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大全集》

《李嘉誠大全集》

《李嘉誠大全集》共分為三篇,第一篇講述了李嘉誠的傳奇人生,第二篇闡述了李嘉誠的經商之道,第三篇介紹了李嘉誠的為人處世哲學。本書通過對李嘉誠成長曆程中的人生經歷、經營之術及為人處世之道的詳細闡述,將李嘉誠的成功智慧展示給讀者,希望讀者對李嘉誠的人生智慧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並將其吸納、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去,讓它們成為自己的人生財富,成為自己實現目標和夢想的智慧資本,讓自己能早日成為財富的擁有者,實現幸福人生。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他連續多年穩居全球華人首富寶座,讓幾乎所有的華人企業家都心悅誠服;他是當代最成功、最傑出的商人之一,是無數渴望成功的人心目中的偶像;他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他主導了香港半個世紀的地產風雲;他經營著世界最大的港口,壟斷著面向內地的輸電線;他的公司被譽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他是財富與成功的象徵……他就是李嘉誠——華人的驕傲。
從貧困少年到“塑膠花大王”,從地產大亨到貨運霸主,從商界“超人”到新經濟的領袖,從管理火師到高科技弄潮兒,縱橫商場、叱吒風雲的李嘉誠一直是華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偶像。在仰望這位傳奇富豪的時候,人們不禁好奇:一個沒有學歷、沒有背景、沒有金錢、沒有人脈的窮苦孩子如何成長為擁有龐大資產的億萬首富?一個困苦中成長起來的少年運用怎樣的智慧而鑄就萬人矚目的商業傳奇?本書就為你破解李嘉誠成為華人首富的秘密。

媒體評論

環顧亞洲甚至全球,僅有少數的企業家能夠從貧苦的出身中戰勝種種艱險,成功挑戰,建立起一個業務多元化且遍布全球56個國家的龐大商業帝國。李嘉誠在香港素有”超人”的美譽。事實上,全球各地商界翹楚均視其為擁有卓越能力、廣闊視野與超凡威就的強人!
——《福布斯》

