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圍繞生活感悟、成功勵志、名人成才及拼博進取等4個方面,分成8輯,多從生活中典型的人或事切入,生髮開去,每每結尾畫龍點睛,領略到生活的真諦,給人以啟迪和感悟,給人以信心和力量。以平凡甚至細微的日常小事來揭示生活的哲理和智慧,感受文字的博愛、善良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境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將活得生機勃勃,激昂澎湃。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無限的。每天活在希望中,我們的人生定將五彩斑斕、韻味無窮。《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最新珍藏版)》文字行文洗鍊,寓意深刻,可成為中小學生的成長夥伴,青年朋友的心靈雞湯。

目錄

第一輯給自己一雙慧眼
打開心窗
給自己一雙慧眼
自己的世界
生命如釘
堅守你的高貴
自信創造奮跡
成功的基石
寬容彰顯境界
尊重他人就是抬舉自己
把傷害留給自己
注意微小邊緣
人生的陽面
享有單純
善良牽引夢想
從容
欣賞的陽光
修剪生命
因為高貴,所以美麗
人性的旗幟
彈撥快樂的琴弦
第二輯人生如瓶
人生的基座
從最低處開始
人生如瓶
人生因奔跑而精彩
偉人的胸懷
不要給自己設限
豁達
經營缺陷
尊重無價
規則
修身與細行
火要空心,人要忠心
讓生命開花
修養重於學識
挺立高貴的尊嚴
心靈的力量
人生從一絲不苟開始
習慣是一粒種子
人生的凹痕
守諾
第三輯成功的心
超出別人的期望
生命的資本
樂觀的高度
向優秀者靠攏
卑微的願望
人生的“雀斑”
生命彈性與人生高度
努力嘗試
擠出“海綿里的水”
誰願意幫助自己的對手
恕敵為友
希望如弓
低處也有風景
別讓帽檐遮擋了視線
保持你的熱忱
在波濤中掙扎
一飛沖天的理由
不為榮譽所累
命運之門
第四輯天才的品格
挑出米里的沙石
從頭再來
墜金的翅膀
勇氣
心不囚
在冬天播種
天才的品格
與失敗共舞
天才的光芒
鷹也有低飛的時候
“無知”成就“意外”
蜂鳥的智慧
多墊些磚頭
恆者無敵
快樂從“心”開始
容人即善己
不做命運的奴僕
關注臨界點
生命的包裝
第五輯適合自己的鞋
換個角度看人生
做你自己,勇往直前
“灣仔碼頭”的啟示
沒有路的路
腳下的財富
感恩貧困
命運之舟
開掘人生的金礦
在痛苦中成長
生命的饋贈
補白
凡?高的堅持
適合自己的鞋
人生的十字架
吉星高照
時尚女王的奧秘
興趣成就“無畏”
用生命作代價
振翅高飛的大黃蜂
簡單生活歡樂多
第六輯拂去機遇上的灰塵
埋沒與“發掘”
追求的真諦
上帝的孩子
機遇是一艘起錨的船
創造騰飛的機會
成功之花
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
亮出不甘平庸的本色
第二落點
貧窮爆發力量
屈辱是根鞭子
進退之間
因為努力,所以傑出
想像的翅膀
成為不可或缺的人
胸懷彩色的理想
把失誤變成機遇
唯有傑出,才能破格
第七輯多走幾步
支點
讓不幸插上夢想的翅膀
鋪墊
多走幾步
成功的蒙太奮
多加一盎司
10年以後你會怎樣
生命中的承諾
理想的宮殿
在自卑中爆發
“垃圾”堆戍的世界首富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堅韌
責任讓你與眾不同
可以平凡但拒絕平庸
突破人生壁壘
今天,你微笑了嗎
守望的決斷和勇氣
上好人生艱辛這一課
把自己交給舞台
第八輯勇於破殼而出
主動出擊
不欺小節
成功的秘密
懷揣一顆勇敢的心
只有狠心才能超越
腳踏希望一步“登天”
讓我試試
戍事在做“人”
脫穎而出的奧秘
做個快樂的工作者
融人雁陣
晉升的奧秘
明星不“明”前夕
善待你的對手
迎難而“上”
全力以赴

前言

憑什麼?因為他帶著希望上路!少時,他就與兩個黑孩子說,美國將來要出黑人總統。三年級時,歐巴馬寫了一篇作文,寫出了自己長大後的夢想,他說想要成為總統,想讓所有的人都快樂。
帶著希望上路!就能志存高遠,發憤圖強,奮勇向前,猶如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創造生命的輝煌!
