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陸戰隊員》

《海軍陸戰隊員》

《海軍陸戰隊員》由20世紀福克斯發行,主要講述約翰·塞納是繼“岩石”之後,又一位登入大銀幕的摔跤選手,我們看到的是一部用動作場景和賣弄肌肉堆砌而成的影片。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性格略顯內向的約翰·特里頓(約翰·塞納)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中的一員。在部隊中多年的嚴格訓練,不但造就了他鋼鐵一般強悍有力的身體,也練就了他堅忍克己的毅志力。原本打算服役期滿之後就返回家鄉與美麗善良的愛妻凱特·特里頓(凱莉·卡爾森)長相廝守。卻不料,新世紀來臨,第二次海灣戰爭的戰火便隨即在遙遠的伊拉克燃起。被召入遠征僱傭軍的約翰無奈之下與凱特分離。還好,血腥的戰爭並沒有奪走二人幸福的未來。但是,令約翰萬萬沒有料到的是,飽經了戰火折磨之後的他們卻遭遇了來自國內黑勢力的暗算——兇殘的珠寶大盜羅梅(羅伯特·派屈克)派手下降漂亮的凱特綁架。無奈之下,剛剛從戰場上歸來“卸掉盔甲”的約翰決定“重操舊業”,與匪幫決一死戰,奪回心愛的女人……

影片評價

也許是製片方為全力捧紅約翰·塞納而故意營造,影片中的其他演職員都不甚有名。但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女一號,扮演塞納女友的凱莉·卡爾森,雖然此人在電影上並沒有多大建樹,僅僅是在兩年前拍攝的那部《狗仔隊》隊中略微給人們留下了點印象。此外,她吸引眼球的地方就是頻頻出沒於各大時尚雜誌的封面了。甚至在去年,凱莉·卡爾森還被評選為全球最性感的100位女性之列,並且力壓眾多好萊塢大牌明星,位居第43位。雖說對於表演不是很擅長,但是對於本片略顯弱智的故事內容以及凱莉曾經積累的些許表演經驗,對付這樣無須太多表演的角色,絕對易如反掌。更何況天生麗質的凱莉在片中時而的“暴露”出鏡,更能平衡觀眾對其表演的苛求。青筋爆流的肌肉猛男、酥胸耀眼的熱辣靚女,再加上火光沖天、子彈橫飛的火爆場面……

演員介紹

約翰·塞納 身高一米八五、體重240磅的巨漢,統治著WWE(美國職業摔角)很長一段時間的超級明星約翰·塞納是家中五個孩子的老二,賽場之外其實是一個很顧家的人,儘管和同輩摔角手John Hennigan以及 Randy Orton關係要好,但也免不了有時要在賽場上拳腳相見。本行自不用說,塞納還在音樂、時尚甚至是電影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就,應該來說他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個WWE冠軍的很多面。

約翰·塞納全名John Felix Anthony Cena,1977年生於美國的麻薩諸塞州West,在該州的斯普林菲爾學院(Springfield College)拿到了運動生理和人體解剖學的學位。大學期間約翰一直在打橄欖球,此後成為一名健美運動員,還當過豪華轎車司機。約翰·塞納是由小聯盟Ultimate pro Wresrling(UPW)培養出來的摔角手,2002年6月進入WWE,在第一場對Kurt Angle的比賽當中敗北,直到2004年名氣大長,並且擊敗Big Show獲得美國冠軍。此後他丟掉了這一頭銜但是經過戰鬥很快再次奪回,直到後來輸給WWE的超級明星Carlito。當時塞納還曾在腎的部位挨了Carlito的保鏢一刀,使他離開賽場一個月的時間。2005和06年,賽納又分別遇到了一點麻煩,和冠軍John Bradshaw Layfield、經理Eric Bischoff 以及同輩選手wrestler Chris Jericho等人不合,此外Edge和Umaga也是他的敵人。不過這時他也感受到了一些友好,據說在一起贏得一場比賽之後塞納和Carlito成了朋友。2007年對於塞納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在他和小甜甜布蘭妮的前夫,歌星Kevin Federline之間進行了一場摔角比賽,結果Umaga對於Kevin的幫助使得其贏得了比賽。比賽之後,塞納在後台襲擊了Kevin Federline。同年,塞納不但成為了這一年第一位打敗號稱“the Samoan Bulldozer”的Umaga的人,並和Shaun Michaels並肩作戰擊敗了Randy Orton和Edge組成的 RKO tag team。

