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間:絕境中的勇氣與智慧》

《眨眼之間:絕境中的勇氣與智慧》

《眨眼之間:絕境中的勇氣與智慧》為台灣中國小優良推薦讀物,心寬忘地窄的美麗境界,2005年榮獲全球熱愛生命獎 ,2006年榮獲全球生命文學創作獎 。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2007年創下金氏世界紀錄他不能嚼食吃飯,不能行走言語,眨動的眼皮,是他唯一與外界溝通的橋樑。秉持著一股對生命的信心,他以眨動眼皮的方式,寫下這場病痛帶給他的領悟。他深信,即使在病中,也要保持活潑的生命力。於是他決定用寬闊的心,包容生命的苦難,為突如其來的逆境解凍。心寬忘地窄的美麗境界

內容簡介

十年前陳宏因呼吸衰竭,導致昏迷,在加護病房住了五十多天,從此未離開過病房。他罹患的是國內外醫生都束手無策的罕見病種,學名稱為“運動神經元病變”,這類病人一般又叫作“漸凍人”。生病初期,陳宏自覺腿肌無力,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最後他全身癱瘓,食不能咽、口不能言,僅靠呼吸器及灌食用的管子,維持生命。現在,他與人溝通的唯一管道,只剩下眼睛。他深信,即使在病中,也要保持活潑的生命力。於是他決定用寬闊的心,包容生命的苦難,為突如其來的逆境解凍。十年來,陳宏努力創作,成績斐然……陳宏創作,靠眨動眼眸來書寫。憑著一塊透明注音板,記錄者根據他眼睛的眨動找出注音符號,拼寫出中文,通常一個字,需要眨眼6—10次,最後再請陳宏校對,才算圓滿。一個字、一句話、一篇文章、一本書……必須經過如此困難且繁瑣的順序才能完成。但是陳宏“化病為愛,用愛解凍”,把握生命的每一天,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挑戰生命的極限,發揮生命本色,透過眼眸與夫人劉學慧老師天作之合,凝聚一點浩然正氣——創造字字清新,捲起勇哉千里風;展現句句活力,不只打破金氏記錄,也打破了生命的記錄。《眨眼之間》一共有五個部分:“熱情眨眼的靈魂”、“每一個微笑時刻”、“心寬忘地窄”、“活著,就要持續成長”和“如夢初醒,柳暗花明”。在書中,作者展現出對人生的熱情與執著,傳達出驚人的生命力,字裡行間洋溢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在陳宏先生的文章中,處處充滿著“樂觀”,沒有自憐自哀的捶胸頓足,沒有怨天尤人的眼淚鼻涕,反而是積極進取的利人,字裡行間洋溢著快樂,也讓周遭的人如沐春風。如此樂觀開懷,以喜悅面對殘缺人生,這就是一種美,由閱讀一顆美的心靈,帶來一種真的感受,善的感動,美的感覺。

作者簡介

陳宏,台灣資深新聞工作者,攝影名家,文化工作者。曾任報紙主編、主筆,攝影雜誌總編,並在大學任教二十年。歷任各大影賽、影展評審,並輔導各大專院校攝影社團多年。曾舉“陳宏國劇專題展”,開風氣之先。並曾改編古典名劇《桃花扇》、《李逵鬧梁山》等。著有《陳宏文存》八冊,《攝影一席話》,《攝影漫談》四冊,《國劇故事》第二冊及第四冊等。早年也曾涉足兒童文學,作品曾改編為電視劇。幼兒讀物《太平年》也已重新出版。寫作上,擅長以通俗文筆闡釋專業話題,涉獵頗廣。才華橫溢,獲獎甚多。1999年,陳宏被診斷為運動元神經病變。2000年4月迄今,病困臥榻,全身癱瘓,靠著呼吸器、鼻胃管維生:口不能言,手不能持卷,僅藉注音板,以眨眼(轉動眼球)方式與人溝通。十年來以此方式創作不輟,紀錄病中經歷和感悟,成績斐然。病後出版有《眨眼之間》、《生命之愛》、《頑石與飛鳥》、《我見過一棵大樹》、《苦,也是一種豐富》、《自在的少水魚》等六書。《眨眼之間》經推薦列為2003年度台灣中國小優良讀物。陳宏2005年榮獲全球熱愛生命獎。《我見過一棵大樹》榮獲2006年全球生命文學創作獎。2007年,陳宏以19萬零185字,創下“眨眼書寫出版最多字數”的金氏世界紀錄。陳宏的作品通過兩岸漸凍人協會的交流來到大陸,他的事跡和作品必將感動和激勵千千萬萬的大陸同胞。

