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從茶杯開始》

《美,從茶杯開始》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清晰闡明藝術、設計、美三者的關係,指出如今藝術與美已經分離,美與設計、與日常生活的結合乃是新的趨勢。這是過去的美學家不曾意識到,設計界人士沒有說清楚,普通大眾又往往感到困惑的問題。漢寶德用平易的文字清晰地說明白了這件事情,這是前人未做到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們曾經熱衷於美。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代宗教”,上世紀80年代亦有所謂美學熱。但現實狀況卻是,我們的城市景觀、日常用品,乃至生活方式與品質,都因美感的缺乏而呈現令人痛惜的蕪雜與粗陋之弊。這固然有經濟與歷史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或許是,百年來我們思考美、談論美的方式,一直走在歧路上。

台灣建築大師漢寶德先生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最接近生活的美感出發,自日常隨處可見的杯子

封面封面

器皿談起,並將美感歸結為“文明的基石”,“人類尊嚴所系”,“一種文化力量”。他說:中國一百年來說所談的“美”都是跟“美學”混淆在一起,而他認為“美”是“美感”,是一種“人類共有的感覺”,與“生命連在一起”。他更進一步指出;在美育的推廣上,最大的障礙不是別的,正是一般人認為美的化身的藝術。由於把美與藝術混為一談,美育受藝術的拖累,才一直找不到正確的途徑。

文中更不時流露出對於民眾對美體認不足的擔憂,體現了一個文化大家的憂患意識和人文關懷。作品更以真摯、懇切的文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向我們闡釋美,為我們辨析美,幫我們認識美,引領我們敲開美的大門。

作者簡介

漢寶德,生於1934年,台灣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及教授、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現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著有《為建築看相》《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建築的精神向度》《建築,社會與文化》等。

目錄

藝術教育救國論(代序)
輯一 為什麼要談美?
 我為什麼要談美?
 藝術與美之間
 好看就是美
 美,需要距離嗎?
 生命的美感.
輯二 先學著張開眼睛
 什麼是古典美?
 美是精神,不是物質
 美育的有效途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