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是一門藝術》

《研究是一門藝術》

《研究是一門藝術》由新華出版社出版,本書邏輯嚴謹,語言簡練,能夠幫助讀者培養縝密細緻的思維與準確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所闡述的方法都將給您實用而有益的幫助。本書介紹了一種環形研究過程:思考-寫作-修訂-重新思考,並提出了在尋找話題、制定計畫、收集資料、組織論據、起草初稿、修改潤色等各個環節中貫徹以讀者為中心原則的具體方法。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6

本書英文版自首次出版以來,發行量已突破40萬冊。美國很多太學將本書用作寫作課教材和撰寫各級畢業論文的指導用書,不同領域的資深研究者也將之視為撰寫研究性報告、學術著作權威指南。本書還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廣泛發行。

作者強調,無論是撰寫學位論文、調研報告,還是撰寫一部圖書,研究者應突破自我中心,從目標讀者的角度出發,來尋找讀者關心的話題,用讀者接受的語言和文體寫作,預見讀者可能提出的富有見解而又挑剔的意見並加以回應。成功的論文、研究報告或圖書其實是一場在作者與讀者間精心組織的對話。

本書介紹了一種環形研究過程:思考-寫作-修訂-重新思考,並提出了在尋找話題、制定計畫、收集資料、組織論據、起草初稿、修改潤色等各個環節中貫徹以讀者為中心原則的具體方法。

本書邏輯嚴謹,語言簡練,能夠幫助讀者培養縝密細緻的思維與準確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無論你是本科生、研究生、大學教師,還是公司職員、管理人員、政府公務員;無論你要從事何種研究,撰寫何種報告,本書所闡述的方法都將給您實用而有益的幫助。

作者簡介

韋恩·c·布斯(WayneC.Booth)芝加哥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格雷戈里·G·卡洛姆(GregoryG.Colomb)維吉尼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教授。 

約瑟夫·M·威廉士(JosephM.Williams)芝加哥大學英語語言文學榮譽退休教授。他們三位曾在芝加哥大學聯合講授高級寫作課程。在經過認真討論確立本書的大綱及計畫後,他們分工撰寫各章,然後互換,每人對其他兩人的部分進行修改,幾輪過後才形成定稿。本書因此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成為一部經典。他們的合作也成為團隊研究的成功標本。

目錄

譯者序
中譯本序
英文版原序
第一部分 研究、研究者與讀者
前言:開始一個研究計畫
第一章 以書面形式來思考
第二章 與讀者建立聯繫
第二部分 提問題,找答案
前言:規劃你的研究計畫
第三章 從題目到問題
第四章 從問題到難題
第五章 從難題到原始資料
第六章 使用原始資料
第三部分 提出觀點並加以支持
前言:匯集你的論證
第七章 提出好的論證
第八章 觀點
第九章 理由與證據
第十章 承認與回應
第十一章 論據
第四部分準備、撰寫以及修改草稿
前言:再次規劃
第十二章 規劃與撰寫草稿
第十三章 修改研究論文的組織架構與論證
第十四章 導言與結論
第十五章 以視覺的方式傳達證據
第十六章 修改文體風格
第五部分 一些最後的省思研究的倫理
給教師的後記

編輯推薦

如何使用本書

如果你是才剛要開始執行你的第一個研究計畫,這項任務或許會重得讓你吃不消:我要如何找到一個題目?我要去哪裡找與這個題目有關的信息?當我找到相關信息時,又該如何處理?甚至於,即使曾經在寫作課程上寫過研究論文,一想到這次是玩真的,你可能會感到害怕。就算是資深的研究者在著手新的研究計畫時,也會覺得焦慮,尤其當這個計畫是全新的時候,更是如此。所以你這樣的焦慮,大多數的研究者也曾感受過(我們三位作者都曾切身感受)。不同的是,有經驗的研究者知道他即將面對的是什麼樣的處境:辛苦的工作,但也有探索的喜悅;有些挫折,但有更多的滿足;有困惑的時候,但也有信心一切終會水到渠成。

從心理上做好開始研究工作的準備,消除可能出現的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這本書看兩遍。第一遍大概瀏覽,稍微了解書中的內容,如果遇到覺得迷惑或枯燥的部分,就先跳過。然後,當你開始研究工作時,仔細閱讀目前進度相關的章節。如果你是研究新手,就從頭開始再讀一遍。如果你已經有些研究經驗,但對目前的研究領域不太熟悉,第一部分約略看過即可,然後再仔細閱讀其餘章節。如果你自認為是個研究老手,或許會發現第四章,以及第三、第四部分對你最有幫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