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誡》

《第十一誡》

這是一部大學校園題材的長篇小說,黃梵運用冷態敘事,以不動聲色的方法,撕開了一層層籠罩在浮華喧囂的功名利祿表面的溫情面紗,淋漓盡致地描摹了知識名利場上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不擇手段、鋌而走險。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第十一誡第十一誡
《第十一誡》於2003年首次出版,引起強烈反響,被網路譽為“書寫年輕知識分子校園青春懺悔錄的傑作”,被文壇稱作“描繪知識分子的當代經典”。與《洛麗塔》一樣深刻,審視知識分子的不倫之愛。與《鋼琴教師》一樣另類,因為性的泥沼而終於自毀。一個剛剛大學畢業便遭遇分配貓膩的倒霉的優秀學生,幾經周折終於謀得了一個助教的名額,在教授的手下辛苦奔走,一邊對風情萬種的師母無限遐想……小說兵分兩路,從容不迫地展現了學院體制內翻雲覆雨,爾虞我詐,色慾迷離的眾生態。

作者簡介

黃梵,1963年生,“後新生代”代表作家,著名詩人。1983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目前在南京理工大學詩學研究中心教授文學與藝術課程。其小說、詩歌、評論等作品見於《人民文學》、 《鐘山》、《山花》、《作家》、《大家》、《花城》、《北京文學》、《青年文學》等期刊、年度小說最佳選本、排行榜等。作品被譯成英語、德語、義大利語、希臘語等文字。

媒體評論

黃梵的文字有一種耐人尋味的美:均衡,緻密而充滿暗示性。《第十一誡》的魅力和成就,不僅得益於敘事語言的卓然風致,也受惠於作者對現實的冷靜觀察和洞幽燭微
——格非  

我一直認為《第十一誡》是當代小說創作中的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可惜它的成就與引起的反響不成比例。但我想,隨著時間的流逝,《第十一誡》不僅不會淡出人們的視野,可能還因為遲早有一天這樣的主題的再次呈現,而進入我們文學塞學的中心。
——汪政

黃梵的小說深具冷色的幽默和充滿詰問精神的沉思,他對當代知識分子複雜而隱秘的內心,作了精微的省察,對知識生活背後的靈魂沉浮,也有銳利的揭示。加上他簡約,節制的敘事,細密、精準的語言,共同塑造了《第十一誡》作為優秀小說的獨異面貌。
——謝有順

與其說《第十一誡》呈現給我們一個道德的地獄,倒不如說它探尋了一種可能的人類生存情境。慢性中毒的陰鬱氛圍孕育出冷靜的瘋狂:主人公最終毀滅性的選擇留下的既是一個人性之謎,也是一個人性之誡。
——唐曉渡

前言

我在寫這部小說時,內心混合著一種身臨地獄的激情。我經常把自己給遺忘了,在確立人物的過程中,我便成為書中的人物。由於人們讀小說時,堅持小說里那些不堪的場景,就是作者生活的秩序。所以小說發表和出版以後,我面對的景象是可怕的。一些人為了消遣,甚至像一股昏暗的風在同事和友人中間打旋,以便把書中那些地獄式的人物,與所謂的生活原型對應起來。人們只知道罪孽是不可饒恕的,但並不知道罪孽來自何處。我認為這是人們最難理解的一點。說每個人的內心裡都藏著罪孽的高山,等於向人們散布躺在火里是安全的。難怪國內某些知識分子讀後大為惱火,氣憤我忘了“知識分子是有良知的”這個先驗假設。更有人甚至準備做一件“高尚的事”,對我“褻瀆”了同事友人或知識分子,他準備以官司相報。我面對的就是這樣的中國式邏輯:一方面說我寫的中國知識分子不真實,沒有擺脫虛想,另一方面又伸長脖子在小說之外找出一個個原型。

