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莊不如求己》

《求莊不如求己》

《求莊不如求己》,作者程松林,由企業管理出版社於2010年8月出版。通過閱覽《求莊不如求己:股性與人性結合尋找投資之道》,可使讀者了解一些獨有特色的股票分析和操作方法,體會並把握正確的投資心態,進而在市場做到步步為贏。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求莊不如求己求莊不如求己

您真的適合炒股嗎?

您能很好地把握入市的時機嗎?

您能確定股票啟動行情的第一時間嗎?

您能參透主力的真正意圖嗎?

您在股票倉位上占據主動嗎?

您知道何時應該全身而退嗎?

本書用簡潔的語言為您揭示股票投資的成功方法!

內容簡介

憑藉十幾年在股市操作的經驗,作者完全站在一個散戶的角度,從解決炒股方法和心態問題入手,對如何正確投資股票進行不斷探索。

本書作者認為:散戶投資者應正確審視自身條件,從性格、處事方式和經濟條件等因素分析自身是否適合股票投資;應從入市時機、選股方法、趨勢分析、風險迴避、操作技巧等諸多因素考慮,探求一定特色的方法;並通過股市與人生的感悟做到自身的覺醒,即不斷完善性格和處事方法,以一個正確態度處理股票投資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通過閱覽本書,可使讀者了解一些獨有特色的股票分析和操作方法,體會並把握正確的投資心態,進而在市場做到步步為贏。

作者簡介

程松林,1964年4月生,湖北黃石人,碩士,三九企業集團管理規劃部部長,高級經濟師,戰略決策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全軍企業質量管理協會副秘書長,居住在天津市大港油田,就職於中油集團渤海鑽探井下技術服務公司,在《中國石油報》、《石油商報》、《天津工人報》、《中國石油石化》、《中國石油畫報》、《大港石油報》等報刊雜誌多有作品發表。進入股市10餘年,認為散戶投資者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才適合入市,而決定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方法+心態。

目錄

序言

散戶投資者炒股最該具備兩點,也是最關鍵的兩點——方法和心態。而很多散戶投資者並沒有完全認識到這一點,因為自身原因和市場原因,一些人表現得較為盲目。
散戶投資者在股市里,面對大大小小的公募基金和大大小小的“私募”,完全是一支弱勢群體,除了掌握某隻股票“買”或者“賣”的操作權之外,幾乎一無所知。面對某一隻股票,散戶群體在決定“買人”或者“賣出”前,不可能組織專門的調研,不可能提前知道任何“利好”或者“利空”訊息,可以做的只有訊息明朗以後的操作,而這些所謂訊息明朗後的操作,多半是“為之已晚”,要么股價已經高高在上,買入只能追高;要么股價已經一落再落,賣出只能割肉了。
於是,精明的散戶投資者開始研究“訊息”。
很多散戶在網路、電視、報紙等諸多媒體發布的鋪天蓋地的訊息中苦苦尋找,但是,一些有關經濟發展的敏感訊息經媒體發布需要一個過程,選題立項、調查分析、組稿成文、審核把關、對外發布等等各個環節下來,可能是3天,可能是1周,還有可能是1個月,等二級市場裡的散戶投資者知道為時已晚了。