同時,約翰·塞納還在摔角領域之外取得了一些成就,在WWE Films旗下《海軍陸戰隊員》一片中出任主角,之後又和同是摔角手的Triple H一起接拍一部動作電影。此外塞納還在WWE label下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hiphop專輯“You Can't See Me”,他在比賽中的出場音樂“My Time Is Now”也收錄進其中。除了比賽中的標誌性動作之外,塞納還在時尚界擁有了自己的品牌。

精彩花絮

美國海軍陸戰隊向來是眾多好萊塢動作電影的溫床,而且大多能成就一些好萊塢經典的硬漢形象。例如,尚格雲頓、史蒂芬·西格爾、史泰龍等等皆成名於“大銀幕的軍旅生涯”。近年

精彩劇照精彩劇照

來,好萊塢此類純硬漢形象略顯疲軟。還好聰明的製片商與經紀人們善於在各個領域發掘人才。早年的健美冠軍如今的加州州長阿諾德·史瓦辛格以及曾經的摔交冠軍“蠍子王”巨石詹森等都是從體育界被挖到電影界的經典範例。如今,在繼岩石之後,又一位WWE(世界摔跤娛樂公司)旗下的摔角巨星被引上了大銀幕,他就是本片的主演約翰·塞納。這位強人可絕不簡單,得到這個角色也是過五關,斬六將經歷了一番苦戰。他的競爭對手是享有美國摔交界名號響亮的柯特·安吉爾以及素有“冰石”之稱的史蒂夫·奧斯汀,雖然沒有直接的肉搏,但是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其實論摔交實力或肌肉的塊頭和線條,塞納對後兩位並沒有太多的優勢可言。但是,塞納卻有著自己先天以及後天等多方面強勁的優勢……
·約翰·塞納在WWE比賽的時候喜歡大聲羞辱對手,藉此分散對方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增強自己的氣勢。

·影片全部在澳大利亞取景,原因只有一個:那裡比較便宜。

幕後製作

【從摔跤聯賽到大銀幕】

雖然之前一直在商業廣告領域有著不俗的表現,還拿過多個大獎,但這卻是約翰·伯尼托(John Bonito)第一次執導電影長片,影片將會成為他與WWE旗下的電影製作公司長期合作的一個開端。對於世界第一大摔跤聯盟(WWE)來說,其市場覆蓋面從電視到報紙再到雜誌、還有外延商品的經營,已經屬於行銷理念非常成熟的國際化企業,但在電影領域卻仍然是一張白紙,所以《海軍陸戰隊員》只是其涉足電影工業一個不成熟的冒險而已:不在乎結果,只在乎過程。WWE推行的也是“明星制”--不斷培養具有代表性的超級摔跤巨星,這在某種意義上,和電影產業不謀而合,但WWE代表的是一種獨一無二、力量十足的流行文化氛圍,與電影所代表的藝術理念各不相干,所以將兩者結合起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讓不知道摔跤文化的人通過大銀幕來認識WWE,會不會成為一個全新而成功的商業運作?現在下結論似乎還為時過早,但WWE本身就是娛樂和體育的結合體,存在的價值也是純粹為了給觀眾找樂子,所以這至少不是一個離譜至極的點子。

這也是為什麼WWE選擇在摔跤界最有影響力的約翰·塞納來完成這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要以明星效應製造賣點,自從阿諾德·施瓦辛格之後,能夠支撐起動作片領域的“大塊頭”明星幾乎沒有,所以塞納的任務就是要成功“搶灘”……他在影片中延續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強硬形象,擁有那種肯為國家和愛人獻出生命的俠骨柔情。退伍之後,他將全部心思都放在家庭和妻子身上,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平常男子。

