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少年》

《網路少年》

電影《網路少年》以青少年網路生活為主要內容,講述的是青年女教師索拉拉通過自己的愛心和網路專長,引導一群“網路問題少年”擺脫網癮,逐漸化解和家長的代溝,最終重新認識網路並找回正常生活的故事。影片用一種貼近生活、拒絕說教的方式,引導未成年人正確對待學習生活,幫助家長重新審視親職教育,以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圖)精彩劇照精彩劇照

青年女教師索拉拉不但調離報告被教導主任吳奇平“強行拒絕”,還被安排在初一·三班這個“釘子班”作班主任。她的男朋友靳陽光得知這個訊息後埋怨索拉拉太逞能。

初一·三班是個特殊的班,班裡有很多電腦網路“高手”。其中尤以嬌生慣養的宋歡歡、天姿卓越的耿小樂、常常和父親發生爭執的倔強的向大偉、內心叛逆但卻始終被母親“領導”著的藍洋最為突出。面對這一個個“釘子戶”,同樣身為“高手”的索拉拉和孩子們約在網上“一決高下”。耿小樂趁索拉拉應付全面進攻的時機悄悄進入索拉拉的電腦系統程式,修改了滑鼠指令。這次“失敗”讓索拉拉見識到了孩子們的天才。

靳陽光所在的“亞太金融中心”網站數據遭到盜取,靳陽光約索拉拉一同上網查證,但一心忙於教學的索拉拉似乎無暇顧及,這令靳陽光更加的隱隱不悅。

索拉拉要成立網路小組,分別派出了不同的任務。

向大偉的DV紀錄片被要求以“父親”為題。當大偉開始拎著機器沿著在酒店洗手間裡作侍應的父親的日常生活軌跡一路拍下去的時候,他突然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愧疚和難過。父子間的那層堅冰在漸漸融化著。

藍陽以一篇“我的事情我做主”的文章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令一向被母親“領導”的男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信與激動。

宋歡歡則在母親的幫助下以一部名為《小狐狸》的FLASH動畫在同學裡大出風頭。這使她發現原來電腦技能也能令她贏得尊重。

在孩子們各自進行自己的任務時,索拉拉還帶領大家通過網路尋找到了特殊的治療方法治好了貧困學生趙長鎖的母親的舊疾。而團隊的力量亦令長鎖能夠繼續學業。網路像一個能源反應堆,把孩子們越來越緊密地聚合在一起。

正當一切順利進行的時候,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了。藍洋生日那天,藍洋的母親丟失了2000元錢,向大偉因為索拉拉一個不信任的眼光而變得沉默寡言,有所起色的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另一方面,少年天才的耿小樂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叫“蘋果師傅”的網友。此人不斷地讓耿小樂破解一些奇怪的網路數據。耿小樂作夢也沒有想到他的天資與才華正在被不法分子利用去盜取“亞太金融中心”的機密資料。

當耿小樂最終攻入“蘋果師傅”給他的核心資料庫時,耿小樂在驚訝之余猛然識透了“蘋果師傅”的詭計。於是他略施技巧使“蘋果師傅”始終無法得到他想要的核心資源。同時,他迅速通過索拉拉和公安機關取得聯繫。

耿小樂要求“蘋果師傅”用錢購買核心數據。被約在商場裡的“蘋果師傅”被耿小樂帶入了天羅地網。當他被一群輪滑少年圍得不知所措的時候,警察將他當場逮捕。

耿小樂頓時成為少年英雄,而向大偉也因索拉拉的當眾道歉而重拾信心。

接下來的好訊息是——由於孩子們和索拉拉的努力,他們網站的點擊率一路飆升,被一家公司看中並準備收購。而越來越自信與成熟的孩子們在學習上也是一路凱歌,全班成績躍居全校榜首。

原本一心轉行的索拉拉突然發覺自己離不開孩子們了。某天早晨,她和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談笑著走過來。信心、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正如初生之朝陽熱力十足地展現在他們的眼前。

導演闡述

(圖)精彩劇照精彩劇照

《聰兒五歲》《山不轉水轉》《轆轤、女人和井》《中國士兵謠》(系列),《長征歲月》,從數次“飛天獎”到“五個一工程獎”,從電視劇起家且功成名就的導演石學海卻始終固執地繼續著自己的電影夢。從影片《白駱駝》到《最後的獵鹿人》,這位出身軍營,畢業於電影學院的科班電影導演不斷地耕耘著自己的那片電影世界。