目錄

第一篇 李嘉誠的傳奇人生
第一章 生逢亂世——逃難香港,自古雄才多磨難
書香世家走出“叛逆者”
時勢造就“叛逆者”
“大頭誠”的幸福童年
舉家逃難香港
“啃”英語的時光
父親病逝,全家一肩扛
第一份工:堂仔?學徒?
李嘉誠成了“行街仔”
從推銷到推銷:鐵桶換塑膠
“高級打工仔”
辭職不再為跳槽——我要單飛
第二章 艱難創業——絕處逢生,成一代“塑膠花王”
風風火火建“山寨廠
工作“流水賬”
遭遇滅頂危機—退貨
慈母醍醐灌頂的啟示
一個“誠”字渡難關
復甦的長江
發現“塑膠花”
取“真經”,暗度陳倉
“塑膠花王”一夜名滿天下
聯手外商,“塑膠花”走出國門
塑膠花王種“花”遍世界
第三章 縱橫地產——雄韜偉略,成就“地產大亨”
涉足地產,不丟塑膠
以物業慢回籠
人棄我取,大購廉價地皮
目標遠大,意指置地
長江上市,財富狂飆不成問題
大股災不請自來
捷運競標,置地“大意失荊州
聯手滙豐,重建華人行
興建屋村,李嘉誠地業大手筆
第四章 收購大戰——巧妙收購,“李超人”善意始終
李嘉誠看上九龍倉
九龍倉大戰,一石三鳥
“蛇吞大象”——李嘉誠入主和黃
如何消化,“李超人”有良方
欲擒故縱買“港燈”
潮起潮落,攜手眾商合戰置地
收購香港電訊
第五章 全球出擊——投資有方,從中環走向世界
“遷冊”橫遭非議,實際行動說明問題
“橙”買賣,“吃”得真甜
操控赫斯基:他是下一個“石油大王”嗎
助李澤鉅豪吞“萬博豪園”
投資有方,全球拓展電訊業務
“小超人”力撼吳光正,搶奪衛視
進軍世界貨運業
搏擊3G,信心不動搖
第六章 強勢登入——盤踞香港,全面投資內地
與首鋼並肩作戰
二李售樓“死磕”
揮巨資,一波三折建東方廣場
謀深圳鹽田港計畫
駕輕就熟,全面出擊內地房地產
捷足先登新城市
近水樓台推“珊瑚灣畔
第七章 迎戰金融——不懼風暴,穩住陣腳逆勢上揚
李嘉誠的“危機致富力”
現金為王
精簡投資,全方位拋售房地產
高沽低買,巧借股市融資
逆市擴張,迎戰危機
全球多元化的“御冬術”
李嘉誠的警告:絕不借錢投資
第八章 投身公益——公益事業,建立新的大同世界
獨資籌建汕頭大學
集優秀教師,培養棟樑之才
情系殘疾人
慈善是一種做人方式
投身內地基礎建設
建中藥港:左手同仁堂,右手白雲山
慈善基金,“我的第三個兒子”
第九章 富豪之家——情系大愛,家業一脈相承
聽母教誨,愛母情深
青梅竹馬,相濡以沫
低調沉穩李澤鉅
驚心動魄的插曲——巨金贖子
銳意進取李澤楷
單飛:李澤楷創盈科
育子心經:玉不琢,不成器
第二篇 李嘉誠經商之道
第一章 實業為基——以實業聚財,累積財富真資本
開拓實業,要做就做最好
廣撒才有多豐收
不要小看零售業的“蠅頭小利”
品牌化讓無形資產變金錢
存錢過冬的藝術
第二章 穩中求進——穩健中發展,發展中不忘穩健
未買先想賣
有風險意識才有準備
花90%的時間,不想成功想失敗
要做大事,“審慎”二字不可丟
不疾而速才能一擊而中
萬事想好退路,打有把握之仗
要冒險,但不盲目冒險
把控好負債率
第三章 善用政策——以政策為本,跟著政府風向走
了解時局才能正確投資
以善舉贏得刮目相看:辦好事,好辦事
用實力說話,爭取發展權
及時溝通,企業與政府良性互動
不按政策出牌易摔跟頭
緊跟政府長遠規劃,政策就是機遇
第四章 眼光長遠——要高瞻遠矚,才能事業長久
銳眼識金,商機遍地都是
充滿商業細胞的人可隨處賺錢
眼光獨到,先人一步
火眼金睛,冷門變熱門
薄利多銷,搶占市場
所有人衝進去時及時抽身
高瞻遠矚才能避免失誤
第五章 招招領先——要嗅覺敏銳,爭快才能打贏
隨時留意身邊有無生意可做
在司空見慣中發現商機
困局孕育機遇
抓市場空缺點,先下手為強
抓時機就是抓生機:快1/10秒就會贏
準備好,拍板才能快
永遠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底牌
成功方程式:減低失敗的因素等於接近成功
第六章 合作互惠——合作通天下,互惠才能共贏
要競爭更要合作
利益共沾,“和”字為先
求和帶來雙贏
捨得讓利,自己才能得利
沒有絕對的競爭,也沒有絕對的合作
互信才能合作,分享才能共贏
第七章 以小博大——布局巧制勝,先思考再出手
以小博大,用1塊錢做100塊錢的生意
沒有機會,便創造機會
競爭是搏命,更是鬥智鬥勇
在危險處搏利潤
舍小利方可取大利
扭轉乾坤,以“小”吃“大”
第八章 以股促商——於股市沉浮,見危機創富力
認清形勢,不被股市套牢
牛市來時,敲響警鐘之時
發行新股,拓展實業
借股市沉浮進行商戰,坐收漁利
高沽低買,持減有道
以股融資,擴張事半功倍
第九章 廣納人才——知人要善任,人才為根本
