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十八講》

《老子十八講》

三聯書店與北京衛視《中華文明大講堂》欄目聯手推出著名作家王蒙新書《老子十八講》。

基本信息

簡介

《老子十八講》老子十八講
《老子十八講》是作者根據王蒙在北京電視台“中華文明大講堂”中的講座內容整理而成的,通過王蒙對傳統經典個性化“我注六經”式的探究和闡釋,傳達出古代哲人博大而精深的智慧,在分析、穿透今天社會世象和生活狀態的同時,提升今人的思想與人生境界。和《老子的幫助》那樣一段一段地對照原文闡發老子不同,《老子十八講》是一個更為普及的版本,它從原文的章節字句中跳出來,提煉出老子哲學思想的精華,將我們的思路引向一個個更廣闊實際的人生課題。

特點

王蒙為什麼要講老子?因為老子是中華民族智慧的一個高峰。王蒙說:“我解讀老子的優勢在於用七十多年的人生經驗、政治經驗、社會經驗、走紅的經驗、倒霉的經驗來完成這部‘我注六經’更是‘六經注我’式的作品。我要做的就是努力與老子起一個互證的作用:就是讓我們互相證明一下,用我們今人的經歷、經驗、思想、知識、觀念來證明一下老子的哪些觀點是對人特別有幫助的;哪些是僅供參考的,還有哪些是需要有所調整的。”王蒙嘗試將深奧的哲學思想淺白話、通俗化、口語化,使講解平易近人,妙趣橫生。他信手拈來,以現實生活中的大量實例解讀經典,試圖聯繫實際地告訴讀者,老子的思想對於現代人來說哪些是特別有價值的。

特色

本書嘗試將深奧的哲學思想淺白話、通俗化、口語化,使講解平易近人,妙趣橫生。作者信手拈來,以現實生活中的大量實例解讀經典,試圖聯繫實際地告訴讀者:老子的思想對於現代人來說同樣具有價值。

作者簡介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1934年10月15日生於北京。中國當代作家、學者,著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等近百部小說,其作品反映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的坎坷歷程。他樂觀向上、激情充沛,成為當代文壇上創作最為豐碩、始終保持創作活力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作者感言

王蒙深深體會到,把一些抽象的哲學道理講明白,講親切,講得易於接受,遠遠比把它們講高深要有趣得多,也困難得多。王蒙解讀老子的優勢在於用70多年的人生經驗、政治經驗、社會經驗、走紅的經驗、倒霉的經驗來完成這部“我注六經”更是“六經注我”式的作品。

專家評點

兩千年來,在中國,介紹、注釋、研究、評論老子的著作數不勝數。然而真正能把老子吃透了的其實不多,能用大眾讀者都聽得懂的語言講出來,還能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就少之又少了。王蒙以現實生活中的大量實例解讀經典,試圖聯繫實際地告訴讀者,老子的思想對於現代人來說哪些是特別有價值的。要把老子講到這種水平,不僅需要深厚的哲學修養,而且需要豐富的人生智慧,需要作家獨有的悟性、機智和幽默感。

2010年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全民閱讀活動組織協調辦公室組織19家中央媒體和入口網站開展的2010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推薦活動,2011年1月27日在北京揭曉最終書目。經媒體推薦評議、專家審查、網路投票等多環節,最終《毛澤東箴言》《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拯救男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次發現叢書·手電筒系列》等50種圖書榮膺2010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