而這些訊息有大有小,有真有假,根本無法確認哪個訊息對手中的股票有指導意義。電視裡所講的大多是跟世界經濟形勢、國家經濟形勢有關的,對分析社會發展形勢的大基本面有幫助,對於某隻個股而言,作用是間接的。網路、報紙跟電視差不多,有關經濟的大小新聞和大小訊息一併充斥,你得“獨具慧眼”才能找到真知。更有甚者,網路上還會經常散布出一些假訊息,說某隻股票10送10,某隻股票注資重組,真正兌現的沒有幾個。也有一些電視台的股評欄目,那些“老師”或“股評家”天天推薦股票,效果只能由散戶投資者自己去感受。
慢慢地,散戶投資者發現自己在訊息面前沒有什麼勝算,進而發現股票的炒作跟莊家有著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股票走勢如何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莊家”的作為。
於是,更精明的散戶投資者開始研究“莊”。
散戶投資者翻看一些有關“莊”的文章,探聽一些有關“莊”的訊息,摸索一些有關“莊”的操盤方法,見到有大資金進出的股票就毫不猶豫地進入。一些散戶投資者的理想就是——與莊共舞。
然而莊家和散戶永遠都是對立面。莊家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散戶投資者的弱點,同時利用散戶投資者的弱點進行投機操作。散戶投資者在二級市場沒有內幕訊息、沒有足夠的控盤資金、更談不上投資計畫,像是擺在莊家面前的獵物。在某個股票的炒作過程中,在訊息或是莊家意圖暴露給散戶之前,莊家總會設定各種各樣的陷阱,讓散戶投資者來追漲殺跌。
這個追漲殺跌的過程就是散戶投資者犧牲的過程。
筆者一個朋友的父母在2007年8月用50萬元人市,2008年底只剩下10萬元;筆者的同事,2006年人市,期間不斷投人資金,最高時投入40多萬元,現在也只剩下一半。他們和筆者一樣是工薪階層,這些資金都是經過多年積攢,嚴重的虧損令人痛心疾首,讓人難以承受。
當失敗來到散戶投資者面前的時候,一些人開始詛咒莊家,開始恨莊家,同時也對這個市場失去了信心。
無論成功與失敗,都很少有散戶投資者來研究自己。
一般的散戶投資者喜歡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目標股票上,研究股票的日走勢、周走勢、季度報表、年度報表等,卻忽略了自己的投資方法和心態。
實際上,自己是否適合炒股?自己炒股的方法是否正確?自己的投資心態是否健康?這些才是真正決定股票投資成敗的最關鍵因素。
方法對頭、心態健康,任股票在走勢上如何佯裝,我們都能夠抓住規律,享受它帶給我們的豐厚利潤;方法不對頭、心態不健康,就算股票馬上開始大漲,散戶投資者還是會在最後一刻下車,之後開始無盡的懺悔。
在難以提前知道的內幕訊息面前,在難以對付的機構莊家面前,為什麼我們不好好求一求自己呢?讓自己的方法更恰當一些,讓自己的性格和心態更健康一些,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也許所有關於股票投資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在了解股性過程中尋找方法,在感悟人性過程中尋找啟發,掌握股性,完善人性,做到股性和人性的統一,學會理性地投資,才能把我們手中的資金用好,才能把損失化為最小,同時爭取更多的投資回報。
完全從散戶投資者的角度,用經驗之談感悟正確的投資之道,用人生之道感悟投資之道,幫助散戶投資者認識自己,完善自己,在股市里摸索正確的方法,保護自身利益,正是這本書的初衷!
程松林
2010年5月