精彩書摘

1
姜夏緊跟在教授屁股後面。他的眼睛可能黯淡無光,無暇顧及這片銷路不好的樓房。教授就差把他鎖在旅店裡,逼他燒飯、洗衣服,當一回女人了。姜夏知道,作為捏在教授手裡的念珠,他不過是較光滑、不扎手的一顆。接連幾天,他欠了睡眠,精神恍惚,說話做事不經意有了帝王般的從容,不躁不急。為了糾正教授的口誤,他常常要停下來,回想教授剛才說過的話。教授姓齊,也許這個姓氏到他的上輩為止一直很落魄,他必須小心翼翼操著外省口音來談論,態度不能像他老家那些氣派十足的農民。據說齊姓和姜姓同出一轍,事隔很多年,我才找到過硬的書面記載。這兩個姓氏都曾經在歷史上大出過風頭,過了上千年,終於有了類似經度與緯度的區別。

在落滿沙塵的街道上,姜夏和教授大概體現著這兩個姓氏的最大差別。教授連珠炮的說話語速,讓他嫌棄姜夏的笨嘴拙舌。教授大概娶了美艷的妻子後,才真正有了使命感。他是文明循環論者,相信他隱秘的身份可以追溯到上次文明,那時他已經來過地球,是上次文明中的強者,這些強者後來都投胎轉世到這次文明。姜夏覺得教授故弄玄虛,相信這些拾人牙慧的玩意兒,不過是教授用來掩飾投機心理的一塊遮羞布。不過,他卑微的助教職位,不容許他向教授挑釁,明明是誤入歧途,他的臉上還要掛起讚賞的表情。

他打第三個呵欠時,引起了教授的注意。他轉身叮囑姜夏要挺住,挺到他辦完下午的這件大事。姜夏只敢把鼻子對著教授的脊背怏怏不樂,他清楚教授給他的獎勵,不過是答應讓他睡上一覺。他的塗著一道紅藥水的手臂還發著炎,那是上午他在靶場絆倒時被碎石子擦傷的。現在,為了教授所說的見面的儀表,他不得不把挽起的袖筒放下來。他忍著袖筒磨擦患處的些許疼痛,指盼熬到教授這把年紀,成為一位空前絕後的大學者。

路上的行人都乜斜著眼,朝他倆打量。這座小城到處是凍得滑溜溜的斜坡,很少來南方人,他們的南方裝束引起了路人的好奇。他暗暗念叨上午在靶場臨時編就的保佑詞。真的,不是開玩笑,他相信自己能逃過上午一劫,保佑詞肯定功不可抹。看見他倆在路上受人矚目,他心裡的怨氣漸漸消散了。他像教授牽在身後的一隻山羊,磕磕絆絆緊跟著,不知道究竟會被帶到哪裡?教授好像故意跟他玩遊戲,在他認為是終點的地方,教授轉身一拐,又向另一條街巷走去。姜夏知道教授嗒嗒嗒的小碎步的全部含義。急促、沒有間歇的腳步聲,意味教授的精神狀況已經滑到平均值以下,接下來他免不了會無緣無故地發火。教授對姜夏的慢手慢腳,開始表現出不滿。剛穿過兩個街區,教授就故意誇起研究小組裡的馬厲。那人的眼線極長,終日眯著眼,卻擅長從剃鬚刀片薄的眼縫,察顏觀色。只要教授夸馬厲,姜夏就有受傷的感覺,弄不清自己又在哪兒犯錯,惹惱了教授。

“快,快!可能來不及了。”

教授回頭瞥他的臉上,流露出少見的惶恐神色。姜夏馬上意識到,他們要去拜見的,一定是上邊來的大人物。這幾天,教授與姜夏一樣,都弄上了大便不通的毛病,嗓子發澀,太陽穴脹得發疼。但教授被大人物的電話一召喚,就興沖沖地忘了這個折磨人的煩惱。姜夏走在街上,打量著街邊的玻璃櫥窗,心裡執拗地想要找到一種管用的藥片。他有點鄙視教授在大人物面前的謙卑相。他時常為研究小組獲得的各種獎狀、錦旗感到好笑,也許小組成員應該把得到的一半酬金,轉寄給那些原始文獻的外國作者。他想不通教授為什麼不搭車,難道通過呼吸滿是塵土的空氣,通過教授一路領先的雙人競走,板結的屎塊就肯服服帖帖地滑下吸水的腸道?僅僅幾秒鐘,教授就不見了。姜夏緊追幾步,發現他閃進了一幢不起眼的舊樓房。順著走廊,他們找到了樓梯口。沒想到在看似無人的地方,冒出一個門衛間,裡面躥出一位駝背老漢,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