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窺管》

《漢書窺管》

《漢書窺管》是由作者楊樹達著作、湖南教育出版社於2007年12月1日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漢書窺管》漢書窺管

《漢書窺管》代表著楊樹達先生治古典文獻的最高成就,同時,也被公認為是《漢書》文獻整理的兩大名著之一。這是一部恢弘贍富或不及《讀書雜誌》,而綿密精湛則有過之的讀書筆記。本書體例依照《漢書》篇目,以《漢書》疑難章句為綱,先芎錄儒先成說於其下,再下以精確不磨之按語,舉凡“不嘹班書古義而誤訓”,“據前人妄竄而改不誤之班書”,“不知班書省略”等,作者均以博聞強志浩如煙海之文獻經典,以爐火純青之文字音韻訓詁文法校勘修辭學養,以幾十年如日之殫精竭慮,加以辨正。

精彩書摘

漢書窺管卷一
武帝紀第六(漢書六)
年四歲,立為膠東王。(一上)
樹達按:時帝與韓嫣同學書相愛,見《佞幸傳》。
建元元年。(一下)
師古曰: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於此。劉放曰:<<封禪書》云:“其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以一二數。”推所謂其後三年,蓋盡元狩六年至元鼎三年也。然元鼎四年方得寶鼎,又無緣先三年而稱之。以此而言,自元鼎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命,其實年號之起在元鼎耳。故元封改元,則始有詔書矣。吳仁傑曰:《通鑑考異》云:“元鼎年號,亦如建元元光,實後來追改。”案魏司空王朗雲:古者有年數,無年號,漢初猶然。其後乃有中元後元。元改彌數,中後之號不足,故更假取美名。蓋文帝凡兩改元,故以前後別之。景帝凡三改元,故以前中後別之。武帝即位以來,大率六年一改元,二十七年之間,改元者五。當時但以一元二元三元四元五元為別。五元之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不宜一二數,蓋為是也。時雖從有司之議,改一元為建元,二元為元光,三元為元朔,四元為元狩,至五元則未有以名,帝意將有所待也。明年,寶鼎出,遂改五元為元鼎,而以是年為元鼎四年。然則謂年號起子元鼎,固然,謂元鼎為後來追改者,亦不誤也。齊召南曰:放論當矣。然謂元鼎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命,則恐無臣子妄造元號之理。蓋必有詔命追稱,而今不可考耳。

圖書目錄

漢書窺管自序
漢書窺管卷一
高帝紀第一上(漢書一)
高帝紀第一下(漢書一)
惠帝紀第二(漢書二)
高后紀第三(漢書三)
文帝紀第四(漢書四)
景帝紀第五(漢書五)
武帝紀第六(漢書六)
昭帝紀第七(漢書七)
宣帝紀第八(漢書八)
元帝紀第九(漢書九)
成帝紀第十(漢書十)
漢書窺管卷二
哀帝紀第十一(漢書十一)
平帝紀第十二(漢書十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