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寶押繡簾斜》

《浪淘沙·寶押繡簾斜》

《浪淘沙·寶押繡簾斜》是宋朝詩人李萊老的作品之一。

浪淘沙

《浪淘沙·寶押繡簾斜》浪淘沙·寶押繡簾斜

李萊老 

寶押繡簾斜,鶯燕誰家,銀箏初試合琵琶。柳色春羅裁袖小,雙戴桃花。芳草滿天涯。流水韶華,晚風楊柳綠交加。閒倚闌千元籍在,數盡歸鴉。

評價

這是一首詠妓詞。南宋鹹淳年間(1270年頃)做過嚴州知州的李萊老,也曾是一位風流倜儻的名士。南國多佳麗,在寓居“暖風吹得遊人醉”的京杭之地,詞人難奈客居的寂寞,也不免有尋花問柳的韻事。

那該是一個春意綿綿的傍晚,詞人來到一處歌樓妓館,但見寶押高吊,繡簾斜掛,一群鶯歌燕舞般的女孩子正在門前笑盈盈地招徠顧客(按:“押”,通“壓”,指簾軸,用以鎮簾。“寶押”言其質地貴重。徐陵《玉台新詠序》:“玉樹以珊瑚作枝,珠簾以玳瑁為押”)。此時館中傳出陣陣迷人的樂曲聲,那是銀箏與琵琶兩種樂器合奏的曲子,樂曲如此圓潤流暢如明珠滾滑,可見彈奏技法的嫻熟和氣質的雅麗,於是詞人借問彈奏為誰,特地去一睹芳顏。果不其然,那兩位銀箏與琵琶的彈奏者確實美艷:她們穿著新柳般鵝黃淡綠的衣裙,袖子裁得窄窄的,露出一雙雪白的素手和纖細的玉指,而頭上都戴著新摘的灼灼桃花,那花兒映著玫瑰色的雙頰,更顯得俏麗、美艷,可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呀!

詞人在上闋描寫了這雙歌妓的美麗風姿之後,下闋中便抒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我們的詞人決不是那種沉溺於皮肉之濫淫的急色之輩,他不僅喜愛她們外貌的美,更欣賞她們的技藝之高和氣質之雅,因而便發出“芳草滿天涯”的感喟:這些女孩子雖然為命運的驅使,流落煙花青樓,但他們並不是殘花敗柳,而是青青的芳草,她們都還天真、純潔,都才韶華初吐,青春滿溢如一川碧綠的春水。這晚風中搖曳的綠茵茵的楊柳不正是她們美麗的風姿的象徵嗎?可惜她們得不到溫煦的春光的撫慰,只在暮色蒼茫、淒涼冷落的晚風中抖動著她們的心旌──那一片片碧油的葉子……

末二句更顯示出詞人對她們命運的同情和憐惜:銀箏彈罷,琵琶停歇,她們沒有歡言笑語,只是寂寞地倚著樓頭的欄桿,向著遠方眺望、凝眸。她們是矚望自己的家鄉嗎?可憐她們自幼就賣到青樓,她們都不知道自己原籍在何方,家園在哪裡,親人在底處。她們無聊地數著天外的歸鴉,心中不禁暗暗地滴淚:鴉雀天晚了還有個歸巢,可我們哪裡有自己的歸宿呢?

這首詞中詞人的感情是發展的:由對歌妓的歡愛、欣賞到對她們命運的同情、憐惜。這無疑是一種精神淨化和升華的過程,真實地展示了一位浪漫卻具有良知人性文人的感情軌跡和曲折心路。既不虛偽、矯飾,又不庸俗,輕薄。堪為同類作品中的特出者。故而值得稱道入選,以饗讀者。
http://www.yuwen789.com/book/reading/reading_1670.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