家有梧桐樹,何愁引鳳凰
大膽起用新人
把“客卿”看成是企業的添加劑
打開國際市場,“以夷制夷”
人盡其才,用人選取其特色
任人唯賢無話說,唯親是用有條件
建立有傲骨的團隊
公司如家才能留人才
第十章 收購拓域——併購為擴張,名利兼得
善意收購,盈利又博名
收購拓展經商領域及實力
低價收購,“榨”出高利潤
收購,廢物利用的法門
併購要有戰略計畫
確保今日擴張不是明天的包袱
第十一章 靈活應變——抓時機求變,活水能活企業
敢於隨機應變,開創新局面
找到特別的經營項目
在明處吃虧,在暗中得利
見招拆招,危機變生機
“一招鮮”:費力雖少,收穫很大
匆忙出手,等於自己找死
第十二章 善於借勢——善借真功夫,左右天下商勢
巧妙籌劃,四兩撥千斤
化敵為友,借友殺敵
借別人的錢為自己賺錢
借殼上市,省時省力又省財
審時度勢,捕捉機會最重要
巧借局勢“東風”,順流行船
第十三章 投資智慧——找準切入點,演繹投資神話
細節決定大事的成敗
長線投資要有絕對的競爭意識
人棄我取,果斷投資
找準投資的最佳切入點
以奇制勝,拓展投資空間
大投資才有大收益
不做盲目的跟風者
第三篇 李嘉誠為人處世之道
第一章 誠信為本——商道亦人道,打造人格品牌
做人與經商一脈相連
做生意無信不立
信譽帶來財路
信譽要實實在在,不要誇誇其談
誠信聚才,“得人才者興”
讓你的敵人都相信你
一諾千金,有諾當必踐
誠信是企業成功的保證
第二章 正氣當先——做正直商人,有為有不為
不以小利傷大局
重義輕利,以德報德
關鍵時刻,掛帥救市
創業過程沒有秘密
可賺的錢應該賺,不可賺的錢絕對不賺
第三章 磨難立人——逆境中成長,積累成功資本
苦難是人生最好的鍛鍊
靠人不如靠己
磨難中悟真經
成大事者要能吃苦、會吃苦
誰也不是天生優秀
永不言敗,磨難中積累資本
第四章 闖在當下——胸中懷大志,敢闖才能成功
有志則斷不甘下流
樂觀者勝於悲觀者:迎向陽光就不會有陰影
一直把目標定在前方
看準目標,絕不半途而廢
自己做老闆最瀟灑
持之以恆是成功的基石
切莫安於現狀
第五章 以勤為徑——勤奮能補拙,努力就有超越
天道酬勤,挑戰自我:8與16有天壤之別
止惰和守勤是成功的信條
珍惜時間,時刻充電
勤奮敬業,功到自然成
幸運成功一時,努力成就一世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第六章 學無止境——學海永無涯,知識改變命運
搶知識就是搶未來
知識改變命運
追求最新的知識
沒有大學文憑也能成大業
做領袖,不做老闆
善於靈活運用知識
沒錢事小,沒知識事大
第七章 推銷自我——要做強自己,實質在自我推銷
要謙虛,也要表現自我
不卑不亢,一眼留下好印象
買方市場,別人為何選你
注重推銷自己
先成朋友,後談生意:友情改變商情
獲得他人的支持最重要
第八章 廣結善緣——長袖要善舞,建立通達人脈
要成就事業,就要有能夠幫助你的人
先播種,後收穫
沒有架子的首富惹人愛
多結善緣才能多得幫助
生意不成人情在
善待員工,有容乃大
得人心者成事
第九章 魅力服人——修己可安人,魅力儒商風範
修養,讓氣質出眾不在話下
謙虛為懷,細節決定成敗
廣采博納,不自作主張
胸中有乾坤,萬事從容應對
樹大招風,保持低調
做人最要緊的是讓人敬佩你本人
以和為貴
成功的現代企業家
第十章 管理自我——內在的自我修煉
好的管理在於自我管理
傲慢自大是一種能力的“潰瘍”
“自負指數”——倚仗一生的導航器
坦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
由靜態管理延伸至動態管理
做“仁慈的獅子”
錢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費
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第十一章 和諧人生——家和萬事興,金錢難買感情
生活簡單,心態端正
百善孝為先
潔身自好一身清
教子有方
與人方便則自己方便
心中有桿秤,寸草報春暉
第十二章 富不忘本——內心真富貴,德財智儒兼備
首先是一個人,再是一個商人
真正付出時間做慈善
以善小而為
錢財+心富=財富,財富+心貴=富貴
做善事不能沽名釣譽
奉獻乃人生一大樂事
真正的成功者必定也是愛國者
附錄 李嘉誠精彩演講錄
李嘉誠八十智慧12問啟迪80後
我的第三個兒子
管理的藝術
社會資本——終極目標
紫色動力
賺錢的藝術
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及

