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效應52》

《職場效應52》

《職場效應52》將介紹:揭秘經典效應神奇,領悟因果關係真諦。《職場效應52》作者對篇目的篩選、體裁的構建、資料的收集、案例的運用等進行認真研究,反覆斟酌,最終決定按照起源、內涵、要旨、案例、連結、延伸的邏輯關係。對最常用、最經典的52個“效應”進行系統解讀。並逐個插圖。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解讀。而不同的解讀,就會有不同的結論、不同的效果。這道理,既是人們自己去體味“效應”奧妙的引導者,更成為我們用自己的方式破譯“效應”之夢的策動力。
·《貨幣戰爭3:金融高邊疆》61折超低價搶購>>·《愛在左,管教在右:金韻蓉的親子書》熱賣中>>

內容簡介

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偶爾扇動幾下輕盈的翅膀,兩周后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發一場威力巨大的龍捲風。這就是“效應”的神奇!
一塊價值僅7美元的小小墊片出現質量問題,竟使代表當代人類最高科技水平的太空梭連同7名太空人的生命灰飛煙滅。這就是“效應”的力量!
……
職場效應52》作者從大量“效應”現象中,精選出最經典、最常用的52個“效應”現象,追根溯源,系統解讀,破譯它們的奧秘與規律,領悟其中的哲理,並通過一個個古今中外生動鮮活的小故事闡釋它們的套用價值,讀來給人以啟迪、激勵和美的享受。

作者簡介

林高俊,山東微山縣人,供職於總參辦公廳。業餘愛好寫作,主要作品有:報告文學《北京有個孫鬍子》(與人合作)、詩歌集《還原》、中央電視台60集電視片《邊塞詩賞析》、8集電視政論片《為了和平》、軍事專題片《無形的較量》、《後備雄師》、《永恆的記憶》、《歲月如歌》、《大將羅瑞卿》、《沉重的呼喚》、電影文學劇本《雪域戀歌》等,曾參與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天安門廣場大型慶典晚會等活動的策劃和文學撰稿。
賈群,出生於北京,供職於國務院辦公廳。工作之餘,堅持練習寫作,常有小文見諸報刊。

目錄


1 蝴蝶效應
2 布里丹毛驢效應
3 多米諾骨牌效應
4 皮格馬利翁效應
5 木桶效應
6 邊際效應
7 乘數效應
8 南風效應
9 暈輪效應
10 過度理由效應
11 龜兔效應
12 從眾效應
13 馬太效應
14 超限效應
15 麥穗效應
16 米格-25效應
17 馬蠅效應
18 蟻群效應
19 鮎魚效應
20 圍城效應
21 旁觀者效應
22 首因效應
23 近因效應
24 青蛙效應
25 貝爾效應
26 踢貓效應
27 蔡戈尼效應
28 定勢效應
29 二八效應
30 詹森效應
31 彼得效應
32 棘輪效應
33 霍布森選擇效應
34 酒與污水效應
35 蘑菇效應
36 破窗效應
37 羊群效應
38 凡勃倫效應
39 飛輪效應
40 跳蚤效應
41 自我參照效應
42 競爭優勢效應
43 海潮效應
44 刺蝟效應
45 自己人效應
46 門檻效應
47 流言效應
48 霍桑效應
49 漣漪效應
50 避雷針效應
51 角色效應
52 墨菲效應
後記

精彩書摘

1 蝴蝶效應說起蝴蝶,人們自然會想到它斑斕的色彩、輕盈的舞姿,還有那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然而誰能料到,蝴蝶也有令人恐怖的時候。1979年12月29日,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在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以蝴蝶為例,語驚四座。他提出:亞馬遜流域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后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威力巨大的龍捲風!洛倫茲進一步解釋說,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周邊的空氣發生震動,進而引起微弱的氣流運動,而微弱的氣流運動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事物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事物發生極大變化。洛倫茲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蝴蝶效應”之說便不脛而走,為人熟知。
這個理論非同小可,以致當時許多科學家都不理解,幾家科學雜誌也拒絕刊登洛倫茲的文章,認為“違背常理”。其實,洛倫茲的驚世之說絕非主觀臆想。洛倫茲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為了預報天氣,他用計算機求解仿真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為了更細緻地考察結果,1963年的一天,他把一個中間解0.506取出,提高精度至0.506127再送回。當他喝了杯咖啡後再回來看時竟大吃一驚:本來很小的差異,結果卻偏離了十萬八千里!經過檢查,計算機沒有毛病,於是,洛倫茲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並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多年後,他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應理論。蝴蝶效應,意指一個小的動因,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驚人後果。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細節決定命運。最能說明蝴蝶效應的,莫過於《一枚掌釘與一個國家》中的歷史故事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