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世時》

《父親在世時》

小津安二郎編導的片子永遠是那么平實感人,平淡中自有真趣。負責盡職耿直真誠的\n老師、孤獨卻又堅強的鰥夫父親,只有一個從小到大一直又乖又懂事又孝順的兒子,\n一群不忘本的學生,一位知交老師,交織出一個平平淡淡的人生寫照。\n整個戲從頭到尾,一如小津所有其的電影,始終平平淡淡,卻令觀者內心悸動,似\n乎也觸動了許多自己的童年,對父母親的懷念,對逝去的歲月、童年、蒼老或早已\n故去的親人,產生無法用文字形容的感觸。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父親在世時父親在世時

本片是小津早期作品《獨生子》的變奏。描寫相依為命的兩父子,一直在鄉間生活。父親原是一名正直的好老師,但因一次意外,導致一位學童在學校郊遊時溺亡,終於他引咎辭職,並隻身遠赴東京尋找工作,留下兒子一人在鄉間就讀寄宿學校。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兒子長大後,首先到先台讀大學,及後更在秋田謀得教席。他終日冀盼能和父親共聚天倫,可惜卻仍未如願。兒子在入伍前,要到東京驗身,終於能和父親住在一起,可是父親卻在這時突然病危。子欲養而親不在,總叫人唏噓不已。

幕後花絮

影片著力講述了一對父子間的感情糾葛,沒有濃重筆墨,節奏舒緩平穩,卻自有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導演小津安二郎採用的是低角度固定攝影,不改變拍攝位置和焦距,不用疊印、淡入、淡出等手段。同時他十分講究畫面構圖和剪接,鏡頭的長短是固定的,其獨特的手法運用在不同影片中,對於刻劃人物、揭示劇情起到重要作用。本作品曾入選日本名片200部,獲第三屆日本電影雜誌協會十佳獎第2名,第一屆日本電影獎、教育推薦觀摩影片。

從小津編導的片子裡,我們所看到的日本人幾乎永遠個個善良謙和,似乎整個日本 大和民族乃是全世界最良善而又愛好和平的民族。他從最早期開始拍攝電影時,其 實也正是日本帝國已在侵略中國,或正在默默準備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時期。然而在 他的電影裡,當年日本全國皆兵,暗中加強戰備的事實,卻完全也看不見一點蛛絲 馬跡很難說小津對日本政權當年的窮兵黷武是故意視而不見,只想一直提醒當年 的日本上下,不要忘本,不要忘記日本早該從戰國時期走出來,以仁愛理性的平常 心好好過日子。所有二次大戰的難免牽涉到的一切,他都刻意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 就像黑澤明那樣,只講人性而不願面對血淋淋的現實。在小津的電影裡,我們幾乎 看不見一慣大吼大叫亂罵人的粗暴日本男人,永遠只見到謙恭和氣的男性,只會微 笑的涵蓄女性,只不斷在編織出一幅又一幅寧靜祥和的日本國畫和織錦。他的電影 即入世而又出世,即現實卻又失真。我們只能坐著不帶一點對歷史的認知和國讎家 恨去觀賞他的電影,希望日本大和民族從頭到尾都像他電影所描繪的那樣;我們也 只有用很禪意、不帶絲毫歷史包袱的眼光,單純的從電影美學的觀賞角度,才能心 平氣和的去欣賞他的作品,和小津一樣同時淨化提升自己的靈魂。

小津安二郎作品集

小津安二郎肄業於早稻田大學。自從他二十歲時進入松竹公司擔任攝影助理起,他所營造的就是一個完整的黑白默片電影時代。一切悲喜情懷都在靜默的黑白光影里緩緩呈現。到他轉入拍第一部有聲片《待到重逢時》為止,他已經拍攝了二十五部默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