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十六歲》

《甜蜜十六歲》

《甜蜜十六歲》是一部由肯·羅奇導演,安瑪麗·福頓、威廉·茹安和馬丁·康普斯頓主演的喜劇電影。影片於2002年上映,上映後獲得坎城電影節以及其他電影的諸多獎項。本片片長106分鐘。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萊姆的母親讓娜正在服刑,不過她將在萊姆16歲生日時得到釋放。萊姆決定做一些有特別意義的事情,他是如此渴望擁有溫暖的家庭生活,多年來他從不曾得到

《甜蜜十六歲》《甜蜜十六歲》
過。這意味著要擺脫幾個討厭的人的影響控制,包括讓娜的男朋友斯坦,以及萊姆的祖父
不過首先必須解決的是籌集一筆現款,對於一個身無分文又沒有任何技能的少年來說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萊姆只好和他的夥伴策劃了一起瘋狂的陰謀,但他們逐漸發現這樁天真的計畫給他們帶來了種種麻煩。當萊姆意識到自己深陷於無法控制的危險中時,決定抽身而退。可事態似乎並不那么簡單……
(本片獲2002年嘎納電影節最佳劇本獎和蘇格蘭學院獎的最佳男主角獎,獲嘎納金棕櫚大獎愷撒獎最佳歐盟電影獎提名,共獲各類獎項9種、提名13種)

幕後花絮

肯·羅奇的四百擊--《甜蜜十六歲》
不知為什麼,看特呂福的《四百擊》(The 400 Blows)只得到部分地感同身受,而肯·羅奇(Ken Loach)的《甜蜜十六歲》(Sweet Sixteen)卻有讓我有痛進心底的感覺。

《甜蜜十六歲》《甜蜜十六歲》

叛逆少年永遠是電影所鍾愛,然而,時序到了2002,手機男孩的年代,再反還能反出個什麼來呢?顯然,兩個問題男孩都有個問題母親,《四百擊》里奧的反叛,是要逃離母親的那個家,然而,《甜蜜十六歲》的里恩反叛卻是為了贏回母親,並重建那個破碎了的家。

成長電影裡“問題少年”的反社會,不外來自一個問題家庭,少年的反叛對象也通常是家庭、或者學校。而揪出人物、故事背後的層層機制也是肯·羅奇以往電影裡所叨叨念念,偶爾讓觀眾格格不入的“教條”,連以浪漫花朵包裝的可口工運電影《麵包與玫瑰》,都難免在咀嚼朱古力時,發現黏牙的左派標籤紙。然而這次,肯·羅奇暫且擱下了他那層外顯的意識型態包袱,在故事影像表演上都展現了時代的速度感,這速度,反而讓他舉重若輕,讓人在大快朵頤之後,有敵不住的辛酸翻攪。

就要16歲的里恩決定為即將出獄的母親做些事情,買下一個河邊的車廂房屋,把姊姊也一起接回來住,為此,男孩夥同死黨不計代價要籌得一筆錢,黑吃黑、販毒,使盡渾身解數就是為了給母親一個家,幾度被傷害,已經完全無法信任母親的姊姊,遷就著親弟的夢想。

然而事情總是不盡如人意的,這雙混世哪吒終於踢到了鐵板,被抓包了,意外的,這名在掙錢上詭計多端小混混,被黑幫老大視為可以納為己用的佼佼者,然後,入伙之前的第一課,就是得先擺脫同生共死的好友,男孩重建家庭的意志如此強烈,他必須放棄死黨。於是在成為一個男人的過程中,先是要割斷感情關係,割斷他親姐,割斷他穿同一褲襠的弟兄。然後為贏回母親與黑暗之神進行一場交易。

可你知道,十六歲男孩湖邊的夢小屋,那對母愛深深眷戀之處,竟被母親訕笑為“鳥不生蛋地方……”,而這樣白目的話,竟又從母親情夫的嘲笑之口中得知。

男孩亮出匕首往前一刺,剎那間,肯·羅奇的教條框架轟然崩塌了……這是肯式“四百擊”。仍然攻向吃人社會,只不過這次隔空打穴,幾令人渾然不覺。

媒體報導

李木是那種也許不算沉默,但絕對是做大事的人。
少年時代已顯鋒芒
多少年後,如果他還倖存著,江湖一笑,英雄不問出身。
他有種把別人跟自己都逼到絕處的本事。
但是他溫柔
 