媒體評論

陳宏先生用眼眸書寫生命,從無常中得見美好,令人想到深谷幽蘭,他的身軀凍如幽谷,卻堅持用文字散發蘭香。深谷幽蘭,散發清香在人間,不亦美矣。——星雲大師(陳宏《石頭與飛鳥》序《幽谷蘭香》)陳宏先生不是漸凍人,他是“已凍人”,只剩下眼睛可以眨,生命就在眨眼之間,但是他沒有放棄,他用眼眸書寫靈魂。讀他的文章,有壓抑不住的生命力透紙而出。他不能動彈卻好活潑,他被凍住卻好熱情,他不能言卻用眼道出生命的真諦,他用寬闊的心包容生命的苦難,只要眼睛能動,生命就絕不會停歇的用筆來唱歌。——馬英九(陳宏《生命之愛一在眨眼之間》序《用眼眸書寫靈魂》)他的身體被冷凍、被禁錮、他的思想飛翔、靈魂自由,展現對人生的熱情與執著以及驚人的生命力:他證明了生命的意義在寬度與厚度,其實他是“多水魚”。有人渾噩過一生,才是真正的“少水魚”。——蕭萬長(陳宏《自在的少水魚》序《悠遊出大海的氣象》)陳宏老師身不能動,卻能明白:天地只存一床,身心自在,生命無比困頓,何等安詳;帶有一點點慈祥的微笑,此情此景能夠面帶微笑,多么不易,因為心無一物所以臉像彌勒,因為心性慈悲所以無憂怨恨!——心定和尚(陳宏《苦,也是一種豐富》序《陳老師的笑》)世間的苦樂,本是一念間事。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論事一如觀景,要多從幾個角度著眼,才能看得寬、看得廣,心胸自然開闊。每個人都可能跌跤,這算不得什麼丟人的事,問題在於跌倒後還要再站起來。無論發生什麼7都不能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只要一息尚存,人總得顯示出生命力。病就是磨難,能忍則忍。不把病視為魔,轉念間,我把它當作“朋友”。人到真的病了、病倒了,才會感悟到生命是多么脆弱和渺小。臥病在床三載,活在這個框框,“地”實在是夠“窄”了。誠然,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只有拓展“心寬”的境界,來平衡”地窄“的現實。正如山不轉路轉,堪可謂天無絕人之路。——陳宏

目錄

序言感動、敬意與心愿殷大奎/001推薦序半杯水的馬拉松競賽彭蕙仙/001推薦序會說話的眼睛——漸凍人陳宏朱立熙/008自序境由心造陳宏/013熱情眨眼的靈魂漸凍的身軀,熾熱的心/002在陰陽兩界的分水嶺上/004雞同鴨講的笑話/008半杯水/012前輩們的照顧/016沒病似的人/023對!/025溫馨點滴/027轉念,心平氣和/031每一個微笑時刻垃圾桶與大海/036讓我把話講完!/039病、探病/042一次意外的展覽/044鮮活的生命力/047好起來!/050抓住生命,勇敢向前/052媽媽情懷/054那一片藍天/057難行能行,難忍能忍/061活躍在運思里/065心寬忘地窄萬物靜觀皆自得/070綻放人性光輝/075笑在不言中/078主動走出陰霾/080什麼樣的人最偉大?/082絕境裡的智慧/086心寬忘地窄/088化苦為樂/091末完成的篇章/093眼含淚珠,面帶笑容/094活著。就要持續成長活著,就要持續成長/098身病心不病/101難得知心人/104日子不要白過/107當能寫時就暢快的寫/110面臨橫逆沉著應對/113煙波林野意幽幽/115讓關懷抵達目的地/118病急也不必亂投醫/121歷事練心病中一得/124如夢初醒,柳暗花明如夢初醒,柳暗花明/128人人都喜歡有個好人緣/130年年過處處家/132沒有對立只有圓融/135脈搏找到啦!/137驚嚇一念間/140共鳴的迴響/142能力德行智慧/145關懷弱勢無分長幼/148與人無爭與事無求/150醫護本是一體/153童趣活化了病房氣氛/156探病/158生生不息淨念相繼/161附錄未曾謀面卻神交已久的朋友——我所認識的陳宏先生張紅/164陳宏攝影作品/174

前言

翻開這本《眨眼之間》,字裡行間仿佛看到陳宏先生和劉學慧女士用眼神和注音板在一個字一個字交流的畫面。一個四肢不能動彈、呼吸靠二十四小時呼吸機維持、口不能言的運動神經元病友,一個曾經的新聞工作者,在和病魔進行頑強鬥爭的同時,把在疾病中的感想、對生命的更多體驗和大家分享,使我這個從醫五十年的老醫務工作者有發自內心的感慨、感動,敬意油然而生。我和陳宏先生結緣要從二〇〇五年說起。二〇〇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在全球漸凍人日這一天,中國醫師協會召開了第一屆“融化漸凍的心”社會公益活動新聞發布會,一項由中國醫師協會發起的由協會、醫院、醫生、患者、社會志願者、愛心企業共同參與的為幫助中國數以萬計的運動神經元病患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簡稱ALS,俗稱“漸凍人”)的公益救助事業正式啟動了.正式開通了800-8103386面向全國病友的救助服務電話。

精彩書摘

我的衣著被脫光,是赤裸裸的,全身貼了不少心電圖的測鈕,兩臂也插了點滴;左臂還綁上血壓測試器,最使我訝異的是——我的雙手被綁在病床兩側的欄桿上。護士來了。那時,我還可以拿筆,透過筆談,她解釋說:在急救過程中,我有些本能的反抗動作,這是為了防範我把管子破壞的安全措施。現在我清醒了!可以鬆綁了!不過,她特別聲稱,我身上的任何東西都不能動。原來我的生命狀態,血壓、脈搏、血氧濃度、呼吸頻率都已量化,顯示在終端熒幕上。我頓然覺得,我身已非我有,真的是四大皆空了。紀律嚴明的白衣天使加護病房是個半密閉式的建築,人員出入均有管制,訪客探視,每天開放兩次,每次三十分鐘;而且人數也有限制,進入時必須加罩隔離袍:就是那裡護士的工作服,也是特別設計,下同於一般的白衣天使。在工作劃分上。每一位護士的責任區,大概是兩張病床,最多不會超過三張床,但她們應變、機動力極強,只要留意早晨的交班,就可體會到她們的紀律嚴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