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膳本草經——中國粥膳養療速查手冊》

《粥膳本草經——中國粥膳養療速查手冊》

《粥膳本草經——中國粥膳養療速查手冊》詮釋了以肝、心、脾、胃、肺、腎經為基礎的四時養生之道。在突出實用性、檢索性的基礎上,也頗具有收藏性和權威性,對各界朋友研用粥膳本草時會有所幫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粥膳本草經:中國粥膳養療速查手冊》浩如煙海的中國食膳養生知識中,粥以第一補人之物,受到歷代炎黃子孫的推崇。《粥膳本草經——中國粥膳養療速查手冊》,詮釋了以肝、心、脾、胃、肺、腎經為基礎的四時養生之道。書中簡編了以《粥譜》為主線的上(36方)、中(27方)、下(37方)三品粥譜,略談了“膳”所包含的飯、糕、粽、餅等,細編了303個粥方,精解了37味本草,還有四時養生經等一些篇幅的經論,旨在進行中醫科學普及的嘗試,由此也增加了《粥膳本草經:中國粥膳養療速查手冊》的檢索性的特點和長處。《粥膳本草經:中國粥膳養療速查手冊》在突出實用性、檢索性的基礎上,也頗具有收藏性和權威性,相信對各界朋友研用粥膳本草時會有所幫助。

編輯推薦

《粥膳本草經:中國粥膳養療速查手冊》以普及中國粥膳養、療、補基本知識為初衷,簡編了以《粥譜》為主線的上(36方)、中(27方)、下(37方)三品粥譜,略談了“膳”所包含的飯、糕、粽、餅等,細編了303個粥方,精解了37味本草,還有四時養生經等一些篇幅的經論,旨在進行中醫科學普及的嘗試,由此也增加了《粥膳本草經:中國粥膳養療速查手冊》的檢索性的特點和長處。

作者簡介

溫信子,本名謝尚武,北京社區專職工作者,社區飲膳文化、傳統文化主講人,社區身心健康諮詢主持人,本草文化學人,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社會學在職研究生。曾畢業於中國社會學函授大學社會學專業;結業於深圳大學公共關係專業;畢業於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公共關係專業、首都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北京聯合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學專業、中共北京市黨校成人教育學院行政管理專業。撰有《情志養生臨證諮詢學——中國傳統心理養生典籍拾微詮指南》、《戀愛、婚姻倫理臨證諮詢學》、《社會交往禮儀學》等講義,並任課。還撰有《社區運作學》、《身心健康學——每一天身心健康支持手冊》等。

