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郎妹》

《等郎妹》

《等郎妹》是一部久違的藝術片,影片從女性視角出發,反映封建社會宗法、男權制度,真實地記錄了福建客家大圍屋生活、走南洋、等郎妹等特殊現象。導演手法大氣從容、沉穩練達,鏡頭語言在人物命運的表現上靈動呼應一氣呵成。影片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人物和人物之間,甚至沒有明顯的性格矛盾,沒有壞人和惡勢力的道德審判;有的只有在人生歷練的涓涓細流中,展示人豐富的情感和內心掙扎。在現代人看來,等待顯得難熬、寂寞、無助、蒼白和可笑。

基本信息

(圖)《等郎妹》《等郎妹》

《等郎妹》是一部久違的藝術片,影片從女性視角出發,反映封建社會宗法、男權制度,真實地記錄了福建客家大圍屋生活、走南洋、等郎妹等特殊現象。導演手法大氣從容、沉穩練達,鏡頭語言在人物命運的表現上靈動呼應一氣呵成。影片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人物和人物之間,甚至沒有明顯的性格矛盾,沒有壞人和惡勢力的道德審判;有的只有在人生歷練的涓涓細流中,展示人豐富的情感和內心掙扎。在現代人看來,等待顯得難熬、寂寞、無助、蒼白和可笑。

基本介紹

(圖)《等郎妹》《等郎妹》

片名:《等郎妹》

導演:鄭華Hua Zheng

編劇:張五洲Wuzhou Zhang

演員 Actor:

袁志博 Zhibo Yuan

董娉 Ping Dong

褚栓忠Shuanzhong Chu

楊昊飛Haofei Yang

影片類型:劇情

國家/地區:中國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色彩:彩色

故事梗概

(圖)《等郎妹》劇照《等郎妹》劇照

“等郎妹”,是中國解放以前客家山區一種畸型的婚俗,年幼女孩嫁到沒有男孩的家中,苦苦等待婆婆為自己生一個丈夫。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客家山區。客家女潤月幼年喪母,八歲那年,潤月便被無力撫養她的父親送到王家做等郎妹。在去王家的路上,兒時的夥伴春生,默默地看著坐在竹筏上的潤月,隨波而去,消失在遠方。

但由於年紀小,夜晚醒來時,潤月哭著要回家,阿姆(婆婆)桃花告訴她,進了王家的門,就是王家的人,外出是要犯忌諱的。阿姆五歲那年開始做等郎妹。苦苦等到的丈夫命喪南洋後,留給阿姆唯一的希望便是腹中的胎兒。在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像阿姆一樣命苦的女人不在少數。

阿菊比潤月小一歲。阿菊做等郎妹的五年來,阿姆一連給她生了三個女娃。菊花的阿姆把自己接二連三生女娃的原因歸結於阿菊,常常無端地責罵和毆打阿菊。比起阿菊,潤月幸運得多。幸運的原因是,阿姆(桃花)不久生下一個男孩,取名思煥。時光流逝,思煥一天天長大。農忙時節,阿姆請春生來家裡幫工。春生的勤勞和對潤月的細心愛護,招來村里人的閒話。阿姆擔心春生和潤月會有什麼事情,找到族長老叔公,希望找個好日子,舉辦思煥成人禮,好與潤月圓房。十六年的辛苦勞做和等待,潤月終於等來了和她一手帶大的丈夫王思煥結婚。新婚之夜,受過啟蒙教育的思煥無法逾越心中的倫理束約。在十六歲的思煥的心裡,潤月是阿姐,不是老婆。思煥不肯與潤月圓房。為躲避國民黨部隊抓壯丁,思煥決定離開家鄉,去往南洋。思煥的決定,讓阿姆撕心裂肺地痛哭。從此,潤月陷入絕望的等待之中。

不久,南洋傳來思煥的死訊。春生同情潤月的不幸,時常來幫潤月幹活。從春生那裡,潤月無意中得知思煥的死訊。潤月在巨大的悲痛中,毅然拒絕春生的愛,堅持在漫長的歲月中等待渺茫的訊息。幾度春暖,幾度冬寒,幾十年後的潤月已是滿頭銀髮的老人。客家人的圍屋迎來一批又一批參觀者。導遊跟參觀者介紹,這位老奶奶是圍屋裡的等郎妹,也是這裡唯一的女主人。陽光下,潤月依然數著豆子,等著丈夫的歸來。

