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瓦甫戀歌》

《熱瓦甫戀歌》

歌劇《熱瓦普戀歌》是中央歌劇院委約創作並進行製作的、是首屆文化部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中獲“優秀劇目獎”的優秀中國歌劇作品,是一首生活在中國邊陲的維吾爾族人民關於藝術、生命、故土、祖國的讚歌。

簡介

《熱瓦甫戀歌》《熱瓦甫戀歌》

歌劇《熱瓦甫戀歌》2011年9月4日晚間在新疆人民大會堂上演,這是中央歌劇院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推出的第三部新疆題材的歌劇,該劇由金湘作曲,李稻川導演,俞峰指揮。由生長在新疆的女高音迪麗拜爾出演,中央歌劇院著名歌唱家王豐、李爽領銜主演。這是中央歌劇院首次整團到新疆進行專場演出。
據悉,中央歌劇院上演《熱瓦甫戀歌》是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系列活動“中外文化展示周”演出之一。中外文化展示周主題為“用藝術編織絲路美景”,分為“民族和睦的新疆”、“文化開放的新疆”、“藝術繁榮的新疆”三個板塊,旨在通過系列文化活動向世界傳遞出一個“民族和睦、藝術繁榮、文化開放”的新疆。

劇情

《熱瓦甫戀歌》以維吾爾族民間藝人塔西瓦伊與迪里拜爾扮演的女主人公阿娜爾古麗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他們一見鍾情卻因女主角父親的反對被迫踏上流浪之旅的故事。阿娜爾古麗生下女兒後死去,塔西瓦伊帶著女兒重返家園卻在大團圓時愴然逝去。這部歌劇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追求愛情、執著於藝術、眷戀故土的悲劇英雄形象。

演員

《熱瓦甫戀歌》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爾出演。她在劇中載歌載舞,一人飾演母女兩代人,充分展現了“夜鶯”般動聽的歌喉,美妙、清澈、銀鈴般的音色,婉轉、華麗、靈巧的花腔技巧,完美詮釋了阿娜爾古麗的形象,大段的新疆舞蹈曼妙傳神,顯示出藝術家深厚的功底,深深感染了觀眾。

特點

《熱瓦甫戀歌》《熱瓦甫戀歌》

語言、音樂、場景、服飾、舞蹈等充滿濃郁的維吾爾族特色,交響樂器與卡龍琴、彈撥爾、手鼓維吾爾族樂器共同演繹出人生、愛情、對藝術的執著和人對故土的熱戀的內涵。形態逼真的清真寺、巴扎、胡楊樹等場景,土色和棕色為主的條紋的麻布服裝,再現了十九世紀喀什地區的風貌,極具地域特色。

從事文化工作的謝楠發現了歌劇的一個亮點——胡楊樹,他說:“胡楊能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歌劇中不僅有跌宕的故事,還有胡楊在唱歌,新疆的胡楊樹是生活在沙漠中極其頑強的生命,象徵著堅貞和執著。”

幕後

《熱瓦甫戀歌》《熱瓦甫戀歌》

《熱瓦甫戀歌》取材於十九世紀著名的維吾爾族民間藝人塔西瓦依的經歷。這個傳奇的民間藝人在維吾爾民族中家喻戶曉,其創作的《卡瓦比孜熱》《塔西瓦依》等名曲傳唱至今。這部歌劇以塔西瓦依與巴依的女兒阿娜爾古麗忠貞的愛情為載體,表現了維吾爾族人民勤勞、善良以及對藝術的追求、對生命的執著、對故土的眷戀之情,展現了新疆的風土人情和豐富的音樂魅力。
歌劇《熱瓦甫戀歌》是“2010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期間推出的唯一歌劇新作,是中央歌劇院繼《阿依古麗》《一百個新娘》之後推出的第三部新疆題材的作品。由具有20多年新疆生活經歷的我國著名作曲家金湘和中央歌劇院導演李稻川合作編劇,金湘作曲。10年前,當劇本作者在得知維吾爾族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爾特別渴望演唱表現自己家鄉的原創歌劇作品後,便為這位“中國夜鶯”量體裁衣創作了這部新疆題材的歌劇,迪里拜爾如願以償地出演了這部歌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