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有形之手》

《科技創新有形之手》

《科技創新有形之手》是由顏振軍所著,2011年12月有紅旗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簡介

科技創新有形之手》作者以多年參與科技管理的切身體驗和深入系統的理論研究,在理念、體制、機制等幾個方面,針對當前中國政府科技管理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提出了鮮明深刻獨特的見解,適合黨政領導幹部、政府和大學及研究機構的科技管理人員、學者以及對科技創新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內容架構

全書分五個板塊。

第一板塊包括緒論和第一章,提出政府科技管理改革的任務,並討論跟這個任務相關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狀況。科技創新從來就不是在一個封閉體系中的活動,政府科技管理也與行政管理改革和其它領域的改革直接相關。

第二板塊包括第二章到第六章,涉及科學與技術、科技與社會、科技與政治、科技與文化、科技創新中的政府與市場這幾對關係,主要是討論與政府科技管理相關的理念問題。對一些理念問題的無意識,或在一些似乎是常識性問題上的認識模糊,會對科技創新的制度設計、戰略謀劃和機制改革產生阻礙。

第三板塊主要討論政府科技管理的體制問題,包括第七、第八和第九章。第七章在戰略與統籌方面,重點討論了兩個問題:如何加強戰略研究、制定、實施的能力和如何改善中央政府科技創新的統籌協調。針對後者提出了設立國家科技創新領導小組、將科技部改組為國家科技創新委員會、調整發改委和工信部等部門職能的具體建議。第八章針對當前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中的薄弱環節,在具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健全“產學”融合的科技創新體制的任務以及對改進政府管理的相應意見。第九章提出應當建立整合協調、突出特色的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體制。

第四板塊為機制部分,主要討論政府科技管理應當從哪個角度切入、優先做哪些事情、如何做得更好。第十章提出了“需求導向”的原則。第十一章涉及的科技法規與政策,應當是政府管理第一優先項。第十二章科技經費管理,是當前政府科技管理在具體層面應重點理順的。科技評價和科技創新平台,是在目前政府科技管理中尚未得到應有的充分重視的內容。

第五板塊即最後一章創新的社會基礎,意在提出科技創新需要適宜的社會基礎,行政管理體制、文化建設、教育等方面的變革將有助於改善創新的社會基礎,最佳化科技創新的社會環境。最後,作為案例,對政府科技管理的“北京模式”進行了討論。

作者.

顏振軍顏振軍

顏振軍,中國第一位以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博士論文研究方向的學者,參與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科技企業孵化器行業組織——北京創業孵育協會,歷任該協會秘書長、北京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中國高新區協會創業中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科委軟科學處處長等職務。

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體辦公室副主任,負責科技方面的立法與監督工作。

2003年9月19日,在全國高新技術產業化工作會議及火炬計畫15周年總結表彰大會上,被表彰為“火炬計畫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