《網路少年》即是石學海導演新近拍攝中的一部新片。影片還未完成卻已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這個物慾橫流,充滿感官刺激的世界裡,石導的創作題材卻始終離不開軍隊,離不開母親與孩子。而這類題材恰恰是最難挖掘和把握的,其中青少題材影片尤其如此。從此類題材來看,百餘年影史中成功的青少題材影片亦為數不多,那么導演石學海為什麼還要“自討苦吃”,將巨額資金投注在了一部反映少年生活的冷門題材上呢?

石學海坦言, 孩子們的快樂其實是一筆大人們很難體會到的財富。在這個時刻都充斥著虛擬信息的網路世界的真實空間裡,孩子們其實很需要有人陪他們一塊兒去體驗成長的快樂。其實很少有大人真正試圖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多大人將孩子的某些問題單純地歸咎於網路遊戲,當然,非法的網路遊戲肯定是要嚴厲打擊的,但是網路作為新生代們賴以為生的工具,一味地隔離猶如片面的築壩攔水一樣不合理。每個人的青春都充滿了叛逆與躁動,我們應該做的是像朋友般地與孩子相處,直到他們學會客觀地正確地看待網路,學會如何在他們生命里最可寶貴的這一段時間裡對待這個精彩的世界以及如何規劃他們的未來。他將努力把電影《網路少年》打造成真正平等對待孩子們的生活的一部電影,所以影片將把孩子們敏感的神經末梢、高傲的自尊心等等一一陳現,所以在片中一群孩子就可以在一個比孩子大不了多少的老師的帶領下將他們的夢想放飛在網路的空間,將他們的青春用網路寫得更加多彩。

談及當前鋪天蓋地的反網路遊戲的社會輿論會不會給《網路少年》的上映造成壓力時,石學海導演認為網路和合法的網路遊戲本身是客觀的,問題在於我們整個社會的成年人似乎都沒有真正地理解孩子,沒有耐心與孩子為伴,沒有意識到應當用朋友的身份告訴他們什麼是合理合法,什麼是有節有制。社會問題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即使毀滅網路也會有新的娛樂替代品出現。所以在指責網路遊戲的時候是否也應該先檢討一下我們自己。

石學海是一位頗具製片人風格的導演,除一貫要求短周期高質量之外,不斷拓展其合作空間也是他的一大特色。此次石導力邀北京金山數字娛樂科技有限公司加入,並且大膽地在影片中導入當前最新的網路遊戲《幻想春秋online》,並且片中將有三分鐘左右FLASH動畫場面。石導認為此次合作不單具有技術層面上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這是兩大娛樂產業的一次有機契合,《網路少年》與《幻想春秋》在宣傳上是捆綁的,這樣的模式對於雙方的推廣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據石導透露,雙方還將在此基礎上策劃更進一步的合作。

石導說,拍不好,拍得少的題材其實正是大有可為的題材,關鍵看怎么去設計。既然是拍給孩子看的,就得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孩子喜歡什麼,如果始終站在大人的立場去教孩子,那樣的影片是永遠沒有觀眾的。

影片看點

(圖)精彩劇照精彩劇照

作為北京市青年公益電影基金會的一個重要項目,電影《網路少年》開機的訊息在北京市青年公益電影節閉幕式上一經宣布,立即受到全場觀眾的熱烈歡迎。甚至連青年導演徐靜蕾在當晚的領獎感言中也透露其希望加入的意圖。

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青團北京市委,三峰長城影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永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四家聯合投資製作的《網路少年》是一部怎樣的電影?作為一部兒童片,一種極不被市場看好的影片產品類型,《網路少年》是如何在其開機伊始就受到如此之高的觀注與好評呢?

