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挺經》

《曾國藩挺經》

《曾國藩挺經》講述了屢遭坎坷,立下不世之功;宦海沉浮,是非後人評說。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如果說曾國藩是一個謎,那么《曾國藩挺經》就是打開這個謎的一把鑰匙。曾國藩的一生,憑藉一個“挺”字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鬥中求挺實,歷盡劫波,以堅韌挺勁的無畏精神而成就了“天下之大功”。可以說,該書是曾國藩吐盡畢生的心血於臨終前寫成的一部“壓案之作”

內容簡介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異數,被稱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許多名人都對他推崇備至,毛澤東“獨服曾文正”,蔣介石認為曾國藩可以做自己的老師。《挺經》一書是曾國藩總結自身人生經驗和成功心得而成的一部傳世奇書,它是曾國藩修身處世、居官治平的最高法則。因其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啟迪性和借鑑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喜愛

目錄

一內挺
——開宗明義,挺為第一
二立志
——人苟能自立志,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
三慎獨
——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
四明強
——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
五堅忍
——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
六勇毅
——強毅之氣,決不可無
七虛心
——天地間惟謙謹是載福之道
八勤廉
——治軍之道,以勤為先
九學問
——讀書不求強記,此亦養身之道
推誠
——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
十一知恥
——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
十二知悔
——人誰不死,只求臨終心無愧悔耳
十三知足
——大約世家子弟,錢不可多
十四四戒
——戒傲戒惰,保家之道
十五仁愛
——求仁則人悅
十六嚴明
——治軍之要,尤在賞罰嚴明
十七峻法
——一不治以嚴刑峻法,則鼠子紛起
十八高位
——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
十九求才
——求人自輔,須知人才至難

精彩書摘

三 慎獨——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
【原文】
細思古人功夫,其效之尤著者,約有四端:日慎獨則心泰,日主敬則身強,日求仁則人悅,日思誠則神欽。慎獨者,遏欲不忽隱微,循理不問須臾,內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齊嚴肅,內而專靜純一,齋莊不懈,故身強。求仁者,體則存心養性,用則民胞物與,大公無我,故人悅。思誠者,心則忠貞不貳,言則篤實不欺,至誠相感,故神欽。四者之功夫果至,則四者之效驗自臻。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
【譯文】
仔細考察古人的功夫,其中成效特別明顯的大約有四個方面:謹慎獨處,則心胸安泰;端肅恭敬,則身體強健;追求仁義,則人們悅服;專守誠意,則神靈欽敬。慎獨,就是說遏止私慾,連非常微小的方面也不放過,循理而行,時時刻刻都如此,內省而無愧,所以心裡坦然。主敬,就是說外表整齊嚴肅,內心思慮靜定專一,時時端恭莊嚴,所以身體強健。求仁,就是說從本體上講,能保養心性,從運用上來說,有愛民惜物之胸懷,大公無私,所以人們悅服。思誠,就是說內心忠貞堅定,言語篤實無欺,以至誠與萬物感應,所以神也欽服。如果真能達到上述四方面的修身功夫,這四種效驗就自然而至。
[原文]
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為善去惡,則謂之自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