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美容學》

《皮膚美容學》

《皮膚美容學》,作者何黎,由人民衛生出版社發行於2008年11月1日出版。《皮膚美容學》包括了皮膚美容基礎理論、皮膚保健與美容、毛髮保健與美容、化妝品皮膚科學、雷射與光子美容治療技術、美容套用技術、皮膚外科學、美容中醫學及常見損容性皮膚病治療九個章節,將皮膚科知識與皮膚美容緊密結合起來,由淺入深,多角度、全方位闡明了皮膚美容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增加了無創性皮膚檢測、醫學護膚品等新內容,同時還反映了當前皮膚美容學的發展趨勢和新的研究成果,特彆強調皮膚病治療與各種美容方法、技術相結合的新理念。不僅恢復了皮膚生理功能,還盡力滿足了心理學和社會學視角的美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第1版(2008年11月1日)
叢書名: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美容專業醫師培訓教材
平裝:426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117107020
條形碼:9787117107020
商品尺寸:25.8x18.6x1.8cm
商品重量:962g
ASIN:B001M5TS28

內容簡介

皮膚美容學》包括了皮膚美容基礎理論、皮膚保健與美容、毛髮保健與美容、化妝品皮膚科學、雷射與光子美容治療技術、美容套用技術、皮膚外科學美容中醫學及常見損容性皮膚病治療九個章節。

編輯推薦

《皮膚美容學》將皮膚科知識與皮膚美容緊密結合起來,由淺入深,多角度、全方位闡明了皮膚美容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增加了無創性皮膚檢測、醫學護膚品等新內容,同時還反映了當前皮膚美容學的發展趨勢和新的研究成果,特彆強調皮膚病治療與各種美容方法、技術相結合的新理念。不僅恢復了皮膚生理功能,還盡力滿足了心理學和社會學視角的美感。

作者簡介

何黎,女,1962年出生,博士,博士生導師,教授,先後畢業於昆明醫學院及雲南大學生命科學院。1993年一1995年在泰國朱拉隆官大學留學,專修皮膚美容。現為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雲南省皮膚性病臨床研究所所長,昆明醫學院醫學美容專業主任。任《皮膚病與性病》雜誌主編及《國際皮膚性病學雜誌》、《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誌》、《中國美容醫學》等7個國家級雜誌編委;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常務委員及皮膚美容亞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委員及皮膚美容學組副組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科分會常務委員及化妝品委員會委員、雲南省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雲南省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雲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雲南省教委教學科研帶頭人。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女職工、首屆中國皮膚科優秀中青年醫師獎、雲南省首屆十大女傑、雲南省三八紅旗手、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雲南省第十八屆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劉瑋,醫學博士,解放軍空軍總醫院主任醫師,第四軍醫大學皮膚科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客崖研究員。1996年~1998年曾赴荷蘭鹿特丹ERASMUS大學醫學院完成博士後研究。近十餘年來主要從事皮膚美容、化妝品不良反應以及化妝品功效研究。曾參加編制有關化妝品皮膚病的七項國家標準,負責編寫衛生部《化妝品衛生規範》人體試驗部分,負責編制《防曬化妝品SPF值人體測定方法》國家標準。目前承擔衛生部化妝品標準委員會科研課題7項,主要涉及中國九大類特殊用途化妝品的功效研究,建立標準的功效評價程式和方法,為中國化妝品行業的監督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據。

