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之路》

《玄奘之路》

《玄奘之路》是一部由金鐵木導演,北京科影傳媒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水晶石影視動畫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洛陽市人民政府聯合攝製,由中國中央電視台和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大型史詩劇情紀錄片。主要講述了公元七世紀,一個大唐的僧人踏上了絲綢之路,他要前往遙遠的西方,尋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懸一線,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懷著堅定的信念,他終於抵達心中的聖地。十七年時間,一百一十個國家,五萬里行程,在異國的土地上,他被奉為先知,在佛陀的故鄉,他成為智慧的化身。由於他的緣故,大唐的聲譽遠播萬里,就連他腳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為聖物。然而他放棄了一切榮耀,依然返回故土。他翻譯的佛經,達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這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成就。他離世的時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萬人哭送。

基本信息

簡介

(圖)玄奘故里河南省偃師市玄奘故里河南省偃師市

由著名導演金鐵木執導的大型歷史題材電影《大明宮》和《玄奘之路》即將在2009年6月上映。《玄奘之路》是金鐵木導演繼紀錄片《圓明園》之後的又一力作,作為一位年輕的紀錄片導演,今年夏天,他又將有兩部影片同時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分別是《大明宮》和《玄奘之路》。

主創人員

顧問委員會

名譽顧問:季羨林 任繼愈
總顧問:馮其庸 黃心川
主辦單位
中國中央電視台
中國玄奘研究中心
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

承辦單位
北京觀唐時代文化有限公司
中國企業家雜誌社
北京科影傳媒文化有限公司

拍攝手記

緣起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玄奘”這個人名非常陌生,人們熟悉的是《西遊記》中的那個唐僧。《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經典的力量是勿庸置疑的。自明代吳承恩創作《西遊記》以來,一個陰柔懦弱、性別不明的唐僧形象已經深深地銘刻在中國人的心裡。在人們津津樂道於孫悟空的時候,唐僧的原型,玄奘卻被扭曲、被誤讀。幾個世紀的時間裡,真實的玄奘越走越遠,逐漸離開了中國人的視線,只剩下一個輪廓模糊的背影。

公元2005年的冬天,在北京平安大街一個普通的茶館,時間已過半夜。昏暗的燈光下,幾個已近中年的男人眉飛色舞,幾近痴狂之狀。城市白日的喧囂已經過去,疲憊的人們正在進入夢鄉,街道上遊蕩著三三兩兩幾個無眠的人。在這樣的時刻,世俗的欲望和壓迫都逐漸消退,多年不曾光顧的激情開始在昏暗的茶館瀰漫。血色逐漸爬上一張張原本菜色的臉,白天的矜持和理智不見了,青春似乎又一次降臨。

茶館夜談的主題正是玄奘,那個唐朝僧人在1400多年後點燃了我們久違了的激情。玄奘生活在大唐,那是一個令中國人魂牽夢繞的時代。玄奘,以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為那個充滿了榮光的時代做出了最好的註腳。在即將步入中年的時候,我們做出了一個決定,重走玄奘之路。重走玄奘之路,去發現一個真實的玄奘;重走玄奘之路,去感悟一個大氣磅礴的時代;重走玄奘之路,去尋找生命的真諦……

通向自由之路

今天,在陝西西安一帶,與玄奘有關的文化古蹟主要有兩處。其一為西安市區的大慈恩寺;其二為陝西銅川市玉華宮遺址。大慈恩寺是玄奘親自設計建造的,其中大雁塔的設計思路來自於印度菩提迦耶著名的大菩提寺。大慈恩寺一直保存到了今天,銅川的玉華宮只剩下了遺址。而玄奘譯經的第三個地方,弘福寺,就蹤跡全無了。