目錄

第一章粥膳箋
一、釋粥
二、釋膳
三、說飯
四、烏飯
五、說粥
六、說糕
七、說棕
八、說環餅
九、說蒸餅
十、飯粥單
十一、論飯粥
第二章粥譜
擇米第一
擇水第二
火候第三
食候第四
上品三十六
1.蓮肉粥
2.藕粥
3.荷鼻
4.芡實粥
5.薏苡粥
6.扁豆粥
7.御米粥
8.姜粥
9.香稻葉粥
10.絲瓜葉粥
11.桑芽粥
12.胡桃粥
13.杏仁粥
14.胡麻粥
15.松仁粥
16.菊苗粥
17.菊花粥
18.梅花粥
19.佛手柑粥
20.百合粥
21.砂仁粥
22.五加芽粥
23.枸杞葉粥
24.枇杷葉粥
25.茗粥
26.蘇葉粥
27.蘇子粥
28.霍香粥
29.薄荷粥
30.松葉粥
31.柏葉粥
32.花椒粥
33.栗粥
34.綠豆粥
35.鹿尾粥
36.燕窩粥
中品二十七
1.山藥粥
2.白茯苓粥
3.赤小豆粥
4.蠶豆粥
5.天花粉粥
6.面粥
7.腐漿粥
8.龍眼肉粥
9.大棗粥
10.蔗漿粥
11.柿餅粥
12.枳棋粥
13.枸杞子粥
14.木耳粥
15.小麥粥
16.菱粥
17.淡竹葉粥
18.貝母粥
19.竹葉粥
20.竹瀝粥
21.牛乳粥
22.鹿肉粥
23.淡菜粥
24.雞汁粥
25.鴨汁粥
26.海參粥
27.白鯗粥
下品三十七
1.酸棗仁粥
2.車前子粥
3.肉蓯容粥
4.牛蒡根粥
5.郁李仁粥
6.大麻仁粥
7.榆皮粥
8.桑白皮粥
9.麥門冬粥
10.地黃粥
11.吳茱萸粥
12.常山粥
13.白石英粥
14.紫石英粥
15.慈石粥
16.滑石粥
17.白石脂粥
18.蔥白粥
19.萊菔粥
20.萊菔子粥
21.菠菜粥
22.甜菜粥
23.禿菜根粥
24.芥菜粥
25.韭葉粥
26.韭子粥
27.莧菜粥
28.鹿腎粥
29.羊腎粥
30.豬髓粥
31.豬肚粥
32.羊肉粥
33.羊肝粥
34.羊脊骨粥
35.犬肉粥
36.麻雀粥
37.鯉魚粥
第三章肝經粥譜
1明目芡實粥
2安胎阿膠粥
3養肝狀元粥
4明目狀元粥
5補肝芝麻粥
6養肝菊花粥
7疏肝八味粥
8明目枸杞粥
9清目菊苗粥
10肝火芹杞粥
11消腫蕪蔞粥
12舒肝梅花粥
13頭風河祗粥
14補血紅棗粥
15補血糯膠粥
16補血棗骨粥
17清熱梔米粥
18養血菠菜粥
19補血豬蹄粥
20消炎茯苓粥
21黃疸薏苡粥
22補肝茱萸粥
23補肝桑葚粥
24清肝決明粥
25補肝雞肝粥
26益肝米豆粥
27肝炎野鴨粥
28明目什錦粥
29解毒菜花粥
30解郁玫瑰粥
31防癌銀花粥
32血癌鵝血粥
33消炎公英粥
34貧血肝棗粥
35養血長春粥
36養血杉葉粥
37明目芹菜粥
38薺菜利肝粥
39補肝淡菜粥
40利水鴨肉粥
41解毒蕹菜粥
42平肝花菜粥
43養血豬肝粥
44解郁代花粥
45清熱蚌肉粥
46郁煩茭肉粥
47補肝肝蛋粥
48護肝南瓜粥
49消炎蓴菜粥
50養肝梔子粥
第四章心經粥譜
1寧心蓮子粥
2補志雞頭粥
3衰弱鯽糯粥
4養心小麥粥
5安神蓮粉粥
6降壓葛粉粥
7熱感葛根粥
8降壓荷葉粥
9清熱銀花粥
10煩渴瓜豆粥
11防暑菊花粥
12清心苦瓜粥
13祛暑麥冬粥
14養心牛乳粥
15助眠牛乳粥
16舌渴甘蔗粥
17安眠茯苓粥
18安眠桂圓粥
19安眠棗仁粥
20安神八寶粥
21安眠小米粥
22除煩麥片粥
23冠心病撥粥
24養心燕麥粥
25安神紫蒜粥
26除煩瓜皮粥
27冠心白菊粥
28催眠交藤粥
29提神茉莉粥
30安神合歡粥
31降壓海帶粥
32養心豆漿粥
33養心蕃茄粥
34除煩絲瓜粥
35清熱肉瓜粥
36補髒銀杏粥
37安神棗仁粥
38養心棗仁粥
39安眠柏仁粥
40強記志蓮粥
41增志桂圓粥
42利髒甘藍粥
43助眠栗圓粥
44退熱蘆根粥
45除煩蘆茹粥
46安神瓜子粥
47養心兔肉粥
48衰弱腦菇粥
49去火雞絲粥
50補虛五味粥
第五章脾經粥譜
1補脾乞馬粥
2補脾湯
3補中粱米粥
4補中米粥
5補中蓽茇粥
6冷痛良姜粥
7暖中茱萸粥
8祛風荊芥粥
9風熱麻子粥
10祛濕糯米粥
11健脾苡米粥
12健脾豌豆粥
13消食飯焦粥
14補虛牛奶粥
15自汗參芪粥
16消暑麥米粥
17膈熱竹葉粥
18滲濕粳苡粥
19祛痰竹瀝粥
20健體山藥粥
21健脾山藥粥
22減肥荷卜粥
23減肥荷豆粥
24減肥荷米粥
25減肥米楂粥
26減肥六錦粥
27消暑麥仁粥
28補脾石脂粥
29補脾鵪鶉粥
30益氣脾胃
31溫脾智仁粥