英國一個農村女孩叫伊芙琳·格蘭妮,12歲時,就徹底耳聾。但最終,她成了世界上第一位女性打擊樂獨奏家。憑什麼?因為她帶著希望上路!她要在無聲的世界裡,打擊演奏出聲情並茂的樂章,她有一顆火熱的心。
帶著希望上路!就能堅定信念,豪情滿懷,戰勝自我,把劣勢變為優勢,演奏出壯麗的人生交響!
帶著希望上路,就是帶著目標上路,帶著信心上路。希望是什麼?希望是冬日的暖陽,是沙漠的綠洲,是引爆生命潛能的導火索,是激發生命激情的催化劑。又如歌德所說:希望是生命的靈魂,心靈的燈塔,成功的嚮導。
溪水奔流向東,它的希望在大海。枯樹凸起芽苞,它的希望在春風。雛鷹啄破皮殼,它的希望在藍天。學業、事業、奮鬥、成功,這便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的希望。
當你心煩意亂時,那么請你“打開心窗”:打開心窗吧,以一顆柔軟謙卑的心,便能透過薄霧朦朧,看到五彩繽紛的遠景!
當你遇到挫折時,那么請你“把失敗當做一種玩笑”:從而堅持不懈,一路向前,那么偉大的成功就會在拐彎處等你。
當你遭遇職場迷茫時,請你“留個缺口給老闆”:初涉職場,大可不必鋒芒畢露,咄咄逼人,事事追求完美。為了“遊刃有餘”、後步寬宏,不妨“大智若愚”,來點“裝乖賣傻”。
帶著希望上路,那么請你帶上這本書吧——《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都是一個美麗的啟迪。
帶上這本書吧,與智者促膝談心,會給你聰慧,讓你醒悟,催你奮進。
帶上這本書吧,與奮鬥者攜手並肩,讓你不畏艱難,踏平坎坷,一路前行。
帶上這本書吧,與成功者彈冠相慶,暫且拂去滿身的征塵,抹去一臉的疲憊,準備重新出發,去迎接新的挑戰。
帶上這本書吧,在清晨,在窗前,打開她,豪情滿懷地迎接第一道絢爛的霞光,迎接又一個美妙的開始。
帶上這本書吧,在夜晚,在燈下,打開她,笑逐顏開地盤點新的收穫,珍藏新的喜悅。
帶上這本書吧,帶著希望上路!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激盪奮鬥的豪情,鼓滿理想的風帆,劈波斬浪,勇往直前,駛向光輝燦爛的彼岸!
請帶著希望上路!

精彩書摘

第一輯 給自己一雙慧眼
打開心窗
清晨,打開窗戶,讓清新的空氣進來!滿屋馨香撲鼻,陳腐、污濁和霉變的氣息蕩然無存。
清晨,打開窗戶,讓燦爛的陽光進來!滿屋通明透亮,陰暗、晦澀和迷離的氛圍一掃而光。
清晨,打開窗戶,聆聽小溪在歌唱,鳥兒在歡鳴,樹葉在耳語,一切那么生機勃發。
清晨,打開窗戶,日曆又翻開一頁,去迎接嶄新的未來,去擁抱整個世界。
一個人就是一間小屋。當你覺得形單影隻,無人陪伴時;當你覺得心情苦悶,無處訴說時;當你做一件事情獨力難支,卻又孤立無援時,那么,是不是你可憐的小屋封閉得太久了,與世隔絕得太遠了。那么,請打開你的心窗。
打開心窗,鼓足勇氣,向別人道一聲“你好!”給別人一個淺淺的微笑;
打開心窗,拿出坦蕩,向別人道一聲“抱歉!”給別人賠一個“不是”;
打開心窗,顯示真誠,說一句“請幫我一把!”向別人伸出求援之手;
是的,打開心窗,打開希望之心窗。讓友善的陽光進來,讓坦誠的陽光進來,讓溫暖的陽光進來,把那些孤獨煩悶的氣息,把那些自卑、自憐、恐懼、疑慮的細菌和毒素,通通趕出心房;把塵封已久的蛛網、塵埃和晦氣驅散殆盡!