譯經工作持續了整整十九年。公元664年的春天,六十五歲的玄奘在玉華宮圓寂。玄奘非常從容地離開了人世。史料記載,預感到不久於人世,玄奘將弟子們召集到跟前,逐一安排了後事,然後微笑著走了。最後的十九年,玄奘一方面致力於佛經的翻譯,這是他安身立命的事業;一方面全力協調當時的佛教界跟中央政府的關係。玄奘明白,佛教的昌盛離不開帝王的認可和支持。為了佛教的發展,為了僧人們的平安,他周鏇於大唐帝王和權貴的左右,費盡了心機。晚年的玄奘,表面上奔波憔悴,內心其實非常安詳寧靜。他完全解除了心魔,圓滿已經降臨。

聽聞玄奘圓寂,當時的唐高宗李治說,“朕失國寶矣”。玄奘下葬那天,長安及周圍州縣送葬者百萬餘人,哀痛之聲響徹天宇。

重走“玄奘之路”

由著名紀錄片導演金鐵木執導的大型紀錄片《玄奘之路》攝製組抵達印度首都新德里,不但受到印方的隆重歡迎,甘地的後裔,在得知“玄奘之路”考察團隊員們拜謁甘地墓後,坐著輪椅的她被人推著特意趕到了墓地。

一千多年前,玄奘法師用雙腳溝通了中國和印度,促進了中印兩國人民的文化溝通和友好往來。今天,大型紀錄片“玄奘之路”考察團(攝製組)也沿著大使的足跡,重走玄奘之路。考察團(攝製組)從西安出發,經甘肅新疆,穿越吉爾吉斯烏茲別克阿富汗巴基斯坦,於12日順利到達印度首都新德里,並拜謁了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甘地墓。
當甘地後裔得知“玄奘之路”考察團隊員們拜謁甘地墓後,坐著輪椅的她被人推著特意趕到了墓地。她不但表示了對玄奘法師的敬仰,也對攝製組成員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希望“玄奘之路”考察團也能沿玄奘走過的路走遍印度。最後她還鄭重地送給考察團隊員每人一本英文版的甘地傳和甘地小銅像,以作紀念。

看點

從《圓明園》開始,電影、故事片、紀錄片區分越來越小,其實認為它只是在形式上,區分只是在內容上,紀錄片的核心是內容講真實的,但是和故事片沒有任何兩樣。從《圓明園》到《玄奘之路》,其實整個拍攝是嚴格按照故事片的操作方法在拍攝。因為這個現在還沒有成為一種類型,因為它的從業人員並沒有專業化,把整個電影故事片的一套方法用到了紀錄片的拍攝方法上,但是內容其實是最真實的,內容是講真實的,就這一點是和故事片的區別。
特別對於西安來講,像類似這樣的紀錄片,這樣一個片種,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形式,去表現西安、去表現以西安為代表的中國曾經有一兩千年輝煌的東方精神。

創作思路

高清紀錄片《玄奘之路》將以玄奘的“取經歷程”為基本結構。
1:一個僧人的冒險之旅。
《玄奘之路》應該像好萊塢大片一樣充滿故事和懸念。玄奘取經之路首先是公元7世紀的一次冒險之旅。玄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要冒險?整個取經歷程,他遭遇過什麼樣的挫折和災難?他如何化險為夷?
2:公元7世紀的文化之旅。
玄奘取經首先是關於佛文化的追問,但是,觀眾更感興趣的是公元7世紀的世俗文化。站在現代的立場上,圍繞玄奘的命運分享者影視,挖掘公元7世紀時“令人心動、令人玩味”的文化現象。
A:大唐氣象這是其中的重點。或許,只有在唐一代,才能造就驚世駭俗的“玄奘之路”。以玄奘的個人經歷或視角,描述和渲染大唐的文化現象。
B:西域文明絲綢之路的核心地區,如夢如幻的文化盛境。
C:中亞文明分享者影視與玄奘之路密切相關,與大唐歷史及文化相關。
D:印度文明生動的、具象的、有趣味的……
3:大唐精神的文化內涵
我們希望這是一部有文化內涵的紀錄片,它對中國的當下現實有一定的關照和暗示。“大唐盛世”和“大唐精神”作為內部線索,貫穿紀錄片始終。

相關視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