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評傳》

《段玉裁評傳》

段玉裁是清代乾嘉學派的中堅,他在中國經學史、文獻學史、語言文字學史上作出了豐碑式的貢獻,是一位將永遠有著深遠影響的歷史人物。本書在廣泛蒐集段玉裁相關史料的基礎上,運用傳記方式,以質樸無華的傳記語言,記敘了段玉裁人生的主要歷程。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段玉裁(1735~1815)清文字訓詁學家、經學家。字若膺,號懋堂,晚年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金壇人,乾隆舉人,歷任貴州玉屏、四川巫山等縣知縣,引疾歸,居蘇州楓橋,閉門讀書。曾師事戴震,研究文字訓詁音韻之學。著有《說文解字注》、《六書音均表》、《古文尚書撰異》、《毛詩故訓傳定本》、《經韻樓集》等,對我國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校勘學諸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清代文學家、思想家龔自珍為其外孫。《段玉裁評傳(精)》就是他的評傳,記敘了他的的主要人生歷程,評價了他在經學、文獻學、語言文字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再現了當年乾嘉學壇上升起的那道璀璨聖光。

內容簡介

段玉裁評傳段玉裁評傳

段玉裁是清代乾嘉學派的中堅,他在中國經學史、文獻學史、語言文字學史上作出了豐碑式的貢獻,是一位將永遠有著深遠影響的歷史人物。本書在廣泛蒐集段玉裁相關史料的基礎上,運用傳記方式,以質樸無華的傳記語言,記敘了段玉裁人生的主要歷程。對他在經學、文獻學、語言文字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作出評價,再現了當年乾嘉學壇上升起的那道璀璨聖光。

作者簡介

董連池,1953年生。中國語言學會理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員,中國文字學會會員。歷史學博士。現任天津師範大學古文字研究所所長,教授。研究領域:中國古文字學、《說文》學,古典文獻學。著有《金文編校補》、《說文解字考正》、《段玉裁評傳》等有影響的學術專著三部。主編《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古代卷和現當代卷各一部。在《古文字研究》、《中國古文字研究》、《中國文字研究》、《古漢語研究》、《考古與文物》、《人文雜誌》、《文史》、《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商代民間信仰研究”,參加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宋元明文字學史研究”。現主持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資助重點項目“商周銅器銘文匯釋”、天津市社會科學基金規劃項目“戰國銅器銘文匯釋“的研究工作。

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第一章 家世、舉業和從師
一、三代書香
二、十載寒窗
三、迎來秋闈中式的一天
四、謀到教習之職
五、師從戴震
第二章 七品官、致仕後的交遊和杜門著述
一、出任玉屏知縣
二、坎坷的仕宦路——“權知”夢魘
三、廣結文友
四、反目之痛——來自一個青年的攻擊
五、濡翰鄉里
六、輝煌時刻
第三章 乾嘉學壇的聖光
一、段玉裁之前的經學
二、時代賦予的經學思想
(一)尊經治經
(二)非宋崇漢
(三)主張由國小而經學,以探求經書義理為指歸
(四)在經義研究上提出“得音”最要的思想
三、投身經學文獻的海洋
(一)《毛詩》的古韻學、文字學考察
(二)《尚書》今古文的撰異
(三)《禮》的“漢讀”之考及其他
(四)未能忘情的《春秋》
四、“國小”文獻研究的巔峰
(一)校訂《汲古閣說文》
(二)注釋《說文解字》
五、“理校”的巨人一一校勘學理論的貢獻
六、輿地探研和輿地文獻整理
(一)修撰方誌
(二)考證郡國地望、山川、水文
(三)校《漢書地理志注》
(四)校《水經注》
七、禮學的捍衛者
第四章 鑄造中國語言學史三座豐碑
一、文字學理論研究
(一)詮釋“六書”
(二)探討漢字形、音、義的關係,實現從語言的角度解讀漢字的方法革命
(三)首次界定古今字概念,並首次對其作出理論性研究
(四)科學闡揚漢字形體演進中“文”的性質和價值
二、辭彙學研究
(一)詞義弓J中研究
(二)同義詞研究
(三)同源詞研究
(四)連綿詞研究
三、古韻學研究
索引
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重要詞語索引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段氏可考之遠祖叫段百三。百三本北宋河南人,靖康之難,隨宋南渡,遂卜居金壇。此後日就月將,十五世,生有段武,這個人就是段玉裁的曾祖。
段玉裁的祖父名叫段文。段家大概從段文時起,開始定居在金壇縣的大壩頭村。這個居所標明段家在當時是個鄉下的農家。
不過,在這個農家裡,從段武到段文,父子二人卻都是邑庠生,什麼叫邑庠生呢?邑庠生就是縣學的生員,亦即秀才。這種秀才是需要自己拿錢讀書的。
段文生段世續,這個人是段玉裁的父親。段世續字得莘,得莘和他祖、父一樣,也是秀才,所不同的是他是個邑廩生。廩生是個什麼概念呢?廩生每月由官府供給糧米,由有關部門供應魚肉,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公費生。
段家祖孫三代都是讀書人,因此,在當時的金壇,段家是屬於書香門第的一族。但是和有些書香門第不同,段家並不是良田萬頃的富戶,只是普通的耕讀人家。段家先人有句家訓,叫作“不撐鐵骨莫支貧”,劉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譜》(以下簡稱《年譜》)亦用“食貧”、“赤貧”二字來形容當時段玉裁父、祖的生活狀況,都證明段家生活的拮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