打開心窗吧,以一顆柔軟謙卑的心,便能透過薄霧朦朧,看到五彩繽紛的遠景!
給自己一雙慧眼
150年前的一個聖誕節前夕,一位美國男孩到商店選中一雙深藍色襪子,作為禮物送給母親。可是母親接過禮物時,臉色突變,並氣憤地說:
“你太無禮了!你難道不知道清教徒禁忌這種顏色嗎?”
“禁忌深藍色?”他奇怪地問。
“你買的明明是紅色!”母子兩人爭執起來。
兒子找哥哥裁判,哥哥也說襪子是深藍色的。但母親很不服氣,氣沖沖地去問鄰居,結果鄰居們都說襪子是紅色的。這件事引起了男孩的深思。他想,自己和哥哥的眼睛肯定有毛病——對顏色辨別不出。他進一步想,還有沒有人的眼睛有同樣的毛病呢?
經過調查和研究,他後來寫出了《淪色盲》的科學論文,根據視差原理,第一個提出了色盲問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色盲症為“道爾頓症”。那位男孩就是日後對氣象、物理和化學三科都曾做出突出貢獻的美國科學家道爾頓。
道爾頓的眼睛患了色盲,卻並未因此而自怨自艾、灰心喪氣,看輕了自己,而是透過眼病從中發現了一個醫學原理,他將不幸變成了幸運。
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但在人們不同的眼裡,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色彩。在美國西北部蒙大拿州比魯特山邊的達比鎮,人們好多年都習慣於仰望那座晶山。晶山之所以獲得這個名稱是因為它被侵蝕業已暴露出一條凸出的狹窄部分;微微發光的晶體,看上去有點像岩鹽。但多少年來,沒有一個人耐煩地彎下身子去撿起一塊發亮的礦物質,好好地把它觀察一下。
直到1995年,兩個達比人康頓和湯普生看見一種礦石的集合物陳列於這個小鎮上,十分激動。他們看到礦物展品中的綠玉標本上,附有一張卡片,說明綠玉可用於原子能探索,便立刻在晶山上立柱,表示所有權。最終,經專家檢驗分析,認定晶山是極有價值的世界最大的鈹的儲藏地之一,引起了轟動。這一切都僅僅由於兩個青年人不僅用他們的生理眼睛去觀察,而且不怕麻煩,還用他們的心理眼睛去思考。
給自己一雙慧眼,去審慎打量面對的一切,世界將會顯得無限美好,人生將會變得更加燦爛。
自己的世界
美國一個市政府準備把某條街道改造成一條林蔭大道。計畫制訂好了,每個人都巴望著等待權力機構發布命令,開始對這條街道進行必要的改造。這將是一條耗資數百萬美元的大道。但是,某個環節上出了問題,政府要實施這個計畫是不可能的了。於是,這個改造林蔭大道的計畫被擱置了起來。
在這條大街上有一個居民,心想,如果政府不再打算美化整條大街的話,那么我至少可以美化自己門前的那一段。果然,他這樣做了,這裡成了整條大街上最引人注目的景色之一。他的鄰居目睹了他所做的一切之後,也開始美化自己的地盤。後來,每個鄰居都這樣做了,直到整條大街看起來像一條“百萬美元”大街為止。
事情就是這么簡單而又神奇。一家一戶改變不了整條大街,但可以美化自己的門前,正如一棵樹裝扮不成林蔭大道,但卻可以撐起一片綠蔭,一棵又一棵,不就成了綠色的風景線!