套用一位在前期調研過程中讀到過該劇劇本的孩子的原話,這是一部“要拉著家長一塊看”的電影。

一、人生宣言:我的生活我作主

《網路少年》在被說教電影弄傷胃口的少年觀眾中擁有如此之高的期望值,甚或可以用“魔力十足”來形容。探究魔力的所在,第一個亮點就是該片的主題——網路時代下的少年們的人生宣言:我的生活我作主。

孩子是需要重視與鼓勵的,如果給他們一個支點,他們肯定能夠撬動地球。可惜孩子們本應當五光十色的純美年華卻常常被貼上一道道封條。在現實生活里,幻想被禁錮,創造被斥責,沒完沒了的鋼琴課、美術課、舞蹈課或許正在扼殺一名未來的世界級足球明星。家長與老師往往更習慣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規範出一個令他們滿意的兒子或者女兒,但是苦口婆心的同時他們似乎忘記了孩子也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個體。

為什麼孩子將感情寄託於網際,因為在虛擬社會裡他們可以成就自己的英雄夢,而在現實生活里,努力獲得的一次滿分卻因為班裡有四五個同學都得了滿分而仍然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要說《網路少年》的題材為什麼那么搶眼,不在於她提出了多么標新立異的口號,而是真正肯定了孩子們無窮無盡的創造力。

當“好好學習,不要上網”成為老師們的口頭禪的時候,有多少人想過網路對於孩子們的意義?當“就是網路遊戲把我們家孩子的成績拖垮的”等等諸如此類的認定紮根在家長的頭腦中的時候,有多少人想過自己究竟已經有多久沒有如朋友般地和自己的孩子討論過學習與未來。“數字時代的生存工具是孩子們永遠無法棄離的”,《網路少年》在家長和老師們對網路與網路遊戲的一片罵聲中很公允地道出了這樣的觀點。有時候錯的並不是網路,並不是網路遊戲,更不是孩子。《網路少年》用一幫少年精彩的成長軌跡向家長和老師們發出這樣的問句——“你們是不是也應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呢?”

我們的孩子都很聰明,他們有著自己的理想,他們有著大人們無可比擬的才華。其實如果有家長像朋友那樣陪著孩子,告訴他們怎么正確地看待網路與網路遊戲,也許下一個比爾·蓋茲將出現在中國。

(圖)精彩劇照精彩劇照

二、高手過招:電影精英拍“少年”

談到主創陣容,列出的名單確實不容小視。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長春電影製片廠。來自行業里最頂級的三家機構的精英門齊集一堂,一塊拍起“少年”戲,此種組合,在中國影史上也不常見。

以一部《山不轉水轉》在電視界名聲鵲起,又以一部被國外影界譽為“中國的《與狼共舞》”的影片《最後的獵鹿者》在電影界嶄露頭角,現任教於中央戲劇學院的導演石學海教授在拿過十數次“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及“金雞獎”後,竟然放著上千萬的大戲不接,拉來曾為《青春祭》、《變臉》等經典影片掌機,同樣也曾遍攬國內外各項大獎的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主任,中國著名攝影師穆德遠,一同籌划起這部關於“少年成長”的低成本影片。已經多年未接小製作的穆教授不但對該片頗有興趣,竟然還鄭重其事地將中國電影界著名錄音師章文也拉了進來。另外,曾經製作過《老少爺們兒上法場》、《咱爸咱媽》、《男婦女主任》等知名影視劇的長影廠資深製片人王英武更是親自挽袖上陣,坐鎮劇組,布兵點將。

《網路少年》究竟憑著什麼吸引了這么多重量級的電影人?

轉述一句導演的原話:“現在的孩子太辛苦,甚至辛苦到沒有人去替他們求求情。現在我決定替他們出一口氣!”

從中國電影史第一頁開始翻,有名有姓的兒童片有幾部?《小兵張嘎》、《三毛流浪記》,《我的九月》,好像僅此而已。不是孩子們不看電影,而是孩子們根本沒有電影去喜歡。似乎大多數兒童片都是成年人拍給自己看的,或者是拍得他們想像中的“兒童”看的。遠離生活,忽視現實,缺乏細節是大多數兒童影片甚至還未上映就銷聲匿跡的原因。

《網路少年》脫產于敏感的網路話題,在孩子上網,家長罵網,老師禁網這三重矛盾的交織中發現了一些更深層的社會性的東西,而這些元素恰恰構成了當前孩子們的成長環境。這樣的思路在之前的兒童片中是未曾體現過的。

再轉述製片人的一句話:“其實誰都知道要為孩子著想,可是有多少家長和老師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過呢?”