《甜蜜十六歲》《甜蜜十六歲》
 
他是李康生式的落寞加馬小軍式的張狂,妻夫木聰式的矯捷跟熱血,還有大暴走中杉原的不顧一切。
他有成人的冷靜,也有少年的瘋狂,有被迫殺人的懵然無知,也有偷假牙報復的小可愛。
然後他默默地,在不知所在的海邊,冷冷地絕望。
這片子沒想像中的親民,也許已經親民了,但戲劇性的東西還是太多。我始終不相信會有不愛兒子的媽媽,她在李木和屎蛋之間永遠選擇暴佞的後者。
愛是有選擇的嗎?
我們替李木無奈了。一直以來賴以生存的目標也被摧毀,接下來的他該何去何從?
李木學會刮鬍子的那天,他被朋友和母親完全徹底地拋棄了。
姐姐仍說著我愛你。但有了自己的兒子的她,畢竟不象他一樣那么需要母親了。
他在16歲生日那天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直在偽裝大人。
他其實只是個迫切需要媽媽的孩子。
16歲那天,這一點暴露無疑。這足以讓他斃命的死穴,在這一天,被狠狠擊中。
我萬分感謝最後ken loach大人沒讓李木尋死。
只是讓他焦躁的背影定格在吹著冷風的海邊,讓他面上的淚水,消失在石縫里,靜靜風乾。
(據說李木的扮演者Martin Compston,是個毫無表演經驗的小子,演得實在本色,堪稱自然流暢,在大家面前,決不遜色)

精彩劇照

《甜蜜十六歲》《甜蜜十六歲》

相關評論

I'll stand by you
2007-01-12 03:54:27 來自: Scala (上海)

Sweet Sixteen / 甜蜜十六歲的評論

[甜蜜十六歲],看的時候覺得像達內兄弟的[孩子],看完覺得像特呂弗的[四百下],現在覺得還是像[孩子]多一點。肯·羅奇,獲得金棕櫚獎之前他的電影我沒有看過一部,對這位導演印象也不深,只記得拍過[以祖國的名義],還有就是得過坎城最佳劇本獎,除此以外就一無所知了。這幾天在家看《人物》,有一期是肯·羅奇,突然喚起了我對這位導演的興趣。[甜蜜十六歲]於是成為我看的第一部肯·羅奇的電影。

《甜蜜十六歲》《甜蜜十六歲》

肯·羅奇喜歡用手搖攝影,順時拍攝,表現的基本是社會題材,所以[甜蜜十六歲]讓我覺得像[孩子]並不奇怪,我甚至覺得兩部影片出自同一導演之手,除了剪輯會有明顯的區別。不過相比較我更喜歡肯·羅奇的電影,至少[甜蜜十六歲] 我認為要好過[孩子]。不過[甜蜜十六歲]沒有獲得金棕櫚,達內兄弟已是兩度在坎城折桂([羅塞塔]1999,[孩子]2005)。沒辦法,評審們喜歡,而且是庫斯圖里卡喜歡,沒轍,只能閉嘴。好在今年老人終於如願了,[風吹稻浪]在坎城得到評審會一致好評。以王家衛的話來說,肯·羅奇獲獎沒有懸念。[甜蜜十六歲]描寫的青少年販毒問題,這已成為歐洲社會普遍觀眾的焦點之一。肯·羅奇選取這一題材應該說是很明智的,而且他對於影片的藝術性處理也是獨到的。沒有局限在批判上,而是以親情作為切入點來表現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困境。他把影片最後的宏旨導向關愛,理解,寬容,很難不令人動容。結尾處 Liam在濕地的那組鏡頭,從特寫推伸至遠景,向特呂弗致敬也罷,二十一世紀的[四百下]也罷。總之那一刻,[甜蜜十六歲]是屬於肯·羅奇的。
就像那首歌唱的,I'll stand by you.......

閱讀連結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1036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