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臧克家的信》

《給臧克家的信》

這是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毛澤東給給臧克家的信。

相關背景

相關信件相關信件

1956年,在京的許多老中青詩友們不時聚在一起談談。那時徐遲在外文出版社工作,有一天,好幾位青年詩人在他的宿舍里碰頭了。大家都說,詩歌需要一個陣地,應該搞個刊物才好。我心裡想,已經有個綜合刊物《人民文學》了,再搞個專業性質的刊物恐怕不成。

同時,我接到讀者來信,也表示了和大家同樣的意願。大家慫恿我爭取一下試試,因為我已經調到作協書記處工作了。我把這些情況向黨組負責人劉白羽同志談了,希望他向領導同志反映一下。不久,白羽同志到我筆管胡同的宿舍來了,說:領導上已經同意詩刊出版了。我聽了,自然十分高興,真有點出乎意料!於是,我們商討了編委、主編、副主編以及編輯同志的人選等問題,請他拿到黨組去研究、決定。這樣解放以後第一個全國性的詩歌刊物《詩刊》就誕生了。
臧克家回憶中,沒有說明《詩刊》開始籌備的時間,但他在給周揚的信中說,《詩刊》從籌備到出版,“為時僅一二個月”。從《詩刊》在1957年1月25日正式出刊前推,開始籌備的時間大致在1956年11月左右。
可是,《詩刊》創刊號的出版,卻在又拖了一個多月。這其中的變故,不是作協籌備不力,而是等一個人的詩稿。這個人就是最高領袖毛澤東。

在現今給毛澤東這位中國領袖人物的諸多的評價中,雖然沒有“偉大的”或者說是“著名的”詩人這一項,但他的確是當之無愧的偉大詩人。他所寫下的那些融革命的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為一體的詩詞,即使沒有“文革”政治意義上的提倡,也會在文學史上留下一個可圈可點的篇章。儘管現在的文學史寫作者們從來沒有把毛澤東作為一名詩人來看待,但在《詩刊》籌備過程中,《詩刊》副主編、著名詩人徐遲卻把他列入了《詩刊》的作者隊伍。

在為《詩刊》組稿過程中,徐遲將自己從各處蒐集到的私下流傳的毛澤東詩詞8首謄抄整齊,找到主編臧克家,建議將這些詩送給毛澤東審閱,並能徵得其同意,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臧克家和《詩刊》的編委都認為是個好主意。於是,起草了一封信,由主編、副主編及全體編委簽名,送給了毛澤東。

在信中,儘管毛澤東自謙地認為,自己的詩作“詩味不多,沒有什麼特色”,“歷來不願意正式發表”,但從他不但欣然同意發表《詩刊》寄去的8首而且又增加了10首的舉動來看,他是願意以一名詩人的角色出現在《詩刊》中的。而且,他還十分願意以這一角色來同詩人們交談。

全文內容

毛澤東毛澤東

克家同志和各位同志:
惠書早已收到,遲復為歉!遵囑將記得起來的舊體詩詞,連同你們寄來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紙,請加審處。
這些東西,我歷來不願意正式發表,因為是舊體,怕謬種流傳,貽誤青年;再則詩味不多,沒有什麼特色。既然你們以為可以刊載,又可為已經傳抄的幾首改正錯字,那末,就照你們的意見辦吧。
《詩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長發展。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舊詩可以寫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為這種體裁束縛思想,又不易學。這些話僅供你們參考。
同志的敬禮!
毛澤東
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二日

相關信件


克家同志:
數信收到,甚為感謝!同時在兩個刊物發表,不甚相宜,因為是《人民文學》蒐集來的。另有幾首,可以考慮在《詩刊》上發表。《詩刊》五月號何時排版,請告確期。
你細心給我修改的幾處,改得好,完全同意。還有什麼可改之處沒有,請費心斟酌賜教為盼!
毛澤東
1962年4月24日

克家同志:
數信都收到,深為感謝!應當修改之處,都照尊意改了。唯此次擬只在《人民文學》發表那六首舊詞,不在《詩刊》再發表東西了。在《詩刊》發表的,待將來再說。
違命之處,乞諒為荷!
毛澤東
一九六二年四月廿七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