《海軍陸戰隊員》《海軍陸戰隊員》
【只為摔跤狂】

如果你問約翰·塞納對於第一次亮相大銀幕會不會感到有壓力,這個有點憨厚的男人會笑著搖頭……因為對於他來說,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演電影和參加聯賽似乎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只是在扮演自己而已,雖然明知道這種情況遲早會有所改變,但塞納覺得現在擔心還為時過早。以塞納的說法就是,“‘摔跤’是他生命的全部,他會一直從事這項運動到不能動為止。”而演電影則是因為他回響了WWE的“召喚”,只能算是業餘愛好。

在電影片場不能像在擂台上那般肆意而為,這也讓塞納覺得異常地不適應,這個習慣了粗著嗓子說話的大老爺們在拍完這部影片之後,竟然學會了細聲地講話和輕柔地走路,連他自己都覺得有那么一點不可思議。塞納現在懷念極了自己站在擂台上像四周的觀眾怒吼的暢快淋漓,可是在拍電影時,這種發泄般的做法是被禁止的。對於《海軍陸戰隊員》,塞納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極低的標準:“我希望看過影片的觀眾不會後悔花錢買票。我從沒期望自己可以在好萊塢一朝成名,好在這次是最擅長的動作戲,對此我還是比較有自信的。”約翰·塞納與生俱來的格鬥天賦確保了他可以自己完成影片中所有的動作場面,包括從行駛的汽車和燃燒的大樓中跳下……想體驗那種最直接的體能刺激的影迷,可不能錯過了。因為影片首先是拍給那些WWE的忠實擁躉看的,不好看的話,連他們那關都過不了。

在這種動作影片中,反派角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你對主角不抱任何期望的情況下。值得慶幸的是,導演約翰·伯尼托找來了《終結者2》中機器人T-1000的扮演者羅伯特·派屈克(Robert Patrick),無形中為故事增加了些許的張力……而派屈克也對約翰·塞納表示了極大的讚許,他覺得與施瓦辛格比起來,塞納在表現力方面要更加出色一些,完全有資格取代州長成為下一任“終結者”。而且他還直言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自己常常會想起《終結者2》 ,因為兩部影片有很多相似之處:“《海軍陸戰隊員》中的爆破場景雖然不多,但有一組火箭筒將飛彈發射進汽車的場景,和《終結者2》簡直像極了……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我覺得最艱難的還是在沼澤地取景的時候,那裡布滿了超大的蜘蛛,雖然沒有毒,但實在讓人心裡不舒服,更別說還有時不時出沒的鱷魚。”

【關於“世界第一大摔跤聯盟”】

“世界第一大摔跤聯盟”簡稱WWE,這個名稱所指代的已經並非單純的體育類項目了,而是發展成為了一個頗有規模且體制完善的大型國際化企業,相關產業也不再圍繞著摔跤展開,

精彩劇照精彩劇照

而是將觸角伸向了各行各業的各個領域……

像WWE這種完善的跨國公司,又怎么會放任電影這塊肥缺而置之不理呢。其實WWE一直有自己專屬的電影部門,負責一部作品的最初創意到最後的上映,同時還有後期的家庭影院和DVD的生產線,但部門與部門之間卻是脫節的,從未像現在的《海軍陸戰隊員》這樣製作一部完全屬於自己的影片:自己挑選合適的劇本和導演、再配以WWE最功成名就的摔跤巨星領銜……從頭到尾都打著“WWE”的名號。

其實在製作電影方面,WWE有著一套完整的體系,包括下屬的放映廳、御用導演以及成熟的發行流程,與真正的電影公司並無差別,只是因為淹在了WWE的光環下,沒什麼知名度而已,通常都是負責製作一些內部的宣傳片什麼的。在WWE內發展電影工作,屬於一種“優勢合作”,因為WWE本來就有完整的媒體覆蓋面,可以在自己的電視節目中為電影做最廣泛的宣傳--電視台一年至少要直播WWE的325場賽事,這還不包括網際網路和平面媒體。再加上摔跤比賽最終都會以DVD的形式走進千家萬戶,在碟片中加進電影的預告短片就又成了一個求之不得的宣傳渠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