序言

中國飲膳本草文化可謂花領三葉,茶、酒、食是也。
關於茶、酒、食,溫信子已有《飲膳本草經》、《飲茶本草經》、《飲酒本草經》、《湯飲本草經》問世。粥者,食前之食也。粥膳者,常之食也。民間說:早晨一碗粥,晚上一碗湯,不用醫生開藥方。今天開始寫一寫粥膳,以粥為主,暫名為《粥膳本草經》。
本草一詞為中藥的統稱,始見於東漢•班固編寫的《漢書•平帝紀》。《神農本草經》也簡稱《本草》,故中醫書中所說《本草》,一般指《神農本草經》。
治病之天然藥物有植物、動物、礦物三大類,古人所用藥物主要來源於植物,名曰中草藥,因此就把中草藥叫做本草了。中國有關本草的書籍很多,如《神農本草經》、《吳普本草》、《新修本草》、《食療本草》、《海藥本草》、《本草圖經》、《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衍義》、《湯液本草》、《滇南本草》、《本草蒙筌》、《本草綱目》、《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征要》《本草易讀》、《本草新編》、《本草備要》、《本草經解》、《本草從新》、《本草綱目拾遺》、《本草崇原》、《本草求真》、《食鑒本草》、《本草思辨錄》、《本草便讀》、《本草撮要》、《得配本草》等。
經者,知識集成者也。為經者,修成典章者也。自《神農本草經》以後,關於本草的書似沒有再稱呼為“經”的。其實作經者不乏其人,歷代多有大家,不勝枚舉。如梁《名醫別錄》的作者陶弘景、唐《備急千金要方》的作者孫思邈、唐《食療本草》的作者孟詵和張鼎、唐《本草拾遺》的編撰陳藏器、南唐《食性本草》的編撰陳士良、元《湯液本草》的編撰王好古、元《日用本草》的編撰吳瑞、明《本草綱目》的編撰李時珍、明《食物本草》的匯集者汪穎和姚可成、明《食鑒本草》的編著寧原等,多有精彩論述。在下斗膽匯集中國傳統醫學歷代大家之言作經,不外乎始自歧黃,集炎黃子孫之食養、食補、食療經驗與教訓,略以整理,合為一書而已。
目前,國內外編寫粥的書可謂數不勝數,但是站在中醫傳統文化角度來研究和編寫“粥之源、之飲、之譜、之養、之補、之療”者似乎尚有可寫、可談、可議之處。
溫信子畢業於中醫學院,願把大眾關心的粥膳養療知識做一次融會貫通,斗膽編輯《粥膳本草經——中國粥膳養療速查手冊》,供國內外關注健康養生的人士參考。
本書以普及中國粥膳養、療、補基本知識為初衷,力爭達到科普化、傳統化、本草化、套用化。不當之處,敬請前輩、專家和讀者朋友們斧正。
溫信子
2006年10月28日
於北京“閒雲齋”

後記

拙作《粥膳本草經》第一稿於今天完稿,匆匆之編,似有不完善之處,這是避免不了的。因為浩如煙海的中國粥膳資料,使歷代炎黃子孫愛不釋手。就像案頭擺著、電腦里放著東漢華佗的《華氏中藏經》、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元代朱震亨的《丹溪心法》,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明代樓英的《醫學綱目》,明代龔廷賢的《壽世保元》、《萬病回春》,明代張景岳的《景岳全書》,金代李杲的《蘭室秘藏》,清代黃宮繡的《本草求真》等600多部中醫巨著,真是無所適從。
好在筆者僅僅是個小小的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試著編寫了《粥膳本草經》,以肝、心、脾、胃、肺、腎經為基礎的四時養生之道,進行主幹化粗略的劃分,簡編了《粥譜》為主線的上(36方)、中(27方)、下(37方)三品粥譜,略談了“膳”所包含的飯、糕、粽、餅等,細編了303個粥方,精解了37味本草,還有四時養生經等一些篇幅的經論,意在進行中醫科學普及的嘗試,由此也增加了本書的檢索性的特點和長處。本書在突出實用性、檢索性的基礎上,也頗具有收藏性和權威性,相信對各界朋友研用粥膳本草時會有所幫助。
不到之處,恭請專家、老師、讀者朋友們指正。
2007年1月31日星期三
於北京南城陋居“閒雲齋”

文摘

第一章粥膳箋
求真說:粥屬於膳食之一,其知識不可不知。願聞其詳。
溫信子說:請聽在下道來。
一、釋粥
在《辭源》的釋條中,粥指稀飯。甜粥,稱為粥餳,又稱寒食粥。
清代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說: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飲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貧人患虛症,以濃米飲代參湯,病人產婦,粥養最宜。
清代朱彝尊《食憲鴻秘》說:凡煮粥,用井水則香,用河水則淡而無味。然河水久宿,煮粥亦佳。井水經暴雨過亦淡。
二、釋膳
膳,即飯食。飯食,即飯和菜。飯,一指煮熟的穀類食品,多指大米乾飯;二指每天定時吃的食物。飯,通常指主食。
三、說飯
【識解】李時珍說:飯食,諸谷皆可為之,各隨米性,詳見本條。然有人藥諸飯,不可類從者,應當別出。大抵皆取粳、秈、粟米者爾。
新炊飯
【主治】李時珍說:人尿床,以熱飯一盞,傾尿床處,拌與食之,勿令病者知。又乘熱敷腫毒,良。
寒食飯清明節前兩天所做的飯叫寒食飯,也叫(食賁)飯((食賁),音fen讀“分”,即蒸飯)。
【主治】
1.陳藏器說:滅瘢痕及雜瘡,研末敷之。
2.孫思邈說:燒灰酒服,治食本米飲成積,黃瘦腹痛者,甚效。
3.李時珍說:傷寒食復,用此飯燒研,用米湯飲服二、三錢,有效。
祀灶飯
【主治】《本草綱目》說:卒噎,取一粒食之,即下。燒研,搽鼻中瘡。盆邊零飯
【主治】鼻中生瘡,燒研敷之(源自李時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