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蘇味道的一首詠長安元宵夜花燈盛況的古詩,出於《全唐詩》第065卷第003首。初唐時期,每年元宵節晚上,長安城裡都要大放花燈。該詩第一句寫燈,把燈比作“火樹”和“銀花”,就有了燈的富麗和多彩,表現出燈的全部輝煌。第二句寫觀燈的環境,既有美麗壯觀的自然景象,又有政治環境,即元宵佳節特許放寬禁區後市民可以信步漫遊所帶來的喜悅氛圍。第三四句總寫觀燈盛況,抒發騎馬逐月的歡樂情懷。第五六句細寫遊人盛景,歌舞妓們艷麗華美,雜於各色人之間,踏著“梅花落”曲子,唱著愉快的歌,把觀燈之樂推向高潮。最後兩句用“金吾不禁”和“玉漏莫催”來表達人們讓歡樂繼續下去的心愿,有力地烘托出太平盛世歌舞昇平的初唐繁榮,讓人感到興猶未盡,產生出強烈的藝術效果。此詩是蘇味道的代表作,也是歷代詠元宵節最好的作品之一,歷代詩評家對此詩多有讚賞,對後代詩歌創作有較大影響。

基本信息

作者

蘇味道

詩詞正文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徑落梅。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注釋譯文

注釋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此句對後世影響甚大,如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有:“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紅樓夢》十八回:“只見庭燎繞空,香雪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近人柳亞子《浣溪沙·五O年國慶觀劇》詞:“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蹁躚。”
鐵鎖開: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消禁,鐵鎖開啟,任人通行。
穠李:《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華如桃李。”指年輕人像盛開嬌艷的桃花李花一樣華美富麗。游伎:指街上游舞的藝伎。
落梅:樂曲《梅花落》。
金吾:掌管京城戒備,禁人夜行的官名,漢代置。《西京雜記》:“西都京城街衢,有執金吾曉夜傳呼,以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敕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夜放。”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計時器皿,即滴漏。
譯文
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於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人潮洶湧,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創作背景

元夜,即上元之夜,也稱元夕、元宵。大概因為是春節慶典的尾聲,比起除夕的守夜、元日的祝賀以及人日的鏤金作勝,正月十五上元之夜是最為熱鬧的節日了。[4]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據《大唐新語》和《唐兩京新記》記載:每年元宵晚上,長安城裡都要大放花燈;前後三天,夜間照例不戒嚴,看燈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門貴族的車馬喧闐,市民們的歌聲笑語,匯成一片,通宵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唐玄宗曾於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為一時之盛。
此詩大約作於唐中宗神龍元年(705),描寫的即是初唐元夜的景象。也有學者認為,此詩作於長安元年(701)。

鑑賞評價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描寫長安城裡元宵之夜的景色,表現了初唐時期太平盛世歌舞昇平的繁榮景像。
春天剛剛才透露一點訊息,還不是萬紫千紅的世界,可是明燈錯落,在大路兩旁、園林深處映射出燦爛的輝光,簡直象明艷的花朵一樣。從“火樹銀花”的形容,讀者不難想像,這是很奇麗的夜景。說“火樹銀花合”,因為四望如一的緣故。王維《終南山》“白雲回望合”,孟浩然《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語之妙,可能是從這裡得到啟發的。由於到處任人通行,所以城門也開了鐵鎖。崔液《上元夜》詩有句云:“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可與此相印證。城關外面是城河,這裡的橋,即指城河上的橋。這橋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換上了節日的新裝,點綴著無數的明燈。燈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橋說成“星橋”了。“火樹”“銀花”“星橋”都寫燈光,詩人的鳥瞰,首先從這兒著筆,總攝全篇;同時,在“星橋鐵鎖開”這句話里說出遊人之盛,這樣,下面就很自然地過渡到節日風光的具體描繪。
人潮一陣陣地涌著,馬蹄下飛揚的塵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們活動的每一個角落,哪兒都能看到明月當頭。原來這燈火輝煌的佳節,正是風清月白的良宵。在燈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們打扮得分外美麗,她們一面走,一面唱著《梅花落》的曲調。長安城裡的元宵,真是觀賞不盡的。所謂“歡娛苦日短”,不知不覺便到了深更時分,然而人們卻仍然懷著無限留戀的心情,希望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過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種帶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繪,來結束全篇,言盡而意不盡,讀之使人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感。這詩於鏤金錯采之中,顯得韻致流溢,也在於此。
作品評價
《本事詩》:宰相蘇味道與張昌齡俱有名,暇日相遇,互相夸誚。昌齡曰:“某詩所以不及相公者,為無‘銀花合’,故也。”蘇有《觀燈》詩曰:“火樹銀花合……”味道云:“子詩雖無‘銀花合’,還有‘金銅釘’。”昌齡贈張昌宗詩曰:“昔日浮丘伯,今同丁令威。”遂相與拊掌大笑。
《瀛奎律髓》方回:味道武后時人,詩律已如此健快。古今元宵詩少,五言好者殆無出此篇矣。
《唐詩鏡》:纖濃恰中。
《姜齋詩話》:“火樹銀花合”,渾然一氣。
《唐詩成法》:此詩人傳誦已久,他作莫及者。元夜情景,包括已盡,筆致流動。天下遊人,今古同情,結句遂成絕調。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先生曰:三、四故是爽筆。“穠李”“落梅”工切,便極見妍姿。結語得“金”、“玉”字小對,彌足增致;他處金玉纁黃、藻麗堆垛者,又復無致。此所須辨矣。
《瀛奎律髓匯評》:馮舒:真正盛唐。《品匯》所分,謬也。紀昀:三、四自然有味,確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處。夜遊得神處尤在出句,出句得神處尤在“暗”字。許印芳:八句皆對,唐律多如此。
此詩對仗工穩,前後照應,結構緊密,可稱得上初唐五律的典範。作品以其常讀常新的藝術魅力昭示著後世詩人,促進了五言律詩的成熟。“火樹銀花”一詞亦成為描寫節日之夜的特用成語。歷代詩評家對此詩多有讚賞。清代學者紀昀認為該詩“三四句自然有味,確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處。夜遊得神處尤在出句,出句得神處尤在‘暗’字”(《瀛奎律髓匯評》卷十六)。

作者簡介

蘇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欒城縣)人,少有才華,20歲舉進
眉山三蘇祠啟賢堂蘇味道像士 ,累遷鹹陽尉。武則天時居相位數年,苟合取容,處事依違兩可,時稱“蘇模稜”。因阿附張易之,中宗時貶郿州刺史,死於任所。蘇味道入閣擅長奏章,但為相數年以阿諛圓滑而自營,常對人說:“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稜以持兩端可矣。”時人由此稱其為“蘇模稜”或“模稜手”。成語“模稜兩可”亦源出於此。與杜審言、崔融、李嶠並稱為文章四友,與李嶠並稱蘇李。對唐代律詩發展有推動作用,詩多應制之作,浮艷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詠長安元宵夜花燈盛況,為傳世之作。新、舊《唐書》著錄《蘇味道集》15卷,今佚。《全唐詩》錄其詩16首。蘇味道死後葬今欒城蘇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蘇”為其後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