相關分析

(圖)《等郎妹》《等郎妹》

“十八女子三歲郎”,“等郎妹”是過去客家地區特有的畸形婚姻形式:一些婚後期待生男孩的婦人,先行抱養別人的幼女,等待自己生子,長大後配為夫妻。倘若男家沒有生男孩,等不到郎,等郎妹長大了,或是招郎,或是外嫁,由男家做主。有的“等郎妹”夭折了,等郎妹竟被迫與公雞拜堂行婚禮,守寡一輩子。電影頻道出品的數字電影《等郎妹》正是以客家大圍屋幾個女子的曲折故事串起了人們對這段真實歷史的記憶。

數字電影《等郎妹》藝術研討會在珠影公司舉行,與會代表、第四代導演胡柄榴認為,《等郎妹》對客家地區作了獨特人文考察,在形式上凸顯了嶺南電影特質。珠影主管創作的林西平表示,嚴格鮮明地選擇嶺南題材是珠影創作的一個方向。

梯田、雨聲、斗笠胡柄榴說對《等郎妹》中的嶺南風情印象很深。作為第四代電影導演的代表人物,胡柄榴認為,國內一些電影地域特徵表現明顯,比如在黃河流域一帶黃土地、西南地區黑土地拍攝的影片都帶有當地風情,尋找嶺南電影究竟是什麼特色,《等郎妹》可算是一個例子。”

胡柄榴將該片的風格概括為“淡雅、深沉”,讚揚了影片在攝影和音樂上的控制,甚至連貫穿全片的兒歌都帶有濃郁的嶺南特色,“這個電影看起來沒有什麼輝煌的地方,但是淡雅、深沉,不止於劇中人物的命運,當時的客家人生活大背景都有體現。”

胡柄榴稱該片在創作上還有一個大的特點就是冷靜敘事的形式跟影片本身內容切合,強化了理性色彩,強化了作者和被拍攝者的距離感,沒有強化戲劇衝突,沒有強加作者的意見入影片中,反而跟觀眾形成了平等關係。

獲得獎項

(圖)《等郎妹》艾美獎

作為一部重現客家圍屋生活的原生態影片,由電影頻道出品的數字電影《等郎妹》陸續得到專家和廣大觀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2008年第8屆電視電影百合獎一等獎;

2008年第九屆長春電影節最佳數字電影獎;

第1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女演員獎;

法國第21屆蘭斯國際電視節獲最佳女演員獎;

第48屆蒙特卡羅電視節電視電影最佳導演獎;

第14屆上海電視節優秀電視電影、最佳女演員、最佳編劇獎提名。

《等郎妹》還將被選送美國電視艾美獎參加新的角逐。

主要評價

(圖)《等郎妹》《等郎妹》

早在審片的過程中,專家們就在評語上寫道:“這是一部久違的藝術片!” 封閉的圍屋、濃墨黑色的瓦頂、淅淅瀝瀝的雨聲、木屐走過巷道的迴響、貫穿頭尾的兒歌、山歌,無時無刻流露出濃郁的嶺南風情。影片很淡雅,給人思考的東西很深透、很優雅,從女性視角出發,反映封建社會宗法、男權制度,真實地記錄了福建客家大圍屋的生活,走南洋、等郎妹等客家特殊風俗現象。影片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人物和人物之間,甚至沒有明顯的性格矛盾,沒有壞人和惡勢力的道德審判;有的,只有在人生歷練的涓涓細流中,展示人豐富的情感和內心掙扎。在現代人看來,等待,顯得難熬、寂寞、無助、蒼白和可笑,但對於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潤月來說,等待,卻是一種自覺和美德,是“守得住”的道德堡壘。沿著這個思路會帶出命運的思考和命運後面的文化背景,也就是典型的客家人的生存狀態。

對於影片中的主人公“潤月”,等待,卻是一種自覺和美德,是“守得住”的道德堡壘。影片風格始終保持憂鬱的基調,畫面以濕潤的、霧茫茫的、陰鬱的外景,和經年累月煙燻成黑色的室內情景為主調。影片以暮年潤月平靜安詳的生活作為結尾,為的是打破全劇的封閉式結構,讓觀眾了解“等郎妹”制度離不遙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