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驅魔》

《最後的驅魔》

《最後的驅魔》採用仿紀錄片模式進行拍攝,講述一位牧師為一名農場女孩實施驅魔時遭遇各種可怕而神秘的現象,最後一次驅魔完成後,這位牧師對上帝有了新的認識。

基本信息

影片資料

期待指數:★★★★☆☆☆☆☆☆ 4(10星滿,7星以上紅,3星以下藍)

開畫票房預測:900萬

最終票房預測:2500萬

影片看點

1、女巫布萊爾+驅魔人!

2、傳說中《驅魔人》中少女樓梯蟹行的增強版!

3、360度後腰的恐怖少女!

4、《超自然現象》《死亡錄像》式的偽紀錄片。

作品簡介

《最後的驅魔》劇照《最後的驅魔》劇照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名叫科頓·馬庫斯的人,他從小就被父母灌輸宗教信仰並當上了一名神父,但從心底里他壓根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而所謂的神職人員的工作也不過就是例行公事和賺錢而已,在攢夠了一定的積蓄後他決定進行最後一次“外診”——也就是外出驅魔。只不過此次他帶領了一個拍攝小隊,全因為這個紀錄片能賣錢!然而當他到達需要工作的小鎮後才發現,上帝不一定存在,但惡魔是一定存在的!

自從《女巫布萊爾》一炮成名後,很多想一鳴驚人的小成本影片都會嘗試“偽紀錄片”的拍攝方式,一則可以滿足低成本的需要,二來這種新穎的方式有別於傳統的電影拍攝方式,較為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其後自然也不乏各類成功的例子,比如刷新影史1月票房紀錄的《苜蓿地》,比如2009年絕殺《電鋸驚魂》的《靈動:鬼影實錄》,還有西班牙著名的《死亡錄像》,雖然這些影片的續集大多屬於垃圾中的垃圾(比如《女巫布萊爾2》,比如《死亡錄像2》),但足以讓眾多片商趨之若鶩。不過是我們也必須要看到這類影片的成功者大多有一系列的前期宣傳作為依託,並且最好出新出奇,《女巫布萊爾》當時在美國校園中分發影片女主角的尋人啟示,《苜蓿地》更是將彩蛋埋到了圖片、短片、網站的每一個角落,《鬼影實錄2》現在也開始大玩同樣的手法。相比之下《最後的驅魔》就傻了很多,除了一個用片中主角名字開放的網站外沒有任何動作。同時,顯然《最後的驅魔》不僅僅滿足於紀錄片式的拍攝模式,而是試圖融入更多的宗教元素,只可惜“驅魔”這個主題早就已經被用過無數回,雖然別人用過的不見得不好使,那剩下的就要看編劇如何來整合了。

影片票房

低成本恐怖片《最後的驅魔》(The Last Exorcism)本周末暫居北美電影票房榜首位。史上最賣座科幻大片《阿凡達》(評論)加長版首映票房平平,僅名列第十二位。

北美暑期檔最後一個周末波瀾不興。據好萊塢票房統計機構估算,獅門影業出品的恐怖片《最後的驅魔》首映周末進帳2130萬美元,以極微弱的優勢奪得票房榜冠軍。這一成績相對於影片18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而言已經相當搶眼。據出口民調顯示,《最後的驅魔》的口碑不佳,僅得到D級評分,其票房走勢也驗證了這一點。除了首映當天表現不錯外,周六和周日票房大幅滑落,後市表現不容樂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