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經濟》

《珠江經濟》

《珠江經濟》是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地區經濟類綜合性學術期刊。

基本信息

簡介

《珠江經濟》的辦刊宗旨是:探索理論、指導實踐、服務基層、輔助決策。重點體現“學術研究與經濟實踐緊密聯繫,思想創新與人文關懷和諧統一”的編輯方針。高度關注珠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演進過程,以刊載研究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進程中面臨的諸多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為主。在經濟理論界有良好的口碑,並得到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在1997年、1999年全國城市經濟期刊評獎中連續兩屆獲“十佳期刊”稱號,1999年獲得“首屆穗版優秀期刊”稱號。

審讀印象

《珠江經濟》是廣州市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經濟類學術月刊,主要發表珠三角經濟區研究成果。綜觀2006年該刊,誠如其“征訂語”所言,“體現出在珠江三角洲的區域研究、經濟分析、經濟預測上特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確已成為“其他地區及海外探討和研究‘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基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幾點:
一、有“理”有“據”,言之有物。目前許多學術研究期刊的文章,或“定性”或“定量”,“定性”則洋洋灑灑,不切實際,“定量”則只展示圖表數據,缺乏分析。《珠江經濟》注意選擇兩者兼顧的文章,往往在一篇文章里就體現出“定性”與“定量”研究的結合,此種文章遍及全刊,就給讀者留下了既說理又實在的印象。為了強化這種印象,該刊還統一圖表形式編制,由此亦可見編輯的良苦用心。
二、選題集中,關注民生。一般經濟學刊物,往往多純學術研究的文章,外行人看來,高深莫測,雲裡霧裡。《珠江經濟》編輯選題則直指區域經濟研究,常有關注當下民生的研究。諸如《廣州樓市價格調控與政府公共政策的效用》(俞梅珍,2006年第11期),《從消費結構變化看廣州城鎮居民消費新熱點——通信消費》(張鳳良等,2006年第11期),《廣州市停車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盧曉媚,2006年第10期),《廣東教育適度產業化利於教育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等文章,每期均有多篇。
三、編校精良,賞心悅目。除前面提到的統一圖表形式編制外,《珠江經濟》在形式和編校上的用功體現在諸多方面,如內文統一編排格式(包括色彩),留有較寬的天頭、邊幅,標題不大卻十分醒目,行距舒朗,編校精確,用紙講究,感覺十分清爽(對一本學術刊物而言,此點相當重要)。
建議封面(包括封底及封二、封三)加以改進,如何既合乎學術刊物身份又有特色?另外還可以增加各地(包括海外)區域研究信息摘編,使該刊讀者能夠進一步了解本刊的學術背景以及相關研究態勢。


經濟財政類期刊大全(十)

從經濟學的意義來理解,財政是一個經濟範疇,財政作為一個經濟範疇,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行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滿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