前言

他連續多年穩居全球華人首富寶座,讓幾乎所有的華人企業家都心悅誠服;他是當代最成功、最傑出的商人之一,是無數渴望成功的人心目中的偶像;他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他主導了香港半個世紀的地產風雲;他經營著世界最大的港口,壟斷著面向內地的輸電線;他的公司被譽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他是財富與成功的象徵……他就是商界“超人”李嘉誠——華人的驕傲。
李嘉誠書寫了一個讓人驚嘆的創業神話——14歲投身商界,22歲正式創業,30歲即成為千萬富翁。他已經成為一個傳奇,一種象徵,他以自己雄厚的實力和龐大的商業帝國贏得了人們的尊敬,更為他贏得了“超人”的美譽。
2010年3月11日,《福布斯》公布了最新富豪榜,李嘉誠以210億美元身家居全球富豪榜第14位,再次蟬聯中國首富之位。
但誰能想到,繁華背後,這位聲震世界的億萬富豪竟有著辛酸的過往:他少小離鄉,在戰亂中顛沛流離;由於父親的不幸早逝,他小小年紀便步入社會,擔起了生活的重擔,為一家生計四處奔波。他當過要擅長察言觀色的小夥計,做過受人白眼的商業推銷員,直到他成為一個雄心勃勃的塑膠花工廠主,贏得“塑膠花大王”的美譽,才開始大展宏圖。他涉足地產業,成立長江實業;之後進軍世界,實現跨國跨地區投資;後輾轉股市,成為屢戰屢勝的大贏家;又涉足貨運行業、網路傳媒……如今,李嘉誠旗下長和系的業務已經遍及全球56個國家,涉及投資產業、地產、貨櫃碼頭、石油、電訊、網路科技、文化傳媒、零售、航空等多個領域,這使他成為華人歷史上橫跨產業最多、國家最多的企業家。
美國權威財經雜誌《福布斯》曾評價李嘉誠說:“環顧亞洲甚至全球,僅有少數的企業家能夠從貧苦的出身中戰勝種種艱險,成功挑戰,建立起一個業務多元化且遍布全球56個國家的龐大商業帝國。李嘉誠在香港素有‘超人’的美譽。事實上,全球各地商界翹楚均視其為擁有卓越能力、廣闊視野與超凡成就的強人!”
李嘉誠締造的商業神話,早已不再僅僅是一個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成為眾多創業人士和追求成功者反思、學習的典範。在仰望這位傳奇富豪的時候,人們不禁好奇:一個沒有學歷、沒有背景、沒有金錢、沒有人脈的窮苦孩子如何成長為擁有龐大資產的億萬首富?一個小夥計運用怎樣的智慧而成就萬人矚目的商業傳奇?本書就為你破解李嘉誠成為華人首富的秘密。
縱觀李嘉誠的傳奇人生會發現,李嘉誠的成功離不開他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高人一籌的經營管理才能和高超的做人藝術。
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奠定了李嘉誠成功的基礎。正如李嘉誠自己所說:“在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自己處於逆境的時候,我認為我夠!因為勤奮、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信譽。”戰亂中輾轉來港的李嘉誠,面對生活中的困境,他始終樂觀自信。他迅速適應了香港的生活,工作上,他兢兢業業、盡職盡責,讓老闆讚賞有加;業餘時間,他努力學習、發奮讀書,為日後的事業成功奠定了文化基礎;事業初具規模時,他再接再厲、不斷進取,為自己確立了更加遠大的人生目標,促使事業不斷發展壯大。
高人一籌的經營管理才能成就了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在商戰中,他統攬全局、審時度勢、靈活多變,從不打無準備之仗;在投資上,他始終保持著多元化的投資策略,注重現金流,有效規避風險;在決策上,他精明果斷、善抓商機,1967年,香港人心浮動、百業蕭條,在人們紛紛拋售物業、地產時,他卻趁低吸納,不久之後即大賺一筆;在擴張方面,他斥資29億港元,收購英資置地公司34%的港燈股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公司交易,首開華資戰勝英資之先河;在管理上,他兼收並蓄,實行“中洋”結合、“老、中、青”結合,知人善任,在企業中建立完善的組織架構,使得上下一心,群策群力。
高超的做人藝術讓他成為商界做人做事的楷模。深厚的傳統文化教育培養了李嘉誠的許多優秀品德,他一直是“溫良恭謙讓、仁義禮智信”的踐行者,為人謙和,處世低調;他外圓內方,剛柔相濟;他重信諾、講義氣、寬厚待人;他勤奮堅忍、務實求進;他對待員工始終慷慨大度,才德並重;他在商場上信譽卓著,得到了幾乎所有合作夥伴甚至對手的尊重,“李嘉誠”三個字本身就是一塊“誠信”的金字招牌;他“達則兼濟天下”,他愛國家、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是知名的社會慈善家,多年來捐出的慈善款項超過38億港元,其義舉造福無數人……凡是和李嘉誠接觸過的人,沒有不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的。
2006年9月,《福布斯》雜誌集團執行董事長史蒂夫·福布斯將第一屆“馬康·福布斯終身成就獎”頒發給李嘉誠。史蒂夫·福布斯說:“我祖父(《福布斯》雜誌的創辦者)以前常說,做生意的目的是製造快樂,而不是積累金錢。沒有人比李嘉誠更符合我祖父的理念。他是一個商人,也是一個慈善家,他是我們這一代與後代人的好榜樣。”
如今,這位耄耋之年的華人巨商依然活躍在人們的視線里,他的影響力早已毋庸置疑。人們在感慨、欽佩這位傳奇人物的同時,更希望從他身上學習成功的經驗與智慧。本書的編寫,正是意在為渴望成功的人士提供這樣的借鑑。全書共分為三篇,第一篇講述了李嘉誠的傳奇人生,第二篇闡述了李嘉誠的經商之道,第三篇介紹了李嘉誠的做人處世之法。本書通過對李嘉誠成長曆程中的人生經歷、經營之術及為人處世之道的詳細闡述,將李嘉誠的成功智慧展示給讀者,希望讀者對李嘉誠的人生智慧有一個深入的了解,並將其吸納、運用到自己的人生當中去,讓它們成為自己的人生財富,成為自己實現目標和夢想的智慧資本,讓自己能早日成為財富的擁有者,實現幸福人生。

