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寒堂詩話》

《歲寒堂詩話》,宋代詩話。南宋張戒撰。《歲寒堂詩話》原本久佚,清乾隆間,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出,2 卷。

《歲寒堂詩話》

正文

宋代詩話。南宋張戒撰。張戒,字定復,一字定夫,正平絳(今屬山西絳縣)人。宣和六年(1124)進士。紹興初薦授國子監丞,後為司農少卿。紹興八年(1138)十月,改外任。十二年,因不滿秦檜,被停職。卒於紹興二十七年以後。
張戒在藝術風格上強調含蓄蘊藉,所謂“其詞婉,其意微,不迫不露”。他批評白居易的詩“情意失於太詳,景物失於太露,遂成淺近,略無餘蘊”,主張收斂其詞而稍加含蘊。他認為好詩應該具備“意”、“味”和“氣”、“韻”。“意”“味”可以學而致之,至於“”之高下,“氣”之強弱,則是屬於作家氣質和秉性方面的因素,不可強致。由此,他反對過於直露的詩,從唐代的元、白到本朝的蘇、黃,他都加以批評。他尤其不滿蘇、黃詩中濫用典故、補綴奇字、以議論為詩、以押韻為詩的傾向,以為是“詩人中一害”。他說:“自漢魏以來,詩妙於子建,成於李、杜,而坏於蘇、黃。”在總的評價上雖然不免偏頗,但他能夠看出當時詩歌的病症,並且敢於說出蘇、黃是病根,這在蘇、黃詩風籠罩文壇之際,是需要眼光和膽識的。這正是《歲寒堂詩話》的最大貢獻和特色。
《歲寒堂詩話》原本久佚,清乾隆間,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出,2 卷。有《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歷代詩話》續編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