自我測評
你適合炒股嗎?——“股民合適度”告訴你
第一篇在股票漲跌起伏中尋找方法
第一章何時入市很關鍵——準確把握股市裡的“春夏秋冬
一、股市春天——回暖復甦
二、股市夏天——快速升溫
三、股市秋天——瘋狂大漲
四、股市冬天——震盪走低
第二章要用心研判個股的基本面——選之有道
一、影響個股的一些“大基本面
二、分析個股的“小基本面
三、績優股的特徵
四、怎樣結合基本面找出一隻“牛股
第三章找出個股K線走勢的“急所”——把握第一信號
一、探底
二、尋峰
三、K線“急所”的特徵
第四章從盤面現象判斷莊家意圖——隨勢而動
一、從開盤價格判斷莊家意圖
二、從盤面的漲停判斷
第五章揣摩成交量變化——抓住股價漲跌本因
一、成交量的概念理解
二、成交量的不同形態
三、分析成交量的意義
四、成交量與股價變化規律
五、莊家用成交量編織的美麗謊言
第六章衝動是魔鬼——主動避開受傷的可能
一、不要輕易追高
二、不要盲目搶反彈
三、不要輕易買新股
第七章炒股就要占據主動——永遠控制好倉位
一、半倉的意義
二、半倉操作策略
三、巧妙運用“T+O
第八章做理性的短線高手——追擊莊家真正做多引發的漲停
一、莊家與漲停的關係
二、從時間和趨勢形態上區分漲停
三、莊家真正做多引發漲停的特徵
四、追擊漲停的技巧和原則
第九章波段操作的最佳選擇——專注做好一隻股票
一、波段操作需要堅持的原則
二、波段操作的買入技巧
三、波段操作的賣出技巧
四、在一隻股票上做波段,收益是最大的
第十章股價劇烈震盪時賣出——90%是正確的
一、何為劇烈震盪
二、劇烈震盪分類識別
第十一章股市里一勞永逸的方法——長線投資
一、做長線投資的原則要求
二、長線投資成功關鍵在於選股
三、長線金股例證
第二篇在人性與股性的感悟中尋找啟發
第一章股市與人生
一、陰陽和諧的道理
二、正確看待“峰與谷
三、人要堅持正確的立場
四、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五、進之前先想好退
六、做事應量力而為
七、貪婪是做人做事的大忌
八、忍耐和承受
九、保護好個人隱私
十、做事切不可急功近利
十一、反省自己,從錯誤和失敗中走向成功
十二、有空間才能有發展
十三、“小聰明”與“大智慧
十四、將計就計才是上策
十五、君子以自強不息
十六、要讓自己博聞廣識
十七、時刻與原則打交道
十八、功成身退最高明
第二章股諺心經
後記
作為一個石油工人,可以出版一本關於投資理財的書籍,出版一本與自己專業和工作幾乎毫無關係的書籍,這完全得益於朋友的幫助和家人的支持。
首先我要感謝渤海鑽探井下技術服務公司給了我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感謝公司領導和同事們多年來對我思維與文字水平提升給予的各種幫助。
感謝家人給了我充裕的空間和業餘時間,可以完成這部書稿。
感謝企業管理出版社的老師們對書稿的指導與厚愛。
謝謝你們!
近幾年,投資理財已經成為老百姓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並且正式進入百姓日常生活,這一點我們應該能從電視各頻道投資理財類節目、各大報刊經濟版面以及新華書店經濟類書架上有所感受。而對於非財經專業人士,就投資理財而言,讓老百姓接觸最多的就是股票投資。
股票投資說俗了就是炒股。我炒股,我的朋友炒股,我的同事炒股,甚至於走在大街上,隨便拉住幾個人,問一問他們是否炒股,回答多半都是肯定的。再深入問一句,這么多人炒股,都賺錢了嗎?回答不一,有的賺了,有的賠了,而且多數是炒賠了。
我炒股15年,印象中遇到炒股賺錢的散戶確實有,但還真的不多。為什麼很多人炒股不賺錢呢?原因很簡單:一是方法不對,二是心態不好。
正因為如此,我萌生了一個念頭——寫一本關於炒股方法和炒股心態的書,我利用業餘時間對股票書籍做了個簡單調研,發現書店裡此類書籍多出自投資專業人士之手,多是投資理論與方法相結合談股票的書,而投資方法與心態兩者並重的並不多,於是這更堅定了我的寫書決心。不是人家的書講得不好,是我認為該有一個散戶用真實感受來寫書,來悟方法、來談心態,因為覺醒的散戶自知疾苦,更能夠準確把握自己的弱點,水平不高但方法可能會最有效。
我願意成為一個覺醒的散戶,並且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散戶覺醒,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方法,調整自己的心態。
任何一部關乎理論的書籍,如果出自某一領域的專家或大師之手,應稱之為“經典”,更似一道大餐,好比魚翅、海參;如果出自某個百姓草根,則應以“心得”謂之,像是家常小菜,好比麻婆豆腐、醋溜土豆絲。
魚翅海參固然營養,又有檔次,但卻距離平常百姓甚遠,物稀價高不說,關鍵是偶然吃到也不解其中滋味,無法上道。怎么也比不上麻婆豆腐和醋溜土豆絲來得平常,來得有滋有味,更容易成為營養被百姓所吸收。
跟其他理論巨作相比,我的這本書就是一碟家常小菜,其中幾乎沒有難以理解的高深、沒有獨樹一幟的創新,更多的是大家比較常見的土豆絲、豆腐塊,只是刀工和做法略有不同而已。
用最通俗的語言,最淺顯的例子,讓大眾投資者品味其中道理,並從中受益,就是我寫書最終的目的。
土豆絲、豆腐塊下飯,不比吃其他鮮珍,要集中精神品高湯的各種滋味,土豆絲、豆腐塊吃的就是真味道,吃出的更應是平常的心態。所以讀此書也請大家在挑剔處放手,在認真處通融,和中尋理、義中取益。同時也真誠希望能夠通過此書的出版結識更多的朋友。
程松林
2010年5月1日晚

