玉,既是朋友又是對手。她們幾乎同時進入電影界,她們的枯與榮、盛與衰,是交錯進行、此起彼伏的:胡蝶風光時,阮玲玉必是抑鬱不得志;而當阮玲玉光芒四射時,胡蝶又每每被不幸所糾纏……當胡蝶又一次從官司的陰影中堅強地走出來,阮玲玉卻乾脆決絕地以“25歲美麗生命的結束”來與胡蝶形成最鮮明和強烈的對比,永遠退出了競爭。
自殺,讓阮玲玉的人生更具藝術色彩,而胡蝶則選擇了讓自己的一生在隱忍中度過。她不僅經歷了感情和婚姻方面的悲哀和痛苦,更經歷了那場可怕的侵華戰爭,承受著戰爭帶給她心靈的無盡創傷。她不僅在與戀人林雪懷長達一年、八次開庭審理的官司中被折磨得心力交瘁,還要承受對她有知遇之恩、精神父親鄭正秋英年早逝帶給她的巨大悲哀,最讓胡蝶感到羞辱和痛苦的是,抗戰期間丈夫潘有聲受困於生計時,她自己卻屈從了戴笠的淫威……戰爭結束後,胡蝶已青春不再。這對一個女演員來說,是致命的。戰爭毀了電影,也毀了胡蝶。
胡蝶,極盡燦爛又極盡苦痛。她有著比阮玲玉更現實、更完整的人生,甚至可以說,她的人生才是波瀾起伏、驚心動魄的。
1989年,胡蝶仙逝於風景如畫的溫哥華。一顆耀眼的明星灑著憂鬱的淚隕落蒼穹,一隻蹁躚的蝴蝶夢著舊上海十里洋場的繁華悄然飛走。

編輯推薦

胡蝶(1908—1989)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電影皇后”。被譽為“民國第一美女”,聲望之隆尤在阮玲玉之上。
如果說阮玲玉的人生是藝術的、激情的、那么胡蝶的人生則是更真產的、有著人性深度的。
她也曾面臨過與阮玲玉相似的困境,但她卻堅強地挺過去了!胡蝶和阮玲玉的性格與命運形成了鮮明對照。
著名作家趙玫深邃地詮釋了胡蝶極盡燦爛雙極盡苦痛的人生,融入了對胡蝶、對女性、對生命無窮的愛與感嘆……
阮玲玉、胡蝶,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影壇當紅的兩位明星,那個時代最出名的上海女人。她們已成為大上海繁華舊夢中最綺麗的一段回憶……
一個是演技上乘的性格女王,一個是萬眾矚目的電影皇后。她們在面對同樣複雜的社會環境、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時,緣何走向不同的人生之路?
著名作家趙玫繼《武則天》、《高陽公主》、《上官婉兒》之後,又一次傾情書寫女人。深情描述了阮玲玉和胡蝶在她們花一般的年齡所經歷的複雜經歷,深刻演繹了“性格”因素在女性命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她將以一貫高貴而敏感的文學氣質,再次打動我們的心。
敬請欣賞著名作家趙玫新作:《阮玲玉》《胡蝶》

作者簡介

趙玫,198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天津市文學創作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全國人大代表。
她是較早以女性主義意識寫作的作家。已出版各類體裁的文學著作50餘部。1998年獲全國首屆魯迅文學獎。
創作中她總是勇於嘗試,被評論界劃歸為“先鋒派”。20世紀90年代,她完成的百萬言“唐宮女性三部曲”《武則天》《高陽公主》《上官婉兒》,給歷史小說增加了新的範本。
趙玫是一位情感型作家。其小說多具浪漫主義色彩,夢幻,詩意,追求人性的思考,而她的散文又是一貫的真實,優美,讓人回味無窮的。在她的作品中,總是自然流露著一種高雅又略帶憂傷的氣質——那種憂傷,不是對自我、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懷,而往往是她為自己所恪守的“美的精神”受到損害而流露出的傷悼。這種高貴而敏感的文學氣質,深受讀者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