精彩書摘

跳槽塑膠業,業績依舊斐然。這一次“跳槽”,李嘉誠是被萬和塑膠褲帶公司“挖”過去的。而說服李嘉誠的,不是對方的口才,而是李嘉誠那“慧眼識珠”的見識。塑膠公司的老闆十分看重已經小有名氣的李嘉誠,“如果能把李嘉誠給我請來,我敢保證咱們廠的塑膠褲帶的銷量肯定會成倍翻番。”
1949年,李嘉誠走進位於尖沙咀的萬和塑膠褲帶有限公司,一間小小的“山寨”式工廠,臨靠香港外港海域。
而事實上促使李嘉誠下定決心的,是一份雜誌。因為他從長期閱讀的英文書刊最近一版中發現,有一些版塊正在介紹新知識——最新化工產品和塑膠製品,這是在1948年的香港,尚屬大多數市民還未充分認識到的全新領域啊。這本雜誌預言說,在不久的將來塑膠製品很可能代替一切鐵製品。這讓李嘉誠眼前一亮,他敏感地意識到,塑膠品一定會大賣的。
這裡有一段資料,能十分清楚地說明:20世紀40年代中期,塑膠工業在歐美已開發國家興起。香港作為全方位開放的世界自由貿易港,市面上很快就出現從歐美輸入的塑膠料製品。塑膠製品易成型、質量輕,色彩豐富,美觀適用,能夠替代眾多的木質或金屬製品。雖然塑膠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點,但這些缺點,被趨趕時髦的人們所忽略。時至今日,塑膠製品仍大行其道。
進入塑膠公司,李嘉誠立刻有一種躊躇滿志的情懷。因為公司總經理王東山一下子便把自己公司的8名出色老銷售員全部交給李嘉誠,讓他做總指揮。
然而,銷售“領班”並不是那么好當的。由於塑膠產品在香港還是一個新興產業,很多人對它還不了解,要推銷出去並不容易。同時,那8個推銷員已經是老銷售員了,業績不錯,自己若要在短時間超過他們,實在是比登天還難。
但有人說,李嘉誠是一個冒險者。李嘉誠說,我冒險,但不盲目。的確,每當困境來臨時,他總能在岌岌可危中殺出一條路來,直上瓊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