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

《管理思想史》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為當代世界學術名著叢書,2009年出版。

(圖)《管理思想史》《管理思想史》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頁碼:561 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0102870
·條形碼:9787300102870
·包裝版本:5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中文:中文
·叢書名: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外文書名:The History of Thought

內容簡介

管理的歷史雖然遠稱不上漫長,但也給人一種波瀾壯闊、博大精深的浩瀚感覺。其間湧現出了絢麗斑斕的思想和眾多的風流人物。許多人物的名字至今耳熟能詳,也有一些卻為人們所忽視。還有一些一直以來受到了曲解。這本經典的《管理思想史》。將帶你透過歷史的長焦鏡,更全面、更公正地審視歷史的那一頁。
《管理思想史(第五版)》全面系統地分析了管理思想的演變和進化過程,對諸多我們已經看似熟悉的理論提供了新的註解和闡釋。例如,在《管理思想史(第五版)》的引領下,當你更全面地了解泰勒的思想時,對科學管理會有一種全新的認識。
《管理思想史(第五版)》適合管理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及相關專業從業人員、研究者學習使用。

作者簡介

丹尼爾·A·雷恩(Daniel A.Wren),伊利諾伊大學博士,David Ross Boyd學院管理學榮譽退休教授,俄克拉何馬大學Harry W.Bass商業歷史圖書館(Business History Collection)館長。他是南方管理學會的成員,也是美國管理學會的成員,擔任過南方管理學會主席和美國管理學會管理史分會主席。他因為卓越的教學而獲得梅里克基金獎(Mer rick Foulndation Award),並且“作為他這一代中最突出的管理史學家”而獲得美國管理學會的卓越教育者獎(Distinguished Educator Award)。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眾多的學術期刊上,是《白領的流浪生活:whiting Williams的旅行》、《管理的創新者:塑造了現代商業的人物和理念》的作者之一。

媒體推薦

管理活動古已有之。過去,人們只是以一種非正式的、自己認為最佳的方式在管理。沒有人真正研究過不同的管理方式效率如何。但是,隨著組織變得更大、更複雜,有效的管理幾乎成為高生產率帶來的更多利潤的同義詞。雷恩博士追溯了管理歷史和思想的演變,考察了早期人們認為有效的管理思想,並探討了管理思想如何隨著實踐的發展和技術的變革而演變的過程。本書是任何想要認真解讀管理哲學的歷史、現在以及未來的讀者的經典讀物。
——喬納森·雷恩
當今的大多數管理者把知識的更新視為工作重心,鄙夷過去的思想和理論,視它們為陳舊和過時。然而,歷史的車輪正是在輪迴中前進。當中國的企業管理者為“人浮於事”、“出工不出力”、“流程不暢”等問題而寢食不安時,恐怕未曾科到那正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困擾著美國管理學家和實踐者的難題。通過本書,我們可以了解當時他們是如何解釋這些問題的。是如何解決這些難題的。正所謂“鑑古知今”吧。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 孫健敏

目錄

第一部分 早期管理思想
第1章 拉開歷史的序幕
文化框架
人、管理及組織
小結
第2章 工業化之前的管理
早期文明中的管理
文化的重生
小結
第3章 工業革命:問題與展望
英國的工業革命
早期工廠中的管理問題
工業革命的文化後果
小結
第4章 早期工廠中的管理先驅
羅伯特·歐文:尋找新和諧
查爾斯·巴比奇:性格暴躁的天才
安德魯·尤爾:管理教育領域的先驅
查爾斯·杜賓:法國的工業教育
先驅者:最後的說明
小結
第5章 美國的工業革命
內戰之前的工業和管理
鐵路公司:美國管理的先驅
小結
第6章 工業增長和系統管理
美國企業的成長
系統管理的復興
大企業及其不斷變化的環境
第一部分小結
第二部分 科學管理時代
第7章 科學管理時代的到來
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早年時光
泰勒:逍遙哲人
小結
第8章 傳播效率真理
最正統的門徒:卡爾·巴思
最不正統的門徒:亨利·L·甘特
終身伴侶:吉爾布雷斯夫婦
通過組織實現效率:哈林頓·埃默森
非工業組織的福音:莫里斯·庫克
小結
第9章 人的因素:開闢道路
人事管理:一種雙重繼承
心理學與個體
社會人的基礎:理論、研究和實踐
決策中的雇員參與
小結
第10章 管理和組織理論的出現
亨利·法約爾:生平及職業生涯
官僚機構:馬克斯·韋伯
小結
第11章 科學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對科學管理的研究和實踐
一般管理的出現
小結
第12章 對科學管理的回顧
經濟環境:從農場到工廠
技術:開拓新的前景
社會環境:從成就到歸屬
政治環境;從此羅斯福到彼羅斯福
第二部分小結
第三部分 社會人時代
第13章 霍桑研究
研究的開始
人際關係、領導和激勵
小結
第14章 尋求組織整合
瑪麗·帕克·福萊特:政治哲學家
切斯特·巴納德:博學的高層主管
小結
第15章 人與組織
工作中的人:微觀觀點
改變對工作中人的假設
工作中的人:巨觀觀點
小結
第16章 組織與人
組織:結構和設計
最高管理層的視角
小結
第17章 人際關係的概念和實踐
人際關係對教學和實踐的影響
對霍桑研究的回顧
小結
第18章 對社會人時代的回顧
經濟環境:從蕭條到繁榮
變革的種子:新技術
社會環境:社會倫理和組織人
政治環境:從富蘭克林·羅斯福到艾森豪
第三部分小結
第四部分 現代
第19章 管理理論與實踐
一般管理的復興
從企業政策到戰略管理
小結
第20章 組織行為與理論
人與組織
組織和人
小結
第21章 管理的科學與系統
對管理的科學性的探索
小結
第22章 責任與機遇
個體與組織:關於不斷演變的期望
全球舞台上的管理機遇
小結
第23章 尾聲
……