文摘

第一章何時人市很關鍵——準確把握股市裡的“春夏秋冬”
一年有四季,何時播種,何時收穫,何時農忙,何時農閒,必須遵循自然的規律。股市也是一樣,也有自己的春夏秋冬。春天,萬物復甦,個股萌動;夏天,氣溫攀升,股性活躍;秋天,果實掛枝,長(漲)勢迅猛;冬天,氣溫驟降,人氣不穩。準確把握入市的“季節”,遵循投資規律,必將有所收穫。
要準確分辨股市裡的季節,就必須依靠對股市靈敏的嗅覺和對大勢的準確判斷行事,絕不可以人云亦云,更不能盲目聽信某某媒體老師的推薦。很多散戶朋友喜歡看一些論股薦股的電視節目,一段時間筆者也曾經看過信過,但效果不佳,筆者的同事和朋友甚至因為“薦股”而深套。一些有多年炒股經驗的股友甚至得出結論,並發帖子警告散戶,“某某老師一推薦,這個股票就出貨”、“黑嘴一點評,股票就完蛋”,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分析一下,“某某老師”、“某名嘴”同某個股票莊家的關係誰能說得清楚呢?
說到底,一句話:炒股還要靠自己!賺了別高興,賠了彆氣餒,別人永遠只關心他自己的錢袋子,自己的錢袋子還要自己看好。
以2005年初至2008年底這個時間段為例,中國股市走出了一波波瀾壯闊的大行情,上證指數從998點一直漲到6124點,我們股民就完完整整經歷了春夏秋冬的季節變換。有的人投資回報豐厚,有的人大體平衡,另外還有一部分人顆粒無收,甚至產生了虧損。見圖1-1。
個人的觀點:春天——入市去播種吧,但要埋好拿住;夏天——大多個股受氣候影響已經發芽,此時積極人市,趁天暖種個“好苗子”;秋天——花骨朵多、未成熟的果實多、成熟的果實更多,可以最後人市採摘果實或者找個花骨朵等待成熟;冬天——堅決不能人市,趁“氣溫”上下波動趕緊把“筐”內所有的都處理掉,別等氣溫一降再降,股票捂爛了後悔莫及。
一、股市春天——回暖復甦
股市的春天,初暖乍寒。股指在漫長的冬季里不斷震盪走低,在探至一段時期的新低後,突來一股暖流,並開始逐步緩慢走穩走高。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震盪下探至最低998.23點之後,立即掉頭向上,當日漲幅超過2%,跟前期走勢相比留下一個下影線大陽。6月7日沖高后回落,6月8日單邊走高,當日最高漲幅超過8%。
大盤在相對低位震盪、走低已久,忽然一天大幅走高,是暖流入市的強烈信號。此時的個股價格已經相對很低,市盈率從幾倍到十幾倍。舉幾個例子:深發展(000001)股價在6元左右;山東黃金(600547)股價在9元左右;貴州茅台(600519)股價在46元左右。暖流過後,大盤震盪下探,確認底部後,在2005年7月下旬一路走高,開始了初期行情。見圖1-2。
分析“股市春天”特徵大盤股指震盪走低,在人氣急劇下落至冰點的時候,受國際或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刺激,突來一股暖流。判斷時應注意股指在相對低位已久,二級市場股票價格非常低,平均市盈率從幾倍到十幾倍。這裡的股指及股票價格均是相對而言,不同時期的“春天”有所不同,準確掌握和分析市場特徵最為重要。
結論甩開疑慮,大膽人市。用散戶的話來說,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買股票。因為春天以後是夏天,會更暖更熱。
二、股市夏天-一快速升溫
股市春天的暖流過後,是小幅度的升溫,過程緩慢。持續的升溫逐漸演變,且升溫速度加快,隨即進入“夏天”。在2006年1月到2006年8月的時間段里。大盤走勢已經非常明朗,持續地走高走穩,溫和的整理,整理後又是持續地走高走穩。隨著股市走暖走好,人氣迅速飆升,2006年4月28日至5月15日幾個交易日連創新高。2006年6月713大幅度下跌洗盤後,股指又立即走穩走高,市場情緒一片樂觀。見圖1-3。
分析“股市夏天”特徵股指逐步走穩、走高,伴隨成交量的放大不斷創出新高,市場人氣不斷高漲,個股價格迅速上漲。股指每天的走勢相對較穩,偶有幾次較大漲幅,之後總伴隨大幅度下跌洗盤(洗盤過程短暫),洗盤後大盤立即走穩,並逐步修復均線,繼續向上。個股普遍開始活躍,尤其一些小盤股和題材股走勢較猛,帶動大盤繼續向上。
結論堅決人市。在市場開始活躍、人氣開始集中的時候入市收效很快,多數時候大盤和個股呈現單邊上揚行情。因為一波行情已經確立,得先機者已經建倉,市場上其他的大部分人正在建倉。
三、股市秋天——瘋狂大漲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大盤持續創出新高,個股板塊輪動,呈現階段性普漲、暴漲。2006年9月份開始到200、7年10月初,上證指數從不到2000點一直飆升到6000點左右,個股價格少則漲了幾倍,多則十幾倍,市場人氣已經接近瘋狂,證券營業部開戶人數與日俱增,交易大廳人滿為患。見圖1-4。

書籍剪影書籍剪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