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線》[小說]

《生死線》[小說]
《生死線》[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生死線》作者蘭曉龍,湖南邵陽人,1973年5月26日出生。1997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後進入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成為一名職業編劇。曾創作了話劇《紅星照耀中國》,電視劇《石磊大夫》、《步兵團長》。話劇《愛爾納•突擊》在獲得2002年全軍新劇目展演編劇一等獎。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生死線》[小說]《生死線》

重傷的歐陽被沽興車行的頭兒四道風搭救,一個草莽和一個共產黨人在朝夕相處中
引發了無窮的矛盾。但兩人最終發現誰也離不開誰。在國難當頭之際,一群自稱是“追求永恆的短命鬼”、一支由昔日陌路人最終成為並肩作戰的兄弟組成的這支新的武裝力量,在與日軍殘酷的戰鬥中,一批全新的人物形象從混沌的歷史中走出來,使這個戰爭故事煥發出悲壯、複雜的傳奇色彩。這場戰鬥讓所有人意識到反抗仍然存在,他們什麼都沒有,只能扯出一桿旗,四道風也成為民間傳說的一個英雄,一支名為“四道風”的城市抗戰武裝。歐陽山川、四道風、何莫修和龍文章,他們身上具有一種求取生存、發展、獨立的精神,一種對自我個性完善地追求,合在一起我們可稱之為民族精神。

作者簡介

蘭曉龍,湖南邵陽人,1973年5月26日出生。1997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後進入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成為一名職業編劇。曾創作了話劇《紅星照耀中國》,電視劇《石磊大夫》、《步兵團長》。話劇《愛爾納•突擊》在獲得2002年全軍新劇目展演編劇一等獎。2005年2月《愛爾納•突擊》獲得老舍文學獎、曹禺戲劇獎。作為老舍文學獎的重要獎項,戲劇劇本優秀獎是與長篇小說優秀獎和中篇小說優秀獎並列的獎項,此次以講述一個普通農家子弟成長為軍營中優秀偵察兵的《愛爾納•突擊》獲得老舍文學獎戲劇獎的青年軍旅劇作家蘭曉龍,1997年由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就進入北京軍區戰友話劇團成為一名職業編劇,經過部隊的磨練和深入生活,蘭曉龍傾心而作的《愛爾納•突擊》由戰友話劇團在全國各地演出,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生死線》[小說]《生死線》

蘭曉龍的冷靜可能跟他人生中的幾個悖論有關,小時候好勇鬥狠,無心向學,偶然受美國劇作家尤金•奧尼爾感召,努力考中戲,竟然考上了。

畢業時,本來要去廣告公司的,但生性最恨拘束的蘭曉龍卻陰錯陽差當了兵,10年下來,銜至中校。現在的蘭曉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一般是一個違令不從的人,但打仗了我必定要去。”

蘭曉龍覺得自己很幸運,他開玩笑說自己是“陰陽兩界的人”,又補充道:“開這個玩笑我是沾沾自喜的。我不是地方上的百姓,我也不是一個完全的軍人,這是我非常榮幸的事情。”

“我在中戲上學時就特別能理解荒誕派。我是一個標準的認為生活都是荒誕的人,但也正因如此,我活得比較開通。生活本來就是個困境,我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蘭曉龍還是大陸03版《射鵰英雄傳》 (周迅、李亞鵬)的編劇之一。

作品評價

這是一部非同一般的抗戰小說,作者蘭曉龍用他全新的視角賦予了與以往抗日題材小說所不同的思想內涵。

編輯推薦

和朋友一起戰鬥,是最溫暖的事情!每個人都是他人的援兵。
《士兵突擊》前傳!青春、熱血、情義的傳奇!蘭氏之最虐小說!讓你體驗悲傷、意外、糾結的情感!

小說目錄

上部謎局
一九三八年沽寧七日
中部苦旅
一九四一年九個晝夜
下部救贖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及之前的六十天
附錄一
導演孔笙答問錄
附錄二
大概還會虐下去/蘭曉龍
附錄三
關於歐陽山川/廖凡
關於四道風/楊爍
關於龍文章/李晨
關於何莫修/張譯
附錄四
一種說法
另一個結局

媒體評論

蘭曉龍——一個負責任的故事大王:《生死線》——一部文本、製作、觀感都屬上乘的作品 ——崔永元(中央電視台節目製作人,主持人)
《生死線》講的是一個相信的故事,相信他人。在日本鬼子的鐵蹄踏遍中國的時候,決不投降是因為我們相信還有援兵。信任、情義是構成同仁合作、團隊精神的基石。現在注重個人競爭力、自我生存能力的培養,但如果過分強調“職場不相信眼淚”、“他人即地獄”,我們就不會再有安全感,我們將再也體會不到什麼叫溫暖。儘管這是一個距離我們很遙遠的時代里關於逆境中個人、團隊、戰鬥的故事,可其中講述的奮鬥精神和團隊精神到今天依然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 ——俞敏洪(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CEO)
一段驚動天地的抗戰,一群生死之間的男人……還有女人。
一個浴火重生的龍文章,一個神行百變的四道風,一個最有用又最沒用的何莫修……每一個身影都讓人血脈賁張。如果一部好作品是帶給人震撼,那么,蘭曉龍做到了。讓情節環環相扣的蘭曉龍;讓人屏住呼吸忘掉時間的《生死線》。這部書讓我想起了米切爾·克里奇頓和他的《龍捲風》《剛果》。看完《生死線》,你會覺得自己得跟蘭曉龍索賠。找蘭曉龍索賠的人不會少,賠坦克都是難免的。(坦克部隊演習的時候,蘭曉龍去了,結果發生了老百姓的捷達跟坦克追尾這樣千載不遇的事情。)《生死線》,讀者要索賠的是激情和熱淚。 ——薩蘇(作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