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個故事》

《第十三個故事》

我不討厭熱愛真相的人,但我討厭真相本身。和一個故事相比,真相里包含著多少援助和安慰作用?在漆黑的午夜,當大風像一隻狗熊那樣在煙囪里咆哮,真相有什麼好處?當閃電襲向臥室牆壁上的陰影,當綿延的雨水拍打窗戶時,真相有什麼用?沒有用。當恐懼和寒冷讓床上的你變成一具雕像時,不要指望沒有血肉的生硬真相會給予你幫助。在那樣的時刻,你需要的是一個故事所能帶來的充分慰藉。一個謊言所營造的那種撫慰人心的安全感。

——《第十三個故事》女主人公維達·溫特。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47第十三個故事

從小在父親的古舊書店幫忙的姑娘瑪格麗特,愛好讀經典小說傳記。一天,她突然收到著名作家維達·溫特的來信。溫特性格古怪而低調,常常編造自己的各種離奇故事糊弄記者,但誰也不知道她的真正來歷。可她居然寫信邀請默默無聞的瑪格麗特來為她寫傳。

出於好奇,同樣深居簡出的瑪格麗特來到偏僻的溫特家。如溫特所述,她的母親伊莎貝拉美麗任性,父親和哥哥完全聽命於她,伊莎貝拉生下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卻行為怪異。瑪格麗特對女作家的故事既著迷,又困惑。

半信半疑中,她開始調查這個家族,依照自己的調查結果將溫特講述的家族故事拼接起來。然而,尋找真相的過程令人膽戰心驚,也徹底改變了瑪格麗特自己的命運……

作者簡介

黛安娜·賽特菲爾德黛安娜·賽特菲爾德

十多年前,窮困潦倒的英國女子J·K·羅琳憑藉《哈利·波特》系列一夜成名,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富有的作家。如今,“一夜成名”的神話又在一位英國女作家黛安娜·賽特菲爾德身上上演。

黛安娜·賽特菲爾德(Diane Setterfield),現年四十多歲,原本研究法國文學,是安德烈·紀德專家。在英國的中學大學教書,定居約克郡。

她在1999年對教學感厭倦,毅然放下教鞭,寫起小說來。不過寫作生涯殊不容易,她開始時曾因寫作進度停滯不前而放棄,與丈夫過著節儉的生活。她其後從創意寫作課程重獲靈感和啟發,終寫成其首部小說《第十三個故事》。

譯者簡介

金逸明,復旦大學外文系教師、在讀博士,譯有《藝伎回憶錄》(與柏櫟合譯,阿瑟·高頓著)、《誰是綁架者》(帕特里西婭·菲雷著)、 《蘇珊日記》詹姆斯·帕特森著)等。

評論

《第十三個故事》插圖《第十三個故事》插圖

《第十三個故事》是又一本和書、書店有關的懸疑小說,小說在2006年出版前,英美兩大出版社曾以總價超過200多萬美元的預付金爭奪書稿的出著作權。

該書出版後迅速暢銷,並在幾年時間內被翻譯成38種文字、在全球41個國家和地區出版。小說的同名電影正在製作中,專職寫作的賽特菲爾德目前正在創作第二部小說。

小說《第十三個故事》是一個從古舊書店說起的懸疑小說,這和西班牙作家薩豐的暢銷小說《風之影》有頗多相似之處,賽特菲爾德也坦率地表示:“我讀過《風之影》 。在我生日那天,我的好朋友曾送我一本《風之影》,那時候《第十三個故事》馬上就要完成了。”賽特菲爾德說:“當我讀完小說後,頓生妒忌。作為讀者,我對作者薩豐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作為寫作者,我的作品也想要向讀者傳遞相似的感覺。”小說《第十三個故事》雖然與古舊書店有關,但賽特菲爾德澄清自己並沒有類似的生活和工作經驗,“我曾經在圖書館短暫工作過一年,在一家書店打過兩周時間的工。書店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書店銷售員和圖書館館員都是我最喜歡打交道的人。”

《第十三個故事》中帶有《簡愛》《呼嘯山莊》《蝴蝶夢》這類小說獨特的哥德式氣氛,賽特菲爾德表示,在寫作前從來沒有想過要模仿哪些作品,“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刻意寫個哥德式的故事。是小說中的人物引導我的故事瀰漫著一種哥德式的氛圍,特別是瑪格麗特,這個小說人物奠定了小說的基調。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個女人喜歡陰森的小說,而這些小說滲透進她的世界觀和她自己的小說敘事中。而像《簡愛》、《呼嘯山莊》,它們實際上也接近這樣一種類型。”

《第十三個故事》的電影著作權很早就已賣掉,但賽特菲爾德透露,電影的製作非常緩慢,“現在的進展狀態我也不清楚,但我希望電影終有一天面世。”而對於正在寫作中的第二部小說,賽特菲爾德說不便透露具體內容,“但新作進行得很順利,我享受著寫作的過程。”

編輯推薦

風靡全球四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三十八種文字版本的超級暢銷書

台灣地區半年銷量突破十萬冊,雄踞排行榜數月

榮登全球各國排行榜,包括美國西班牙義大利丹麥芬蘭波蘭

榮登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周刊等暢銷排行榜冠軍

獲頒2007美國青少年圖書館服務協會Alex獎(同《追風箏的人》《失物之書》《大象的眼淚》等,主要推薦適合給青少年看的成人書)

2006年美國獨立書商協會Book Sense10月選書

2006年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書店“發現新人獎”

2006年亞馬遜網上書店年度好書

2006年巴諾書店“作家推廣計畫”首部重點書

入圍2007年英國最大連鎖書店Waterstone年度新人獎

入圍法國《ELLE》雜誌讀者票選大獎名單

2007年台灣誠品書店1月好書

1996年以來,首度登上美國暢銷排行榜寶座的英國小說

原著正由《哈利·波特》製片人、名編劇Christopher Hampton操刀改編中,克里斯多夫‧漢普頓以《危險關係》獲得第61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伊恩•麥克尤恩的小說《贖罪》之劇本改編亦由其操刀。

專業書評

《第十三個故事》引領讀者進入一個由秘密、身份重迭、虛假謊言建構的世界。在故事結尾,兩位女主角反被“真相”帶來的強大力量而徹底改變。 ──亞馬遜網上書店
主角瑪格麗特是位敏感神經質的古書店店員,她的遭遇詭譎迷人,故事一定會讓愛書人感到滿意。 ──《今日美國報》
情節繁複,絲絲入扣,結局感人肺腑。 ──《費城問詢者報》
故事用它陰森森、濕淋淋的手指頭緊緊抓著讀者不放,直到最後一個駭人的秘密終於揭露,才肯鬆手。 ──美國《圖書館雜誌》
作者優雅流暢的說故事技巧自成一格,本身就能給讀者帶來淋漓盡致的暢快。 ──美國《出版人周刊》
這個故事本身,就是對書的魔力所發出的禮讚。 ──法國《圖書館之選》
多年來第一次,我被一位作者的小說深深吸引,不能自拔。我認為《第十三個故事》高明傑出。 ──(英)凱特‧摩斯/國際暢銷書《謎宮》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