序言

“好書共享之”一直是我們作為澤者的最大心愿。至今依然記得多個深夜為本書博大精深的內容、清晰的思路和條理、精闢透徹的解析和評論、略帶艱澀的寫作風格而激動不已,因此帶來了而後幾百個日日夜夜的奮筆疾書和推敲斟酌,其中過程,雖苦也樂。
談到歷史,不免讓人產生“枯燥乏味”、“陳舊無趣”的感覺。唐太宗的名言“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大家都很熟悉,培根也留下了“讀史使人明智”的警句,更有革命導師列寧提醒“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可為什麼當代人對歷史越來越不感興趣了呢?
在這個“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我們實在有必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前輩乃至古人留給我們的著作。我從來都持這樣的觀點:技術的東西是越新越好,藝術的東西是越舊越好。而管理是兼具技術與藝術的特殊領域。如果把管理看成是技術,那我們就追求時尚;如果把管理當成藝術,那我們就要去查閱歷史經典。

文摘

第1章 拉開歷史的序幕
管理實踐古已有之,但對管理知識體系的正式研究則相對新鮮。管理對於有組織的活動來說至關重要。有關管理的一個廣義的操作定義視其為一種活動,即執行某些特定的功能,以獲得對人和物資源的有效採購、配置和利用,從而達到某個目標。因此,管理思想就是關於管理活動及其職能、目的、範圍的知識體系。
這一章的目標是回顧管理思想,即回顧從最早的非正式時期到當代的演變過程中的各個重要時期。管理研究如同對人類及其文化的研究一樣,是一個展開的故事,講述了對於工作實質、人類實質以及組織職能的不斷變化的認識。本書中,管理研究的方法包括分析法、綜合法以及跨學科方法。對於那些作出了突出貢獻的人物,在回顧他們的貢獻、背景、理念以及影響時,將使用分析法。為了理解個體以及他們解決管理問題所採用的途徑,在回顧相關理論框架的發展趨勢、運動變化及環境因素時,將使用綜合法。為了把管理思想放在一個文化和歷史的視角中,本書採用了(但不僅僅限於)傳統管理著作的寫作方法,利用了經濟史、社會學、心理學、社會史、政治科學以及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知識。從這種意義上講,本書使用了跨學科方法,其目的是將管理思想放到文化環境的框架里,使我們不僅理解管理思想曾經是什麼、現在是什麼,而且理解它為什麼以此方式發展起來。
我們應該做的是博古通今,但是,管理史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往往被絕大多數商學院忽視。儘管不同層次的學校都講授粗淺的管理史知識,但是這個領域通常缺乏深度,也缺乏指導和整合。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曾經說過,“把已逝的過去永久埋葬”,不過,出於復興的目的,我們還是有許多話要說。我們在一個管理方法多元化的時代中生活和學習,學生們在各種課程中被傳授定量方法、行為方法、函式方法及其他方法。這樣的多種智力輸入雖然可能具有刺激作用,但也往往給學生留下了一幅關於管理的支離破碎的畫面,並主觀臆斷地假定學生們有能力將那些不同的理念融會貫通。
很多情況下,這個(把不同的理念融會貫通的)負擔實在太沉重了。有關管理思想演變的研究,能夠向我們展現各種理念和方法的起源,能夠使我們追溯它們的發展歷程,能夠給我們提供文化環境方面的觀察視角,所以,它能提供一個加快整合過程的理論框架。關於過去的研究有利於形成一幅更加合理的、與當代相符合的完整圖像。如果缺乏歷史的相關知識,我們就只能以自己有限的經驗作為思想和行為
……

相關詞條

文學 勵志 小說 職場 女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