目錄

第一章皮膚美容基礎理論
第一節皮膚結構與皮膚美容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下組織
第二節皮膚屏障功能皮膚美容
一、皮膚屏障功能解析
二、皮膚屏障作用
三、評價皮膚屏障功能指標
四、皮膚屏障功能研究進展
第三節皮膚吸收功能與皮膚美容
第四節皮膚色素代謝與皮膚美容
一、皮膚顏色
二、黑素代謝及影響因素
第五節皮脂代謝與皮膚美容
一、皮脂腺功能
二、皮脂組成
三、皮脂代謝
四、影響皮脂腺分泌的因素
第六節皮膚免疫功能與皮膚美容
一、皮膚的固有免疫系統
二、皮膚的適應性免疫系統
三、紫外線(UV)對皮膚免疫系統的抑制作用
四、紫外線對黑素細胞的影響
五、皮膚衰老與皮膚免疫
六、皮膚瘢痕與皮膚免疫
第七節光牛物學特性與皮膚光老化
一、光物理學特性及生物學效應
二、皮膚光感類型
三、皮膚老化與光老化
四、皮膚光老化的防護
五、皮膚老化與光老化的治療
第八節維生素、微量元素與皮膚美容
一、維生素與皮膚美容
二、微量元素
第二章皮膚保健與美容
第一節皮膚健美的標誌
第二節常用皮膚美容檢測技術
一、無創性皮膚檢測技術
二、共聚焦雷射掃描顯微鏡在皮膚科的套用
三、斑貼試驗
四、皮內試驗
五、光斑貼試驗
六、乳酸試驗
第三節皮膚類型
一、皮膚類型及特點
二、皮膚類型判定
三、影響皮膚性狀因素
四、各年齡段皮膚特點
五、敏感性皮膚
第四節皮膚保健與護理
一、皮膚保健
二、皮膚護理
第三章毛髮保健與美容
第一節毛髮結構與特點
一、毛乾組成
二、毛囊結構
三、毛乳頭的構成
四、毛囊周圍的結構
五、毛髮的化學組成和生化
第二節毛髮的生長周期及調控
一、毛髮的生長周期
二、調控毛髮生長的因素
第三節毛髮顏色
一、毛囊黑素細胞
二、影響毛髮顏色的因素
第四節毛髮保健
一、毛髮的物理特性
二、毛髮生長的評估方法
三、毛髮類型與毛髮損傷
四、毛髮護理與美容
第四章化妝品皮膚科學
第一節慨淪
第二節化妝品的基礎知識
一、化妝品的特性
二、化妝品衛生檢測與質量控制
第三節化妝的分類
一、化妝品分類
二、美容常用劑型簡介
第四節化妝品的原料和輔料
一、化妝品基質原料
二、化妝品輔助原料
三、功能性化妝品原料
第五節化妝品的皮膚吸收與滲透
一、透皮吸收途徑
二、透皮吸收過程
三、化妝品經皮吸收的測量方法
四、影響化妝品吸收的因素
第六節化妝品的功效評價
一、化妝品保濕功效評價
二、嫩膚與抗皺化妝品功效評價
三、祛斑美白化妝品功效評價
四、防曬化妝品的功效評價
第七節化妝品的選擇與使用
一、正常人群化妝品的選擇與使用
二、醫學護膚品在皮膚科的套用
第八節化妝品相關法規
一、化妝品衛生法規和條例
二、化妝品其他相關法規
第五章雷射與光子美容治療技術
第一節雷射與光子基礎知識
一、電磁輻射
二、雷射
三、強光
四、射頻
五、其他光源
第二節光-組織相互作用
一、光-組織相互作用
二、熱變性與組織凝固
三、選擇性光熱作用原理
四、擴展的選擇性光熱作用原理
五、局灶性光熱作用原理
六、光調作用
第三節皮膚血管異常性疾病的雷射治療
一、概述
二、雷射治療原理
三、雷射機類型
四、雷射治療方法
五、術後護理
六、併發症及其防治
七、治療效果
附:血管內雷射微創治療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
第四節色素性疾病的雷射治療
一、Q開關雷射技術介紹
二、表皮內色素增加性皮膚疾病
三、真皮色素增加性皮膚疾病
四、真表皮處色素增加性皮膚疾病
五、文刺治療
第五節皮膚年輕化治療
一、汽化型雷射治療
二、非汽化型雷射與光子治療
第六節尋常型痤瘡雷射治療
一、光療、射頻治療技術
二、光療、射頻治療痤瘡禁忌證
三、技術操作
四、常見副反應
五、常見副反應的防治
第七節瘢痕治療
一、侵襲性治療
二、非侵襲性治療
第八節脫毛
一、雷射脫毛原理
二、各種脫毛雷射及強光治療系統
三、雷射脫毛治療
四、療效及其相關因素
第九節光動力治療
一、光動力學療法(PDT)發展史
二、光動力學療法(PDT)定義
三、光敏劑
四、PDT殺傷腫瘤的體內作用機制
五、光源
六、適應證
七、副作用
第六章美容套用技術
第七章皮膚外科學
第八章美容中醫學
第九章常見損容性皮膚病
參考文獻

序言

近年來,我國美容業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廣大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容需求。但是,隨著服務領域和服務數量的不斷擴大,有的皮膚科醫師缺乏皮膚醫學美容專業知識,在治療皮膚疾病的同時往往不能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皮膚美容,達不到疾病治癒與皮膚美容相結合的效果。因此,提高皮膚專科醫師的美容服務素質,培訓規範的皮膚美容專業醫師,引領我國規範的美容市場已追在眉睫。中國醫師協會擔任著維護醫師權益,培訓專科醫師,保障患者利益,提高我國醫療服務水平等責任。

文摘

(一)角質層
角質層是皮膚的“衛七”,由5-15層角質細胞和角層脂質組成,與皮膚美容關係最密切,具有五大功能:
1.美學功能光線在厚薄不一的皮膚中散射後,表皮顏色會出現變化,如光滑含水較多的角質層有規則的反射可形成明亮的光澤,而乾燥、有鱗屑的角質層以非鏡面反射的形式反射光線,使皮膚灰暗。角質層過厚,皮膚會顯得粗糙、黯淡無光;角質層過薄,如過度“去死皮”、“換膚”等,皮膚的防禦功能減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出現皮膚問題,如:出現皮膚潮紅、毛細血管擴張、色索沉著、皮膚老化,甚至引起某些皮膚疾病。
2.保護功能角質層的主要成分角蛋白及脂質緊密有序的排列能抵禦外界各種物理、化學和生物性等有害因素對皮膚的侵襲。
3.防曬功能角質層是皮膚吸收紫外線,主要是中波紫外線UVB,因此角質層具有防曬功能。
4.吸收功能角質層是皮膚吸收外界物質的主要部位,占皮膚全部吸收能力的90%以上。由於角質層問隙以脂質為主,所以角質層主要吸收的是脂溶性物質,所以皮膚科的外用藥物和美容化妝品多是乳劑和霜劑。
5.保濕功能正常角質層中的脂質、天然保濕因子使角質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穩定的水合狀態是維持角質層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條件。角質層能保持經皮膚失水量僅為2.5g/(h·cm2),使皮膚光滑柔韌而有彈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