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1979》

《生於1979》

北京出版社出版 阿墨 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生於1979》《生於1979》
時間上,很多人都把我們當作20世紀70年代人,但在性格表現上很多人又把我們歸為80年代人。同樣是成長在三人家庭模式的獨生子女,我們是中國品嘗孤獨感的第一代人,既沒有70年代人常有的迷惘困惑,也沒有80代人具有大膽與放縱。“我們是包裹在幸福繭里的麻木的。”在向別人介紹我們這一代時,我常常會這么形容。特殊的家庭模式造就了我們與眾不同的性格。隨著時間的增長,我們踏入了社會,社會對我們第一代獨生子女表現了相當的關注與憂慮,這一代人究竟在想著什麼?在做著什麼?在期待著什麼?時代造就人,人也影響著時代,在社會變革的大潮中,或逆流而來,或順流而去,我們沒法改變的,是潮流的方向。《生於1979》想告訴人們的就是這些。

出版信息

北京出版社出版 阿墨

書摘與目錄

1980年,國家提出,要普遍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1979年,母親們無論採取什麼辦法高速生產都是沒法趕上第二胎了,於是,我很驕傲地成為了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聽說,奶奶無法承受大媳婦生了個女兒的事實,連夜趕到醫院,投訴醫院把她的男孫子給換掉了。我沒緣親眼驗證當年的慘烈。改革的力量就在於此,數千年來形成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就這樣被硬生生地一年年地磨去了。
第1節:第一代獨生子女
第2節:腦中的疑惑
第3節:一個人的生活
第4節:生於1979的主題
第5節:他誰都不是
第6節:他是法律系的
第7節:青春的漩渦
第8節:理性豬的課上
愛情之所以甜蜜,本身就已經摻雜了什麼東西,那裡面包含著年輕的我們對感情的過高期待,對寂寞過度的恐懼。“酒不醉人人自醉”,愛情的本身或許就是自我迷醉。既然有迷醉便必然會有清醒。那天晚上,我腦子裡都是與文俊師兄有關的片段。夢裡,我依然沒看清他的容貌,只記得他長得很普通,那么,我是清醒著,還是迷醉著呢?
第9節:來自檢查院的一封信
第10節:傷心1999
第11節:睡眠是死亡的兄弟
第12節:文俊師兄的來電
第13節:遠江與小蔚
第14節:寶玉石基礎課上
第15節:蒙娜麗莎的眼淚
第16節:我現在在你樓下呢
看著靜寂的夕陽西下,我預感到了寂寞的強烈威脅。愛情的意義就是陪伴,失去了陪伴的愛情變得倍加脆弱,難道我就這樣被愛情所征服?難道我就這樣讓一個人的存在與否操縱了我的喜怒哀樂?在這個廉價愛情泛濫的現代社會裡,在這個依賴等於沉淪的現實社會裡,我必須要找到愛情的代替品。這樣,我才可以或可能不怕失敗,不懼沉淪,而首要的就是,找到打發無聊光陰的辦法。
第17節:一起吃飯
第18節:遊戲開始
第19節:漫長的假期
第20節:白雲山約
第21節:狂熱地吻
第22節:眼淚因為嫉妒
第23節:愛何必百分百
第24節:他沒有追上來
“曉墨,曉墨,你幹嗎還哭呢?”他用手指擦著我的眼淚,“多么漂亮的淚珠呀,晶瑩剔透,像真的一樣。你不要再哭了,你應該像平日一樣,強悍、高傲地還擊,無助可憐的角色不該由你這樣聰明冷酷的人來扮演。”曉軍用力地把我抱住他的手分開,低頭撿起地上的手套,塞到我的手裡。 “來,曉墨,說句你應該說的話吧。”曉軍的語氣又恢復了溫和可親。我知道,要挽回自己尊嚴,只能說出那句話。 “曉軍,我們……分……手……吧。”
第25節:娜娜和她重合了
第26節:生病了
第27節:911事件
第28節:拜見家長
第29節:我傷害了你
第30節:燃燒的愛情
第31節:愛情應該是純真的
第32節:我們可以在一起的
第33節:那雙手套
第34節:高明的愛情騙子
第35節:我們分手吧
第36節:淒淒楚楚無人怨
第37節:陌路何處復相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