我認識的一位國小老師,她帶的班級成了“老文明”。人們要她介紹經驗,她說她實在沒什麼好說的。她做的事確實是再平凡、再渺小不過的了。她進教室。見到教室的門口或是講台邊,有幾片廢紙,總是細心地彎腰撿起來。她講完課,總是把掉在地上的粉筆頭撿起來,放到粉筆盒里,然後,用揩布把講台擦乾淨,再喊“下課!”和學生道別。
正是這些平凡不過的小事,讓同學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從而成為他們行動的榜樣。這樣,平時,她班級教室的地面上很少發現紙屑什麼的,同學們的桌子上也顯得頗為整潔,連教室外的走廊里也很少見到垃圾雜物。每天值日生總是很認真地打掃衛生,教室總保持得窗明几淨……
世界很大很大,一個人很難改變它。但人只要願意,總可以改變自己的小世界。正如一顆星星,微弱而又暗淡,但千千萬萬顆星星,就會匯成一個繁星滿天、星光燦爛的絢麗世界。
生命如釘
1981年,美國第39任總統——57歲的吉米?卡特任職期滿後被共和黨候選人里根所擊敗,從總統寶座上退下來搬出了白宮。當時,他感到有些黯然神傷,茫然不知所措。
據說,美國退休總統年薪豐厚,完全可以玉食錦衣安度晚年。但卡特卻不甘寂寞,而且居然乾起了粗活當起了木匠,爬上屋頂給窮人修房子,還做桌椅板凳,饋贈親友。卡特的一手木匠活兒,與能工巧匠相比毫不遜色。1983年,他在亞特蘭大創建了卡特中心,專門為窮人做善事,如送醫放藥、治蟲救災、傳授農作物技術等。不僅如此,卡特還著書立說,不久前,他退休後的第13本書出版發行了。他在新出版的《晚年的優勢》里寫道:與我擔任公職的年代相比,我從總統職位上退下來後所做的成就更大,而且比當總統時活得更自在。他告訴讀者,不要把物質財富作為衡量成功與失敗的標準,我們看不到的東西要比物質財富重要得多。這些看不到的重要東西就是:正義、謙和、奉獻、寬容、同情和愛心。這些無形的東西是衡量生活的重要標準。
可以說,正是卡特沒有停止追求、勞動和奉獻,才使他的晚年生活無比充實而又五彩紛呈。
而與此相反,美國化學家戴維,天資聰穎,年輕時勤奮鑽研,相繼發現了鉀、鈉、鈣、鎂、鉬等新元素。可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銳氣頓失,熱衷於舞會宴會,過起了享樂的貴族生活,放棄了科學研究,再也無所作為,令人扼腕。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面對自己的“下台”生活,他對記者表示,卡特是一個很好的樣板,他一直希望離職後不要成為一顆生鏽的釘子。
誠哉斯言!生命是一顆釘子。只有不斷地敲打、加壓、搏擊,才能保持它的堅定、沉著和銳利;否則,一旦懈怠、僵止,便會鏽蝕、老化,喪失鬥志,心灰意冷,光陰浪擲,抑或未老先衰,暮氣沉沉,碌碌無為。無論退休還是在職,不思進取,甘於平庸,生命的釘子便會生鏽,腐蝕殆盡。
堅守你的高貴
一個年輕人,決心以寫作為職業,一直孜孜以求。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卻沒有寫出令人滿意的作品,為債務所困,幾乎窮困潦倒。但儘管如此,為了使作品臻於完美,他總是一遍遍地修改。一次,在小說付印前一刻,他還要求出版商等一等,說某些地方得改動。
出版商不同意,因為這會增加他的成本。但年輕人卻堅決要求修改。出版商惱怒了:“如果你願意損失稿費的話,你就可以改!”如果換了一般人,就會妥協,但年輕人卻毫不猶豫地放棄了一半稿費,將那部小說進行了修改。正是這種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精神,他的作品越寫越好,最終成了一個偉大的作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一個堪比拿破崙“用筆完成他用劍所未能完成的事業”的傑出作家。
有一位建築設計師,為一家大公司做建築設計。公司對他的設計方案不滿,要求改變一些細節。而在設計師看來,這些改變會影響整座建築的審美取向,不同意改動。但公司是買主,決意要改動。公司對設計方案的評判直接關係到設計師的報酬。但設計師竟然堅持己見,不買賬。公司很惱火,威脅他:如果不改變,我們有權終止契約!設計師說:我寧願帶著自己的才華回家睡覺,也不會將平庸的思想安插進我的設計藍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