看來這些長者們是真的想送出一份會令孩子們喜出望外的大禮!

三、明星加盟:甘當綠葉襯花蕾

在《網路少年》里,孩子們的主角地位是不可動搖的。眾多明星在片中甘當綠葉,襯托出一朵朵美麗的花骨朵。

片中被孩子們大喊“我愛你”的青年女老師索拉拉由正在極速竄紅的殷桃出演。剛剛從《歷史的天空》走下螢幕,脫下戎裝的女政委“東方聞英”搖身一變,以直爽的性格,果敢的作風贏得孩子們的鼓掌歡迎。在現實生活中可有領著孩子玩遊戲的老師?《網路少年》中漂亮的索拉拉老師不但領著孩子玩遊戲,更讓孩子們的懂得如何控制自我。在尊重與平等之外,老師時尚前衛的思想是和孩子們接軌的秘訣。孩子們永遠會站在時代的潮流尖端,不懂與時俱進的老師如何和孩子們溝通?《網路少年》透露出這樣的信息:每當孩子們被斥為離譜的時候,往往意味著老師落伍了。

除了老師,家長們的陣容也不可小覷。黃宏、牛群……個個聽起來都那么如雷灌耳。向來沒有明星架子的黃宏老師笑咪咪地對記者打趣說:“這個戲太好了,真的。為什麼好?你看了就知道。”此次黃宏亦是為女兒助陣而來,因為黃宏的女兒將出演《網路少年》中的一角。“我從來不會自作主張,什麼事兒都會先徵求她的意見。我閨女告訴我說她真的很喜歡這個角色,所以我就給她當配角來了。”

此外,胡彥斌主唱片中時尚插曲。雖然未能在片中露臉,但他通過極具個性的聲音以說唱風格傳達出一種來自少年的詼諧、叛逆、調侃與自信。

看來只要孩子喜歡,明星們的綠葉還是當得樂不可支的。

四,全新影像:數字膠片齊上陣

就影像方面而言,備受期望的《網路少年》自有奪人眼球之處。首先是金山公司友情支持的最新家庭網路遊戲《幻想春秋ONLINE》的遊戲畫面。而將網路遊戲畫面作為構圖元素還僅只其一,更加精彩的是那一段為配合劇情而精心設計的長達四分鐘左右的FLASH動畫。數字與膠片兩種介質的結合意味著一次技術上的進步。

更為重要的是,此次電影行業與網路遊戲行業中的頂級企業的合作在中國電影百年華誕之際顯出頗不尋常的意義。合作雙方打破了電影行業與異行業合作一貫採取的“資金贊助——廣告鳴謝”這一傳統的真金白銀式的單向模式,而是在影像資源與媒介資源上作滲透式的捆綁,這樣的結果是《網路少年》與《幻想春秋ONLINE》二者任一品牌在市場上的影響力的提高都會自動使另一方的影響力提高。此種雙贏的合作方法將對未來中國電影的行業發展模式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網路年代》

20集電視連續劇《網路年代》的拍攝是建立在電影《網路少年》良好的社會影響基礎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同志親臨故事片《網路少年》首映式,並次日致函製片人趙永莊女士,盛讚“《網路少年》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好,有強烈感染力和震憾力的優秀影片。”2006年3月兩會期間,電影《網路少年》為全國政協代表放映。代表們高度讚揚《網路少年》是一部少有的優秀影片。2006年4月6日,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教育部、中央文明辦、團中央四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推薦觀看電影故事片《網路少年》的通知”[2006]影字144號。檔案下發後發行踴躍,全國各地師生、家長熱烈歡迎,影院出現祖孫三代同看《網路少年》電影的感人場面。2006年4月29日,《網路少年》榮獲第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教育題材特別獎”。2006年9月,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趙冬鳴局長指示主創人員在故事片的基礎上,創作20集電視連續劇《網路年代》。相較電影《網路少年》,20集電視連續劇《網路年代》有了更大的提升和突破。趙局長親自主持由專家參加的劇本研討會。編劇把劇本發給五十多個學生和家長討論,進行了八次修改。今年四月,在北京市委宣傳部會同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等八家單位聯合主辦的“2005年青少年影視劇優秀劇本和創意徵集活動”中榮獲“優秀劇本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